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双版纳慢轮制陶

2015-03-18

云南画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制陶佛塔寨子

曼飞龙 佛前朝拜的制陶艺人

那是在距离景洪市约70公里的一个叫曼飞龙的村寨里,寨子的后山上立着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曼飞龙佛塔。上山的步道旁是无边的橡胶林,一边上山,身旁就不断的噼噼啪啪往下掉着橡果。明黄色的非洲菊开得任性而绚烂,映衬下曼飞龙佛塔上的斑驳更显出了岁月的痕迹。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塔,傣语名为“塔糯庄龙”,塔群呈莲花瓣形,塔尖呈金色,掩映于绿树丛中,远远望去,宛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于是当地人就亲切地称之为“塔糯”(意为雨后出土之竹笋)。一座母塔,八座子塔,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佛龛里有一尊佛雕和一个佛像,佛龛上还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门口是两条泥塑的大龙。母塔的塔顶上装有精美的铜制“天笛”,子塔顶上挂有玲珑佛标,微风袭来,塔上便叮叮当当地“演奏”,声音低沉又清脆,梵音却又世俗。更有意思的是,西双版纳透明的空气给了阳光充分的穿透力,站在太阳下不消一会儿,皮肤就火辣辣的,然而在树荫里却凉爽得很。于是,在树影下席地而坐,在灿烂的非洲菊包裹下闭眼倾听,曼飞龙佛塔因自然而奏响的自然而然的“乐曲”,宛若天籁之音。

在这里我邂逅了一位傣族妇女,玉南恩。

她赤脚在佛塔面前朝拜,虔诚而庄严地表达了对佛祖的祟拜和敬仰。我上前打探:“请问,您知道寨子里有一户制陶的人家吗?”

玉南恩笑笑:“我家。”

慢轮陶 世代相传的古老技艺

玉南恩家是典型的傣寨模式,吊脚楼下的空地便是她制陶的工作坊,墙角堆了大大小小的陶罐子,而围栏上则放满了她制作的各式呆萌又怪异的泥偶。“这陶罐是怎么做出来的?”我很好奇。

“很简单……”说话间,玉南恩和她的朋友就已经完成了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等工序,开始向我演示。

其实,傣族制陶的历史悠久,约摸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制陶在傣语中叫“板磨”,俗称“土锅”。而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便是慢轮手工制作,且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专家说,这种制作方式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因此这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原始制陶特征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誉为人类制陶工艺的“活化石”。

木器不断敲击,发出节奏感十足的砰砰声,玉南恩一边敲打,一边和我聊着天,她的朋友则在旁边害羞地笑,并用怜悯的眼神打量着我这个远道而来却对什么都好奇的客人。这个村寨安静而祥和,路过的人会热情地用傣语和正在制陶的她们打招呼。很少人知道这项工艺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他们也不在乎,岁月静好,邻里和睦,不就够了嘛。

玉南恩的娘家在曼飞龙旁的曼景列村,1989 年嫁到曼飞龙村。丈夫岩硬家是一个有十多代制陶历史的家庭,丈夫的奶奶咪玉旺、妈妈玉叫都是本村的制陶能手。在婆婆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勤学苦练下,玉南恩逐渐掌握了这项技术,开始自己烧制陶器了。她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全村还有50 多户会做陶,主要做水罐、水缸、汤锅,但那时主要还是靠种田为生。1985年左右,村里开始种橡胶,后来做陶的就少了,只有她与大嫂玉教还坚持做陶。

“那你为什么还坚持呢?”我开始崇拜她,在当代多重文化因素的冲击下,还能坚持这项古老的技术,实属不易。

“很简单,只是因为喜欢。”玉南恩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料。“喜欢做陶,喜欢对着这些泥巴讲话。”当然,这项兴趣也支撑了玉南恩的家。丈夫去世得早,她就一边制陶,一边到附近的爱伲族寨子里卖陶罐,供女儿和儿子读书。现如今,儿子已经结婚啦,而她一直以来坚持的慢轮制陶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亦成了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

回忆曾经的艰辛,玉南恩却没有苦尽甘来的感叹。“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哪管别人怎么想。”她很淡然,让我想起沈从文在《边城》里所写:“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一份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

“生活富足了,那今后还会继续做陶吗?”我明知故问。

“当然,不仅自己做,还要教会给更多人。”玉南恩很肯定。

猜你喜欢

制陶佛塔寨子
中国政府援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水泊梁山行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寨子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云南少数民族陶艺
天然佛塔
一个人远行
红瑶寨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