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刀·仗剑而歌六百年
2015-03-18党兵
党兵
第一次知晓户撒刀的名字,是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那条路还通到户撒。那里有很多阿昌铁匠,那些人世世代代当铁匠。我虽然不是世世代代,但我也能当铁匠。我和那些人熟得很,他们都佩服我的技术。……山上那些阿昌铁匠打刀刃比我好,可是要比在刀上刻花纹,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我。所以起码有二十个铁匠提出过,让我们搬过去,他打刀刃我刻花纹,我们搭一伙…………假如我搬到一位阿昌大哥那里去住,现在准在黑洞洞的铁匠铺里给户撒刀刻花纹。在他家泥泞的后院里,准有一窝小崽子……”
陇川县有两个坝子,王小波的知青生涯是在弄巴农场所在的陇川坝子,而“世世代代的阿昌铁匠”在户撒坝,两者之间隔着一座大山。即便是现在,翻越这座山的水泥公路,也只够两辆车并行,需要在亚热带树林里弯弯曲曲绕行两个小时以上。
无法得知王小波是怎么与铁匠混熟的。但他到达弄巴农场的时候,户撒坝子的阿昌族人的确在打造刀具,已经600余年。这个山清水秀与世无争的小坝子,传说中,叫做“佛祖的后花园”,人们却从事着一个血性的工作——打造最锋利的刀具。在过去的无数岁月中,他们被世人定义为“打刀人”,如同西方传说中的矮人部落。阿昌族定居户撒时,已掌握制铁技术,但更精湛的技艺是随着明军征讨麓川而来的。长期的战争需要大量的刀剑,内地补给却非常困难。于是,留守户撒的明军工匠便把打刀工艺传授给了当地的阿昌族。而后,世代相传,工艺不断发展。
户撒刀以刀口锋利著称。传说这种刀“柔可绕指,剁铁如泥”,平常作为皮带缠在腰间,遇敌时突然挥出,一道寒光闪过,敌人伏诛。然而,今天这种软刀技艺已经失传。真实的故事是:一战期间,英军曾在缅甸组建过一支景颇族军队,战士配备一把户撒刀,唤作“戈勒卡”,在与拿破仑的军队作战中,屡建功勋。二战时,缅甸克钦族战士,手持户撒战刀,与中国远征军和英美盟军携手杀敌,给日军留下惨痛的记忆。
当然,刀不只是用来杀人的。包括阿昌族之内,附近的景颇族、傈僳族都是爱刀的民族。婚礼上,男子必背一把长刀,方显英姿飒爽。平日则割草割稻谷用刀、砍柴砍甘蔗用刀、杀猪宰牛用刀。户撒附近的民族将刀作为身份象征、定情信物,或者“刀耕火种”,为和平时期打刀工艺的世代传承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如今户撒刀已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工艺品或仪式用刀。1990年,户撒人用自己独特的工艺锻造出一柄象征民族腾飞的“九龙”指挥刀,用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指挥用刀,护卫着庄严的国旗,迎来祖国的每一个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