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信任危机爆发之现象反思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
2015-03-18范丽娜
范丽娜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从社会信任危机爆发之现象反思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
范丽娜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当今中国社会,信任危机正在全面爆发,从分析社会信任危机如何产生入手,深刻剖析政府和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在基础教育设置方面对德育培养的欠缺,同时结合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指出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德育改革的方向。
信任危机;学校教育;德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似乎并没有带动国民的素质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充斥耳目的各种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和贪赃枉法等事件不断发生,给个人、家庭及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害,使社会上弥漫着不信任的情绪,形成一种严重的社会病——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就像病毒一样,弥散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我们迫切地需要去认清这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并力求从教育的角度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当前社会爆发信任危机的原因分析
社会信任危机的爆发,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国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使然
几千年来,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而与这种经济状态相适应的是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性的社会信任,用一个专业的术语是人与人之间具有“信息的对称性和行为的高度可预测性”。而如今,中国处于经济上的大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状态之中,人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传统的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道德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赖系统的法律法规来重新构建社会信任,而这样的体系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
2.转型期的道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各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经济成份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等,客观上形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方式的多元化。
在道德建设领域,现代中国也正处于道德体系变革的十字路口,原有的道德规范所依存的社会基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使得传统道德在总体上处于守势,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在地位上也处于被重新审视和批判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旧的道德体系动摇甚至瓦解, 人们道德生活中民族的、文化的、心理的机制还没有找到, 出现道德的“断层”,而比较完备的、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3.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渗透, 给中国的道德、伦理领域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这种冲击力显得更加强劲。面对这样的冲击, 一方面,由于西方科技、 经济的领先地位, 人们在心理上易于倾向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 一般人又很难从整个文化精神体系上对它们进行客观的审视, 往往很容易去接受某些具体的, 或片面的观念。重点表现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切以欲望和消费为中心,关注个人欲望的满足、自我中心化等等。这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极易消解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使人放弃对社会共同生活伦理责任,直接导致对自身传统价值心理的怀疑和价值取向的紊乱, 导致道德教育的无力感。
二、学校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及其与社会信任危机爆发的关系
社会信任危机的爆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其表现形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源于人或社会组织的道德及职业素养出现了问题。要解决这场信任危机,要靠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如雨果所说,教育必须对制造社会的黑暗负责。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在面临着这场社会危机的时刻,不应该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应该正视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进行剖析和反思。
1.当前我国学校道德素质教育现状
我们知道,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培养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支撑这两大目标的学校教育课程,也普遍开设了知识技能课程和德育教育课程。但如果深入了解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课程安排,你会发现,基础知识课程和德育教育课程虽然一直并行存在着,但是目前出现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中学阶段的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学校的知识技能课程在教师和家长眼里作为“主科”被无限量放大,而德育教育课程作为“副科”,长期以来作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陪衬”而存在着。在很多小学,其德育课程代课教师由教 “主科”的教师担任,且德育课程长期被所谓“主科”课程占用的情况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在德育课程的考核时,教师也是采取“宽宏大量”的态度,甚至爆出某中小学在所谓的“副科”考试时老师把标准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照抄填写的行为。
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德育的主渠道”,现行的思想政治课从1998年开始就已经没有直接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学阶段后期,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这种“高考利益”驱使下,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被当作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死记硬背,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全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也基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普遍偏低。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的德育教育从小学至大学阶段一直没有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学校的这一环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2.学校教育在人格形成阶段的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存在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习得自己的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行为实现自己道德意识的最初萌芽,这一阶段主要处于少儿时期;第二阶段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从而逐步掌握价值判断的标准,这一阶段主要处于青少年时期,也即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人通过前期的学习,实现主动地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长期的持续下去,也即是我们所说的“成人化”时期。从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家庭教育阶段,少年儿童的德育一般只能依赖家庭成员固有的道德素质的影响去实现。而第二阶段,即是人在不断的社会化且思想观点处于重要构建阶段的青少年时期,学校教育是其接受外部教育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对其人格和德性培养的关键时期。经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道德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以后,才能使其在进入社会,作为一个具有独立行事能力的“社会人”之后,也能具备相应的道德素养,在社会活动中选择正向的道德标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文明、优良道德素质公民的重要职责,对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教育,学校责无旁贷。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个家庭,都会有高尚的哪怕是正向的道德情操,都会将下一代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哪怕是遵守道德底限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忽视学校教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能指望最终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的公民能自己忽然“生长出”良好的道德情操来呢?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如果学校培养不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那主流社会普遍存在信任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发达国家对学校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
对学校德育重视在很多国家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
美国作为现代教育比较发达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强调德育教育的国家。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Rrnest L. Boyer)建议,“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
美国的品德教育学院还专门组织编制品德教育课程,并经过长期、大范围的实验,从而建立其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并在其大部分的公立学校开设。
在亚洲,从1987年起就成立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为后援的“亚洲国家道德教育研究会”,为参与国的道德教育服务。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也是一直在学校强调和实行直接道德教育的国家。以日本为例,日本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中直接施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就有道德课和特别活动时间两种形式。其中小学、初中道德教育课是每学年35课时,特别活动时间每学年35~70课时不等;高中课程中道德教育纳入公民课,占全部课时的1/3。此外,日本等国教育界也同样关心间接的道德教育和隐性的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强调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
四、我国如何加强学校的道德素质教育
通过反思及梳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及其实施脉络可以看出,在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做出一些调整。
1.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进行合理化设置
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应该是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出的适应性安排。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的德育课程,不能满足现阶段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也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加强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结合青少年特点,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德育课程顺序安排从小学至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在课时的安排上,建议教育部门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充分的德育教育课时量,确保德育课时不被其它课程占用。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改变当前过于泛化、过度政治化的德育教学内容设置,转向以道德教育为基础适度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德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适度的德育基础上进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特点,要区分清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接受性强,符合青少年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2.加强大学阶段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阶段除了进一步探索更深一层次的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层面上去认识。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当然也不排除继续接受教育的人员),大学阶段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理解,特别是如何将人本的道德理念与社会职业道德相连结,让青年学生将道德理念深深融入社会职业道德,遵循市场运作规范、遵守行业法律法规、恪守个人道德理念,能够坚守基本的道德底限,杜绝违法乱纪、坑蒙拐骗、为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他人或公众利益为代价的职业道德行为。
3.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除了对德育课程设置和安排进行改革外,还应重点加强对德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材的编写上,要符合德育的时代特点和规律;在教学组织上,要逐渐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完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而配以相应的德育实践课时量;学校可和社会组织相配合,成立德育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和生活中去理解德育的概念,增强学生对德育的感性认识,从而在内心潜移默化地积累正向道德的因子。
高年级及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要注意选择与青少年关系密切、有时代特点的教材,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各种不同现象、观点的讨论上来,要让道德的种子深深植根于青少年的心灵。我们不难相信,学生在学校期间培养的良好美德和树立的信念将会对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今社会爆发的信任危机也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警示:中国教育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和重心作用,从而使教育真正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教育基础。
[1]刘红秋,李金宝.略论高校德育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2]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3]孟宪琴,张福磊.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6,(8).
2095-4654(2015)09-0045-03
2015-03-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社会信任危机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SK2012B109)
G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