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满蒙姻盟的见证

2015-03-18闫洪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尔塔通辽市骨灰盒

闫洪森

近年来,在科尔沁草原陆续发现了几座清代公主墓,扎鲁特旗固伦雍穆长公主墓就是其中的一座。确切地说,能称为公主墓的,应是出身皇室或育于宫中的诸王之女。《清史稿·公主表序》记载,清代皇后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妃嫔的女儿和由中宫抚养长大的宗室成员家的女儿封为和硕公主。公主的丈夫,满语称为“额驸”,这是汉语“驸马”的意思。这些下嫁给外藩王公的公主死后,所葬的地点都是有规定的,据有关文献记载,清代早期亡故的公主大都葬在外藩“额驸”所在的封地。扎鲁特旗固伦雍穆长公主墓就是属于这一情况。

固伦雍穆长公主(1629-1678年),清初人,满族,姓爱新觉罗氏,名雅图,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庄皇后的第四个女儿,被封为固伦公主。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极接受了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卓里克图亲王乌克善为其子弼尔塔哈尔尚公主的纳聘礼,下诏把固伦公主嫁给了弼尔塔哈尔为妻。弼尔塔哈尔是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子,与固伦公主是表兄妹结亲。崇德八年(1643年),弼尔塔哈尔授固伦额附仪;康熙五年(1666年),袭和硕卓里克图亲王爵位;康熙六年(1667年)卒。顺治十四年(1657年),固伦公主进固伦长公主,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封兴平长公主。后又改为雍穆长公主。嫁后所生子女不详,只知道长子是鄂齐尔。康熙十七年(1678年)长公主病逝,享年50岁。因其生前信佛,死后火化,葬于今扎鲁特旗前德门嘎查(村)的南面丘陵之中。该地当时系科尔沁右翼中旗辖地。

通辽市扎鲁特旗固伦雍穆长公主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黄花山镇前德门嘎查(村)西南三公里处。据当地人讲,此墓地表建有护墓的庙宇。在1947年土地改革之前这里还有三四十个喇嘛在此守陵。土地改革时这些喇嘛被赶跑,庙宇被破坏,清理之前已经是一片废墟,但庙宇的布局和轮廓仍可见一斑。在当地,当地村民时常来这里起砖自用。墓地的周围植有大片榆林。禅院虽小,但整洁肃穆。可想当年这里一定是植被茂密,香火旺盛的庄严景象。(图1)

1977年,在扎鲁特旗前德门嘎查(村),当地农民在一片建筑废墟上起砖时,发现废墟下面有“地宫”。同年6月中旬,通辽市(当时称哲里木盟)文物工作者闻讯后,前往扎鲁特旗前德门嘎查(村)进行调查,并对“地宫”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从墓中出土了一个墓志铭。专家通过对墓志铭的释读得知,此“地宫”是一座清代公主墓,墓主人是固伦雍穆长公主。

扎鲁特旗固伦雍穆长公主墓墓顶距地表深约一米,砖室券顶长1.8米、宽1.6米、高1.9米。墓门西南向。门内竖置墓志一合,用两条铁箍紧固着。公主为火葬,骨灰置于一银质骨灰盒中。墓室内另有一青花葫芦形的瓷瓶,用黄缎包好放置在墓室的西北角,内装糜子和一些珍珠、玛瑙、玉石等。

固伦雍穆长公主墓骨灰盒(图2),庙宇形,银质。通高65厘米,长51.5厘米,宽45厘米。骨灰盒由屋身、屋基、屋顶组成,平面为四廊式,周围檐柱十根。内柱十根半露于墙外。正面錾刻对扇格子门,并錾出铺首。门前施两踏台阶,屋顶为歇山九脊式。屋脊中央置一火珠,两侧有鸱尾。四条垂脊下端各施龙首,戗脊施望尊,九条脊的两侧錾刻卷花草纹,屋顶前后、左、右四坡施银瓦。银瓦已缺,只留有铆银瓦的小孔。

骨灰盒呈一庙宇建筑模型,屋顶正中置一火珠、鸱尾、脊兽尚存,屋顶的瓦垅为银片制成,用银钉铆于屋顶之上,沟滴瓦当冲压成卷云和兽面纹,极为精制。由于出土时所有瓦片已全部被盗走,所以只余几个沟滴和瓦当。屋顶就是骨灰盒的盒盖,可以开启,左右各有两个吊环与前墙上的环耳扣合并,用吊勾锁紧,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体。屋檐下竖圆柱十根,左右各一,前后各四,置于一个砖石结构的台基之上。当时出土骨灰盒的屋顶上放了一个罩,周围束有围裙,其下放一双层座垫。座垫、围裙、顶罩都是用金银线缂丝彩色团龙织锦制成的。出土时金碧交辉,使整个骨灰盒显得肃穆而庄严。可惜的是,这些丝织品现已损毁。骨灰用两块黄绿大幅缎子包好放在盒中。其下垫一层纸,纸下放一层木炭;其上放三块缂丝彩色龙纹织锦垫子,均为双层,一面银线黄锦,一面金线兰锦;再上面是三束纸幡。墓志为汉、满文合璧镌刻,为康熙御制(图3)。

固伦雍穆长公主的骨灰盒和墓志现被珍藏在通辽科尔沁博物馆里。扎鲁特旗固伦雍穆长公主墓于2006年9月6日公布为通辽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尔塔通辽市骨灰盒
王舒作品
蹲下来的奥运冠军
军功章
可携带骨灰盒风靡日本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从女仆到女皇,人生三级跳
数万市民逛展会感受“内蒙古风情”
失踪的骨灰盒
骨灰盒传奇
阳光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