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

2015-03-18赵丽媛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赵丽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

赵丽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将“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切实取得实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定学生的“三个自信”,应立足历史和文化、党史和国情、理想和信念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和增加业务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手段等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三个自信

2013年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题为“促进共同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受到了国会的热烈欢迎。习主席演讲完毕,整个墨西哥国会会议厅掌声雷动,持续良久。党和人民90多年的努力换来了中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尊严,中国的发展让世界惊讶,这些成就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坚信!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将“三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切实取得实效,从而真正让这些好理论、好方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育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宝贵人才资源的主渠道,党也历来重视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不容否认,在一些大学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危机”、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这些已成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够坚定的原因。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信的要求,教学应通过立足历史和文化、党史和国情、理想和信念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和增加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理论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手段等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针对性。

一、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首先应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高度认同的,这是主流,也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保障。虽然还有部分学生对一些问题存在偏激看法,但教师应努力通过教化使他们的思想发生改变。

(一)立足历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邓小平同志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爱国即是爱家,知国才能爱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以此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历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深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立足党史、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党史、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了解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使国家摆脱苦难和危机的唯一出路。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发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是我们所处阶段和建国前我国薄弱的基础使然,这不是党的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看到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成绩,从而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和自觉,增强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志和决心。

(三)立足理想、信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政府公信力不高、思想道德滑坡、信任危机、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部分学生对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产生了对改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足、怀疑甚至动摇。因此,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看到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不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独有的,西方国家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制度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对目前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信心。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困难和风险不可避免,引导学生用科学、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坚定大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的决心和勇气。

二、提高教师学术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除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爱中国、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坚定理想信念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用扎实的理论功底、以理服人的讲述和满腔的热情去感染、激励学生。

(一)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具备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能做到理论上清醒,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敏锐分辨各种错误思想和政治倾向[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把理论讲得既深刻又生动,就必须看重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只有教师关注前沿热点问题,以深厚的感情讲授党的理论,并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负面现象和热点问题予以理论说明和阐释,以理服人,才能真正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使大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对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

(二)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让学生信服“三个自信”,教师还必须把科研放在突出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学实效的好坏。科研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而教学过程中科研又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才能使自身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才能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释疑解惑,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践证明,只有经过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思考,教学才会更得心应手。只有从理论的层面来讲解问题,旁征博引,让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增加教学的厚重感和理论深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更加长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作独立正确的思考,就应使自己的科研向着“专”、“精”、“博”、“深”、“新”的方向发展[5]。

(三)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培训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站在当代理论学术前沿,又要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因此,高校应把“思政课”师资培训工作纳入规划,本着全面规划、规范管理、普遍提高、重点培养的原则,建立系统、规范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例如,可以通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采取学位培训、进修访学、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学术交流、课程培训、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育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避免空洞的说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手段,使大学生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坚定理想信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邓小平指出:“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6]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功的分析,阐明为什么要坚定这样的“理论自信”;可以通过列举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取得的巨大成绩,说明为什么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还可以通过中国在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等重大事件层面,表明为什么我们要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从而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解决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将“三个自信”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

(二)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低,教学过程中难以引起共鸣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教师须根据学生发展和教育规律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三个自信”,采取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辩论会、记者招待会、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形式组织教学,还可以利用演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研究式和原著导读式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这样的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而且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三)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音频、图表、视频、图像等做好多媒体课件;同时还可以将课程延伸到网络,实现网上互动教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学生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中还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影视作品和专题片辅助讲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当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教师在讲课中充满激情,让学生从教师坚定的信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信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真正地教育、引导、鼓舞和鞭策青年学生,才能润物无声地让学生坚定“三个自信”。

[ 1 ]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2 ] 中国杜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5-28.

[ 3 ] 吴云,王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困境及其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70-72.

[ 4 ] 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之我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59-60.

[ 5 ] 秦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基本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06(8):36-41.

[ 6 ]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3-114.

(编辑:王 佳)

2014-09-25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面上项目:“将生命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始终”(编号:12532020)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11C042)阶段性成果。

赵丽媛(1982-),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基本问题研究。

G641

A

1008-6927(2015)01-0091-04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23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