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研究——以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为例
2015-03-18王久才李宏伟
□王久才 李宏伟
一、项目化社会实践的概念
项目化社会实践,是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有机结合,并按照科研立项的管理形式给予科学规划指导的一种模式。将项目化管理模式有效运用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学生活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标。[1]
二、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分析
人文学院是佳木斯大学最大的文科师范类学院,针对“当前学校课外科技活动大多以讲座、论坛、刊物等形式开展,缺乏有效载体,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2]的现状,自2013年6月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组分别选取2010级和2013级男女生数相同的200人作为样本,并分别于2013年5月和2015年6月组织了问卷调查。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愈加强烈,创新热情竞相迸发。2013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申请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他们对于参加“创新活动”的内涵比较了解,对“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特别大的兴趣,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个人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参加创新活动的人数、次数远高于2010级。所以说,通过两年的引导,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得以加强。
(二)大学生创新素养显著提高,创新思维逐步养成。2010级中仅有8.2%的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现可以应用于创新活动的主题,而2013级恰恰相反,约有44.7%的同学能够时常发现创新活动主题,在回答“通过何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问题时,2010级学生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和专题社会调研,而2013级学生则恰恰相反,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题社会调研、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2010级学生中有21.7%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有6.5%参加过创新为主题的竞赛,37.7%没有参加任何活动,没人参加过“挑战杯”辅导等专项讲座,而2013级学生中达到51.5%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12.9%参加过以创新为主题的竞赛,22.4%参加过“挑战杯”等专项辅导讲座,仅有2.6%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很显然,经过两年项目化活动的开展,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创新思维更是得以逐步养成。
(三)大学生创新智慧充分涌流,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12~2013学年度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仅4篇,学院未曾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没有院级立项,校级立项13个,省级立项4个,任何级别的奖励都没有。而2013~2014学年度学生发表论文5篇,开始实施项目化社会实践,院级项目52个,校级项目22个,省级项目8个,校级奖励6个,没有省级奖励。到了2014~2015学年度学生发表论文30篇,院级项目89个,校级项目34个,省级项目略有下降,但仍有4项,校级奖励13项,1项冲进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可以说,经过两年的实践,全院学生的创新智慧得以充分涌流,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构建
(一)健全组织架构。健全的组织是夯实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有序,一是要建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任组长的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宏观指导,主管副书记和教科研副院长主抓工作落实;二是应从院内外遴选出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组成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负责指导制订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方案、课题指南、项目论证、项目评审等工作,进而有效提高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层次和质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成果;三是应以学院团委为依托设立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安排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日常工作;四是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吸引有志于支持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书写立项申请书、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五是应该建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或者在学生会建立科技部等学生组织,专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服务。
(二)完善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是项目化社会实践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执行,必须要逐步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此外,还“可以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3],需要构建物质和政策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项目培育机制等。
(三)规范项目申报。规范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程序是帮助学生提高科研素养、熟悉立项申报程序、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策略。每学期开学伊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就应该召开调研会、工作会和研讨会,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大学团委关于学生暑期“三下乡”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实践的实际需要、学院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实践需求,科学论证、明确主题,加强对学生立项的宏观指导。而后,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按照相关精神,编制课题指南、制订本学期工作方案、开展相关培训和讲座。按照工作方案,学院团委应秉持“严格规范学院组队,大力支持学生自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实践”的组队原则,注重学生团队在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引导学生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自行组成项目化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学生自主申报后,顾问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对自主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定级,严把质量关,最终将获准立项的项目确立为项目化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对不同等级的立项团队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建设科学平台。科学、协调成体系的科研平台构建,必将能够有力促进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成果快速转化。搭建科学、系统的科研平台,具体说,一个是项目拓展平台,一个是成果转化平台。此外,还要就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成果参赛的方向构建另一个平台,在引导大学生参与项目化社会实践,完成调研报告、发表科研论文、参与出版成果汇编的前提下,支持大学生携带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1]胡丹,颜东亮.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萍乡学院学报,2015,2:90~93
[2]姜威,龙世立,朱秀娟.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05,60(2):131~133
[3]韩旭.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构建[J].科技文汇,2014,1:51~54
猜你喜欢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