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生态观的合理性
2015-03-18石瑾李慧
石 瑾 李 慧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 佛教生态观的定义
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问题全面的观点或者认知,而对于这些观点而言,它们是建立在生态科学之上的基本定义、基本结构框架、分类与功能作用。至于佛教生态观,是近些年西方生态观传入我国之后结合佛教思想而产生的一种生态 观点。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下,地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受到广泛威胁,至此,“生态学”概念应运而生。19世纪下半叶,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由此生态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道路。20世纪,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经典著作《沙乡年鉴》[1]P1提出一种生态学观点,即“一种最终极的民主已经实现,它把所有植物和动物都视同人类。”本文把这种观点理解为“物我平等”思想。
这种物我平等的观点,在大乘佛教中一直都有所提倡,这也是佛教观点与生态学契合的地方之一。本文的佛教观点主要为大乘佛教的生态观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相对,以把无量众生度化到彼岸为己任,一般认为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
二 佛教生态观的分类
(一)六道轮回观(samsara of six times)
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认为,佛教徒(包括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能够通过佛法修行的法门在世间生出出离心,并进而摆脱六道轮回之苦。六道,分别为:第一、天道,也是广义上神仙所处的地域空间,因为生前行善积累福报而能在死后升入天道,成为天人,寿命长久且福泽深厚,常常能享受快乐;第二、人道,也是三维世界人类所处的地域空间。人类当中,有善有恶,依据个人福报和功德因而有不同的命运,前世修德而今生享福,前世作恶而今生受罪;第三、修罗道,被普遍认为是有神通福报但本性不善的非人,其天性嫉妒好斗且有神通;第四、畜生道,主要是与人类杂居的各种动物,生存常面临弱肉强食的场景而生生世世轮回畜生道,甚少有机会接触到智慧善知识,故难以脱离畜生道;第五、饿鬼道,被普遍认为是乐少苦多福泽浅薄且心地普遍不善的一种非人,常常受苦亿万劫却无有出期;第六、地狱道,被认为是六道之中最为痛苦的世界,里面的恶鬼因为生前作恶多端而在地狱这个空间化生而成,因此生生世世受苦受刑而无一刻停歇。例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P7中写道:“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三恶道即为,畜生道、恶鬼道和地狱道。又例如《六趣轮回经》[3]P7中写道:“最胜之导师,现证垂慈愍。普为诸有情,说随业受报。此相应正理,闻已当领受。作业皆自心,为因驰六趣。”此佛经强调众生是随自身业力而流转于六道之间。
(二)慈悲平等观(mercy and equality)
大乘佛教认为,在人道之中,人体可分为神识和肉体。神识,即广义上的灵魂。人的灵魂在六道之中不断流转,而人的肉体就像房舍一般在六道中不断更替。至于畜生道的动物们,他们也有神识,肉体也像房舍一般在六道中不断更替。例如《华严经》[4]P1中写道:“佛说众生平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性,与佛无异,只因妄想不能证得。”此佛经强调众生与佛一样平等,皆有佛性,只因为众生妄想甚多而无法体现自身佛性。
又例如《大涅盘经·梵行品》[5]P12说:“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此佛经亦强调众生平等,因心而生罪,罪业不同而福报不同,由此生出世间各种不平等。所以大乘佛教会认为,人和动物,即众生都具有神识和佛性,只是因为众生受到无量劫以来业力的牵引而在红尘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所以从深处看众生皆是平等的。当佛教理论内化成佛教徒的价值观时,慈悲平等观会变成佛教徒的社会实践,以保护动物和植物为己任,故而从根本上维护生态平衡。
(三)因果论(theory of cause and effect)
因果论是佛教理论的基础,亦是佛法的核心问题。大乘佛教认为因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果论,即为因果,由因决定果,又可分为业、因、缘、果、报。第一,业,可理解为业报,种下“因”之后所受到的果报,亦可以理解为报应。业可分为三种,即身、口、意三业。众生种下善因可得善业,众生种下恶因必得恶业,众生种下无善恶的因则得到无善恶的业,亦称为无记业。第二,因,可理解为业因,原因的意思,众生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第三,缘,即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众生种什么因,收获什么果是需要缘来起促进作用的。第四,果是结果的意思。第五,报是指报应,众生种下的因在缘的促成之下成熟后变成了的果而产生的最终结局。例如《正法法念处经》[6]P1中写道:“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固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报。”又例如《大涅磐经》[5]P12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这两部佛经皆是对因果论的解释。
(四)缘起论
缘起(pratitya-samutpada),根据大乘佛教定义,即“因缘生起”的意思,万事万物乃至整个娑婆世界都是由缘而产生,由缘而发展,由缘而幻灭的。世间万物总是互相关联的,因“缘”而聚会,又因“缘”而寂灭,故在《大涅槃经》[5]P12中写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迦牟尼以一种辩证地态度来总体看待这世间的事物,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事物总是无常的,又总是互相联系的,不存在永恒的事物。
又例如《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7]P1中写道:“诸佛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名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十二因缘其实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因缘,这也是佛教因果论的基础。佛教认为众生依据这十二中因缘而投胎,而逐步经历生老病死并且在死后进入下一个轮回,周而复始。再例如《杂阿含经》[8]P5中写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是对缘起论的解释。
三 佛教生态观的具体实践与途径
(一)护生戒杀
大乘佛教认为,人和动物都具有灵魂,是平等的,并且保护动物等护生戒杀的行为有助于培养人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慈悲心是指对事物的不忍之心,菩提心是指饶益一切有情众生、让他们受佛法的滋润而出离六道轮回,亦或者可理解为把对他人,包括动物的平等关爱之心推广成对一切事物的仁爱慈悲心,从而获得修行的正确法门并且生起出离心,能够有朝一日脱离六道轮回,进入更高层次的宇宙维度空间之中。以上护身戒杀是佛教徒最高层次的追求。次一等护生戒杀的追求是众生希望借此方法增加这一世乃至下一世的福报,获得福泽绵长的幸福人生。再次一等护生戒杀的追求是众生希望改变不顺利的现实运势。
例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P7中写道:“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但是就生态而言,佛教徒内心秉持护生戒杀之心,其实是知行合一的一种实践行为,这十分有助于保护动物,起到维护地球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二)节约惜福
节约惜福是佛教生态观的重要体现。大乘佛教认为,一个人一生福报是有限的。如果这个人一味铺张浪费,等到他这一生福报用完的时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所以大乘佛教主张人平时应该节约惜福,不该铺张浪费。
佛教认为,节约惜福是为了佛教徒现世的平安幸福。但是节约惜福的目的是积累福报以便机缘成熟后能遇到深层佛法得以开慧,例如《坛经》[9]P12中写道:“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从生态的角度看,佛教徒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惜福是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浪费现象的,而且价值观内化成行为准则,能够很大程度避免人内外不一致的现象,即人表面宣传节约,背地里却各种奢侈浪费。自主的节约意识可以大量节约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三)素食斋戒
在大乘佛教中,素食意味着戒除荤腥,不吃肉食。荤是指五种气味刺激的蔬菜,例如《梵网经》[10]P1中写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而腥是指肉食。释迦摩尼出家后提倡托钵乞食,所以施主给予僧侣食物,无论肉食或者素食,都理应食用。
佛教传入中土后,至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时,崇信佛法,著《断酒肉文》四篇,劝诫僧侣素食,并且以皇帝的姿态推广至他的统治地区,这也是中国佛教素食的起源。大乘佛教以众生平等,而提倡佛教徒素食。至于斋戒,大乘佛教认为,清除心的不净即为“斋”,禁止身的过非即为“戒”,合称“斋戒”。例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P7中写道:“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此佛经强调了病苦之人可以通过八分斋戒的方法获得病苦的解脱。
八分斋戒,亦称为八关斋戒,即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邪;第四,不乱说妄语;第五,不施粉打扮,亦不穿着华丽美服,不观歌舞伎乐;第六,不饮酒;第七,过午不食;第八,不睡高大华丽之床。八分斋戒主要是通过比较严格的戒律培养佛教徒的清心寡欲之心。就生态而言,积极推广素食,可以大大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重大课题。就世界范围而言,肉食是有限的,且需要的成本远高于素食。而素食相比较肉食而言,可谓无限。至于佛教徒的斋戒行为,可谓一个正常社会当中善人的标准。这样的行为十分有利于降低一个社会的犯罪率,从根本上维护一个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
(四)关爱自然
大乘佛教认为,山水植物皆有佛性,植树造林甚至可以滋养高僧大德的修行之路,培养佛教徒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例如在《毗尼母经》[3]P7卷五中写道:“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就生态而言,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蓄水能力,并且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净化周边空气;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田耕作,促进丰收;可以作为“天然除尘器”,树木森林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浮尘;可以作为“天然空调”,夏天树荫之下比阳光直射出低十度左右,冬天树荫之下比空地高三四度。所以大乘佛教所主张的关爱自然,植树造林活动,是维护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 评价佛教生态观与建议
大乘佛教的各种伦理观点,例如六道轮回观、平等观、因果论、缘起论,以及由此类观点而产生的行为,例如护生戒杀、节约惜福、素食斋戒、关爱自然等方法,在结合生态学的基础上,的确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和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在各种思想浪潮激荡的现代社会,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佛法所衍生出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能够指引佛教徒或者亲近佛法的人们去实践。令人感到幸运的是,佛法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与现代“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思想多处重合,甚至佛法的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势。
不过,本文也看到,在无神论与唯物论盛行的当今中国社会,让人们通过信仰佛教而增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然而大乘佛教的诸多价值观,在宣传生态环保意识时,却有着颇多借鉴意义。
另外大乘佛教具有净化人心灵的特殊功能,却常常被世人所忽视。当今世界价值观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现代人多沉溺在各种感官与物欲享受当中,难以自拔,心灵难免如荒漠般贫瘠,如黑洞般空虚。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人遇到困难与挫折,没有及时疏导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等。
现代人在社会高速发展之下,心理疾病频发,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会增加社会自杀率,从而使公共支出增加;会引发诸多家庭问题;人的欲壑难填,利欲熏心,为金钱常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引发诸多环境问题。
这些心理疾病依靠物质文化是难以得到缓解和改变的。而大乘佛教佛法的教义与修行法门,教义例如节制欲望,保持清净心,遏制贪嗔痴“三毒”,修行法门例如打坐,念经,放生等等,却能够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思议的巨大作用。
关于佛法中贪嗔痴“三毒”是这样理解的:贪,更世俗地理解是对欲望的执着与占有。佛法中是指人沉溺在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望当中不愿离去的心理状态,例如《大乘义章》[11]P7中写道:“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嗔,本义是指生气发怒或怪罪他人的意思,在佛法中是指,怨怼仇恨之心,例如《大乘五蕴论》[12]P1中写道:“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痴,本义是指无知,佛法中理解为“无明”,即因为无法理解这世间如真理般的实相而愚痴无知的状态,例如《俱舍论》[13]中写道:“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法的这些知识与修行法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现代人浮躁的心态,缓解现代人身心疲劳且急功近利追逐金钱和权力的欲望,从而治疗现代人心理上的各种疾病。另外,佛教的寺庙多建在山清水秀,森林茂密之地,是高僧大德修行极佳的场所,亦是生态建筑的典范之作。
[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Z].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地藏经·药师经[Z].北京:中华书局,2009.
[3]乾隆大藏经[Z].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
[4][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Z].莆田:福建莆田广化寺,1988.
[5]幼存.大涅槃经今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Z].莆田:福建莆田广化寺,2000.
[7]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Z].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1.
[8]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金刚经·心经·坛经[Z].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演培法师.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8.
[11]吴丹.大乘义章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12]智敏上师.大乘五蕴讲记[Z].莆田:福建莆田广化寺,2009.
[13]俱舍论颂疏集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