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药理学教学初步探索
2015-03-18潘雪丰
李 宏,潘雪丰,倪 峰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药理学教学初步探索
李 宏,潘雪丰,倪 峰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药理学课程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上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迅速发展的要求。
药理学;高职高专;学生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自1978年我校药学专业创办首届药学大专班以来,至今已有37年办学历史。药理学是药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药品经营管理、医学技术、医学影像、保健品和营养学等大多数医药专业的必修课程。药理学课程较其他课程理论抽象、知识点繁多复杂、内容枯燥、考试通过率低,较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情绪。传统课堂讲授单调空洞,学生被动机械记忆知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在分析高职高专院校药理学课程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院对药理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现介绍如下。
1 高职高专药理学课程的特点
1.1 专业发展迅速,传统药理学教学难以满足需求
以我校为例,已从2004年的药学、护理和医学3个专业发展为2014年的药学、中药、药品经营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护理学、保健品和营养学等多个专业,大多数专业都将药理学设为必修课程,特别是药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都将药理学设为主干课程。各个专业侧重点差异较大[1],如药学和中药专业侧重于药理学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护理专业侧重于药物配伍禁忌、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医学技术专业侧重于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与对检验结果的干扰等。
1.2 针对性强、强调技能的教材较少
目前,高职高专教材种类繁多,且大部分是基于本科教材精简而成的,针对特定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往往不足,特别是对于药学、中药专业而言,与相关执业资格和技能鉴定考试脱节,学生技能训练模块较为简单,不利于工学合一。教材栏目设置单一,课后习题较少且以思考题为主,教材中的药物种类大部分为传统药物,对新药和国家基本药物介绍不足[2]。
1.3 教学内容多、总学时少,传统药理学实践课程较难开展
高职高专学生一般只有两年的理论学习时间,与本科学生比较,学时有限,药理学课程除药学专业学时在80学时左右外,其他专业一般仅有30~50学时,传统药理学实践技能教学较难深入开展。
2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2.1 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
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心理差异明显,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大学生身份缺乏认同感[3]。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自我意识强,合作意识淡薄,缺乏毅力和责任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足,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高职高专学生面临学习、实习、就业或升学等多重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且目前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认同程度不高,容易使他们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与失落,甚至自暴自弃。
2.2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
高职高专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抽象理论课程的学习,对教师依赖性较强。高职高专学生生源较复杂,主要有普高学生、对口招生考试的职高学生和高职单招考试的学生,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也有差异。
2.3 高职高专学生的时代特征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大部分为“90后”,接受新文化、新事物能力较强,可塑性强,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其价值取向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3 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从教学理念上由以学科为本转化为以学生为本
一是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二是在课程设置上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并在技能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化观念、协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如在药学和中药专业中补充新药开发与应用及生物制药相关知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有机结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四是聘请双师型教师和行业一线专家进行课程教学,做到工学合一。
3.2 合理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3.2.1 利用动画、视频和交互式网络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如观看精神病人治疗前后的视频,引入精神病治疗药物,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增强学习兴趣。除课堂讲授外,还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利用我院开发的药品分类游戏软件和教学仿真模拟软件进行在线分数评比,在游戏和模拟操作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建设药理学共享型专业资源库,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3.2.2 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我院建设有模拟药房,可使学生在买药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药物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药理效应,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如让学生模拟人误食毒蘑菇中毒产生的谵妄、抽搐、休克、口吐白沫等,使学生加强对兴奋毒蕈碱受体引起的腺体分泌增加、肌肉震颤、心脏抑制、中枢兴奋等效应的理解;又如模拟游乐场中进行刺激性娱乐项目出现的皮肤苍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骨骼肌血管扩张等,帮助学生理解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引起的刺激效应。
3.2.3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4]结合当前热点、焦点问题和事件,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启发式案例教学。如利用明星吸毒事件让学生思考药物效应动力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药物的成瘾性、耐受性的受体机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3 编写更适合高职高专的药理学教材
根据专业的不同方向,编写4本药理学相关教材:《药理学》:突出药理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临床药物治疗学》:突出药理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医院药学》:突出药理学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实用药学服务技能》:突出药理学在药品流通行业中的应用。
我院编写了创新型药理学教材,其中遴选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同时补充了与药学职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相关知识。教材编写形式多样化,插入了学习导航、案例、小贴士、专家提示、你问我答、瞭望台、学习小结、自我测评等模块,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实训内容紧密结合药学职业岗位工作特点,增加了药品分类、药品和处方的一般知识和新药研发等实训项目,突出了实践性。
在药学专业教育中,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作为基础课程的药理学应根据学生特点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1]秦红兵,熊存全.高职高专护理药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96-98.
[2]任亮,康红钰,王雁梅,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6):124-126.
[3]张萍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J].职业教育,2014(3):74-76.
[4]范风云,沈婉婷,毛孙忠.医学教育应从CBL教学到PBL教学渐进式推进[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9-10.
G420
A
1671-1246(2015)14-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