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红字》中人性矛盾的探析

2015-03-18宋秋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沃斯红字梅斯

宋秋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一、霍桑与他的《红字》

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但其祖先却来自于新英格兰的萨莱姆。萨莱姆是对美国清教主义影响最深的地方[1]。出身于清教世家的霍桑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他为祖先对信仰的执着而感到自豪;但其祖先对异教徒和印第安人的迫害又使其看到了清教阴暗的一面,心生愧疚。因此,在霍桑的作品中,虽然处处充斥着对清教徒的批判,但又同时无法摆脱清教的教义。从小熟读《圣经》的霍桑,坚持认为《圣经》中存在一定的真理。在《红字》对海斯特爱情观的描述中、丁梅斯代尔对罪的认悔中、海斯特丈夫齐林沃斯的复仇之路与临终前的悔改中,《圣经》的踪影无处不在。但三位主人公对神性教规的背叛又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与神性的矛盾,以及霍桑对于宗教对人们身心的禁锢的不满和反抗。

二、无法摆脱人性但又崇尚神性的爱情观

《圣经》中的上帝用亚当身上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说:“这是你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二人要合为一体。”在《以弗所书》第五章耶稣又说道:“你们做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丈夫爱自己的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2](P218)《圣经》中的神告诉我们,夫妻间要彼此相爱。但在《红字》中,我们却处处看到对神的悖拗,世俗的诱惑往往大于神性的约束。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对传统的夫妻——海斯特与齐林沃斯。基督教导人们要彼此相爱,夫妻二人要同心同力,合为一体。在清教徒的理念中,每个婚姻都是神所预备和祝福的,因此,人应当按照神的旨意去做。在海斯特与齐林沃斯的婚姻中,海斯特年轻貌美,齐林沃斯虽然长相丑陋,但学识渊博,也算是郎才女貌。海斯特曾经以自己的热情和爱去感化这个冷冰冰的丈夫,但自私软弱的齐林沃斯始终没有给海斯特一个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在神的旨意中,齐林沃斯无疑应该为这个爱情买单,但其人性的自私胜过了神的旨意。这个冷酷无情的小男人始终未将美丽的妻子看做自己的“骨中骨,肉中肉”,爱自己始终超过了爱妻子。对神的旨意的悖拗最终招来了神的惩罚。

我们再来看看在失败的婚姻中海斯特的选择。海斯特在对婚姻无望后,孤身一人在波士顿遇见了年轻热情的牧师丁梅斯代尔,两人一见钟情。在现代爱情理念中,两人的行为同样会被世俗所唾弃,何况是当时教规严谨的清教徒。海斯特作为一个已婚妇女,不恪守妇道,严重触犯了清教的教规。而作为牧师的丁梅斯代尔,更是“知法犯法”。每天道貌岸然地向教徒们宣讲神的旨意,自己却与一个已婚妇女犯了“通奸罪”,在看似正人君子的宗教外衣下,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罪恶。

在这场神性与人性较量的爱情中,海斯特始终是一个受害者。海斯特在与丈夫齐林沃斯的爱情中,起初遵守了神的旨意,尽心尽力去爱他,但是始终无法做到夫妻二人同心,当然也无法做到同行。在孤身一人被丈夫送到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时,似乎受美国自由主义的影响,海斯特渐渐忘记了神的教导,陷入了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在这场爱情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完全抛弃了神性,陷入了人性的诱惑和享受。当奸情被发现后,海斯特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上帝的教诲让她甘愿用自己的努力去弥补罪恶。由于心中的爱,她拒绝交出孩子的父亲,独自一人承担着这个爱情游戏的后果。但是,由于人性的自私和怯懦,丁梅斯代尔始终不敢交代自己的罪行,只能在宗教的神圣外衣下面,独自吞咽着恶果。

三、神性对人性的救赎

(一)海斯特的赎罪——难以胜过人性的神性

海斯特是个遭人唾弃而又令人敬佩的女子。由于人性的自私和世俗的诱惑,她犯下了对于清教徒来说不可饶恕的罪行,在被清教徒关进监狱,送上刑台时,海斯特毫无畏惧。面对众人鄙夷的目光,海斯特始终没有交代出孩子的父亲是谁,独自一人佩戴象征奸淫罪的红字A。对于一个从清教影响深远的英格兰走出来的女性,她深深懂得“罪的工价乃是死”。因此,海斯特背负红字A开始了自己的赎罪生涯。面对周围人鄙夷的眼光,这位勇敢坚强的女性,坚持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孩子。她一手漂亮的针线活赢得了周围人的好评,她的善良和友爱让人们渐渐忘掉了这个A的罪恶含义。在霍桑的笔下,红字A渐渐成了海斯特善良、勇敢精神的象征。《圣经》告诉我们,从罪里得了释放,就做了义的奴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认罪悔改,罪就能在基督那里得到赦免。《罗马书》第六章第二十三节告诉我们,“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赐,在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2](P173)。熟知神的旨意的海斯特深深地知道,对于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唯有认罪、赎罪才能让自己在神面前得到赦免。因此,海斯特是一种勇敢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榜样,是一种力量,一种勇于冲破禁锢、冲破世俗的力量。但在霍桑对海斯特的后期描写中,依然矛盾重重,处处充斥着神性与人性的抗争。海斯特在看到自己的罪行给周围人带来的痛苦时,所想到的解脱办法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清教徒的忏悔,而是与丁梅斯代尔远走高飞。这很明显是人性的自私和诱惑占了上风。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和冒险精神的开放的国度,海斯特的这种行为是被很多人崇拜和称赞的。但在清教的教规中,海斯特的行为显然是违背了神的旨意。在丁梅斯代尔决定公开自己的罪行,然后与海斯特远走高飞时,海斯特把她胸前那片绣有红字的布条取了出来,用力扔了出去。她也把自己长久以来的精神重负抛了出去,内心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海斯特的逃离让人们看到她这么多年的赎罪,并非是出于自己的真正内心,而是出于神性的约束。她一直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是神加在她身上的枷锁。在这样一个深受双重社会影响——英格兰清教和美国新思想影响的女性身上,神性的禁锢难以胜过人性的诱惑。

(二)丁梅斯代尔的赎罪——艰难抗争但最终胜利的神性

丁梅斯代尔这位口才出众、受人爱戴的牧师,在其美丽的光环下,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受刑台上,他被授权劝说海斯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时,惊慌失措,忧心忡忡。当他劝说海斯特说出那个与她一同犯下罪孽的罪人,以此来平静自己的灵魂,让那个罪人站出来一起共同忍受耻辱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位从小便立志献身宗教的牛津大学的高材生是如何在极度矛盾中说出这番话的。在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为自己的罪行而代过时,自己的内心是何等矛盾。

每天站在众人面前宣讲神的旨意是要拯救罪人。神爱世人,神要我们每个门徒都要保持一颗圣洁的心,因为神是圣洁的。一边在宣讲如何认罪、赎罪,保持一颗圣洁的心,一边在内心进行着神性和人性的抗争,可想而知,这位年轻的牧师每天内心经历着怎样的煎熬。丁梅斯代尔饱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但在牧师这个圣职上却成就颇丰,深受公众的尊重。然而越是这样,他的负罪感就越强,他无数次地想走上讲台,告知公众自己的真实面目:“我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罪人。”在这样每日极度恐惧下,丁梅斯代尔最终放弃了与海斯特远走高飞的机会。在为政府做换届选举演讲后,他内心强烈的负罪感终于战胜了出逃的意志,说:“海斯特,带着小波尔过来吧”,“我们三个一起上绞刑台”。

在绞刑台上,丁梅斯代尔终于向众人坦白了隐藏在他心底七年的秘密。

七年后,我终于站到了我应该站的位置。我身旁的这位女士,带着红字忍辱负重了七年,你们却不知在她的背后,还有一个罪孽深重的人,而且他的胸前也有一个红字。这个红字上帝知道,你们却不知道。他生活在你们当中,一直小心翼翼隐藏着它,直到今天,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他才站了出来。

永别了,海斯特。我们亵渎了法律,便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上帝是仁慈的,感谢他派遣可怕的齐林沃斯来折磨我,让我在公众面前这样的死去。我已经赎罪了,赞美上帝吧。[3](P204-206)

赎完罪后的丁梅斯代尔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终于解脱了。在神性与人性之间挣扎了七年后,终于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神性艰难地取得了胜利。

(三)齐林沃斯的复仇之路——神性的背叛

作为丈夫的齐林沃斯在发现妻子的奸情后,并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去爱护她,保护她;更没有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护自己的妻子,而是将自己隐藏了起来,悄悄地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他借着高超的医术和丁梅斯代尔敏感的心态潜伏到了丁梅斯代尔的身边,开始了他们之间“密切”的交往。在丁梅斯代尔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了对他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但同时,他自己的内心也同样在忍受着一种屈辱——一种被背叛的屈辱。而这种屈辱渐渐转化成了一种复仇的力量,扭曲了齐林沃斯的心灵。当他无意中发现丁梅斯代尔隐藏在胸前的那个鲜红的字母A时,齐林沃斯欣喜若狂,他的眼睛和表情都不足以承载那种狂喜。他通过与丁梅斯代尔的密切交往,一步步掌控他的内心,玩弄这个可怜的牧师于掌股之间。

在海斯特的奸情被发现后,齐林沃斯就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虽然这个复仇之路走得步步如愿,但是内心的煎熬却并非如他所愿。同样出身于清教社会的齐林沃斯丝毫没有将清教的教规放在眼里。《圣经》上对于敌人的旨意以及对于妻子的旨意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踪影。《圣经》说要爱你的仇敌,要对待你的仇敌如你的朋友。但齐林沃斯对于自己的情敌丁梅斯代尔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神的旨意。《圣经》同样告诉清教徒对于别人的过错,不要去惩罚,要有一颗饶恕的心。《马太福音》第十八章彼得问耶稣:“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回答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2](P23)但齐林沃斯无论对待海斯特还是对待丁梅斯代尔都是一个自私的心在作祟,丝毫没有显露出任何宽容和饶恕的心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可怕的、自私的、冷酷的、丑陋的知识分子。

但是,临终的齐林沃斯,在看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却以丁梅斯代尔的忏悔和坦白而收尾时,似乎醒悟了,似乎理解了神要我们不要去惩罚恶人,因为在恶人身上自会有神的旨意。《罗马书》第十二章第十九节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2](P180)《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也说:“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2](P232)临终终于感受到神的力量的伟大的齐林沃斯将自己的财产留给了这个他亏欠的女人,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是不是真的醒悟了。

(四)来自社会的惩罚——貌似神性的旨意

《红字》是以爱情为主线的。在《圣经》中,耶稣明确告诉他的门徒要永远相爱,就像主爱你们一样。主耶稣命令他的门徒要彼此相爱,就像主耶稣无条件爱每个人一样。他还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2](P194)《圣经》为我们列出了宽容、忍耐、广泛、谦卑的爱。面对别人的过错,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原谅他,感化他,让他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但是,对于海斯特这样一个犯错的人,没有人对她采取原谅的态度。从监狱里到刑台上,每个人都是一副鄙夷的态度。当人们看到她胸前的那个红字时,每个人都避而远之,唯恐自己被沾染不洁的气息。《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三到十一节描写了一个通奸妇女被审判时的场景: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抓的妇女来到耶稣面前,问:“夫子,这夫人是正行淫时被抓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当众人都散去后,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2](P114)这同样是一个行淫被抓即将被审判的妇人,而《圣经》中的场景与《红字》中的海斯特处境如出一辙。但是当耶稣问道:“你们中间谁是无罪的,谁就可以先打死她”时,众人都散了。这就符合了《圣经》告诉我们的“人人皆有罪”,只有耶稣一人是圣洁的。因此,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罪行时,不应该以恶惩恶,而应该像耶稣一样,怀着宽恕的心去饶恕别人的罪,因为《圣经》中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因此,从清教徒的观点来看,众教徒对海斯特犯罪后的所作所为貌似在维护清教的圣洁,其实是违反上帝旨意的一种行为。

四、结语

处在清教主义盛行而又弊端百出、超验主义崭露头角的时代,霍桑和他的作品处处显示着这两种观念的冲突。在内心深处,他无法摆脱清教主义神性的影响,但同时他又时时显露出超验主义中人性的局限性。海斯特虽然一生都在赎罪,但她内心深处一直没有将上帝放在最高的位置,她一直在靠着自己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因此,当决定与丁梅斯代尔远走高飞时,她一把扯下那个象征着罪恶的红字,就像卸下了沉重的负担一样。这样一个坚强的女性,一直没有听天由命地听从别人的摆布,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来经营自己的一生。从懦弱的丁梅斯代尔这位杰出的上帝的代言人身上,人们看到的是自私、软弱和不负责任,而这一切都不是人们所赞扬的。在《红字》中,处处充斥着神性与人性的冲突和矛盾。这也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的写照。很多时候人们内心非常清楚上帝的旨意是什么。上帝告诉我们要谨守上帝的旨意,保持自己的内心的纯净,但是现实社会的诱惑往往让我们迷失了自我和方向。在神性和人性的斗争中,人性往往会占据上风。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讨上帝的欢心时,我们又心生愧疚,忏悔的心让人们终日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

[1]臧晓红.《红字》中《圣经》典故与象征意义[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4).

[2]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

[3]霍桑.红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沃斯红字梅斯
安迪·高兹沃斯——塑造自然的艺术家
歌剧《阿依达》的故事(三)
量一量你的热爱
雨天
智力跷跷板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