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龙窑陶

2015-03-18

云南画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龙窑陶泥制陶

土陶平易近人,不像瓷器冰冷高傲,也不会像金属一样能恣意打造,冷热无常。

就像碗窑村的历史一样,270多年前,制陶艺人辗转来到这里,他们用手摸捏了这里的泥土,指着几个小山旁的土坡说,这里就是建窑的绝佳地点了,从此在这里扎根生活。或许是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质朴的民风,碗窑村的土陶既纯朴厚实,又温婉细腻。

有史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湖南省长沙府贵东县邻里乡人罗文华、杨义远、邓成和三人,靠一手制陶绝活外出谋生,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优质陶泥资源,便迷恋上这片热土,娶了当地腊托村布朗人家的姑娘,布朗头人给三位女婿划定了土地,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建起了3条龙窑,用带来的龙窑烧制方法和慢轮制陶技术进行生产,从此龙窑制陶技艺代代相传,因为最初的陶产品以碗为主,碗窑地名也由此而来。

走进碗窑,就走进了一种宁静。现代与传统的屋舍鳞次栉比,杂乱地排列在山箐里。每户人家的屋子里,院坝内,都堆满了陶制品,有烧制好的成品,更多是刚捏制好的陶坯,正在院坝里晾晒,在屋子里阴干,为即将入窑烧制作最后的准备。作坊里,不修边幅的碗窑汉子光着上身,在慢轮上不紧不慢地捏制陶坯,手法娴熟,软柔的陶泥在小伙子们的指间跳跃,变着戏法,不一会儿被揉捏成各种各样的器皿,变什么像什么,维妙维肖。捏制好的酒具、花瓶、陶罐整齐地摆在木板上,像杂货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村子的斜坡上,屋子与屋子之间,是很有些岁月的龙窑。窑的前面,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龙窑”两个字十分扎眼,同时还刻有“清乾隆年间”的字样。

龙窑,是中国古老窑炉的一种形式。最早发现的龙窑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碗窑村始建的3条龙窑在1979年停用一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10年,碗窑村新建龙窑9条。现全村共有龙窑11条。碗窑村现有大小手工制陶作坊108间,建筑面积约为17820平方米。

碗窑村制陶最大的特点是:在自然村中,制陶艺人多、龙窑规模大、保存着原始的手工制陶工艺、陶产品丰富。碗窑村80%的人从事制陶工艺,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整个村现已形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碗窑村龙窑烧制的土陶产品主要以农村生活用品为主,以前品种少而单纯,多年来经过几代制陶艺人的改进创新,陶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陶艺水平飞速提高,现产品远销昆明、上海、广州、香港及缅甸、泰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陶业收入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当现代文明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开始强烈冲击的时候,碗窑人却依然故我,像大山一样稳重,像土地一样慈祥。好一个静静的碗窑,一个迷人的碗窑。

猜你喜欢

龙窑陶泥制陶
龙窑的火不熄
怪兽奇想
家乡陶泥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与实践
火焰制造者
“活着”的龙窑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龙泉宝溪百年青瓷龙窑特性思考
可爱的公鸡
捏陶泥
西双版纳慢轮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