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文化结点

2015-03-18李炎

云南画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名镇结点记忆

李炎

再造魅力故乡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丰厚的传统文化正在痛苦地裂变,丰厚多样的传统文化也在迅速地消逝,在城市的拆建中,在城市不断延展、长高的过程中,历史建筑消逝了,取而代之的钢筋水泥的建筑群;孩提时代的游戏不在了,被来自异域的节庆狂欢代替;日常文化生活方式被新兴媒体生活胀满。过去正离我们远去,现在尚不确定,未来难以把握,唯有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文化结点,以空间的方式将过去的生活、现在留存和未来的创新扭结在一起,给城市的记忆以留痕,给怀旧的人们以牵挂,给文化的传承以希望。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记忆,是城市品质的标志,全球化时代城市的文化资本,是城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力。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扶苏,经历了战火硝烟的城市在重建中,迎来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城市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市的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在破旧立新的城市改造和建设进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城市不能割断历史,保有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有一个城市的记忆,维系城市、城镇历史的连续。

今天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和改造了城市聚落。中国大中小城市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如此巨大,速度如此逼人,空间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快速被现代建筑淹埋,被日新月异的现代建筑所挤占。“稀缺性”和“过时性”的矛盾伴生着一个个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当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新建筑取代历史文化街区,取代一个个历史文化名镇时,人们却很快怀恋、追忆逝去的历史文化街区,儿时温馨的市井生活。被封存和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古村,也悄然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和文化创意的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先后出台若干保护措施,投入巨额资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相对滞后的经济、交通,为我们封存和遗留下来较多的历史文化街区。昆明、大理、丽江、巍山、建水、会泽这些以历史文化街区较多,相对集中,保存较好的城市已先后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过去、当下、未来,时光飞逝。在文化经济的时代,追寻悄然逝去的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历史文化街区的创新,就是再造魅力故乡,铸造文化创意。

猜你喜欢

名镇结点记忆
晋超对平武县地方志工作提出要求
陕西新评定20个旅游特色名镇3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基于地理位置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