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
2015-03-18杨晨玉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杨晨玉(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
杨晨玉
(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在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中,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精神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将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更好地呈现,对于搭建文化传承空间、理清保护思路,意义非常重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河南;保护;传承
一、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对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豫南音乐文化传统是非常独特的,其地方特色也是极其鲜明的。具体表现在:在每一年的腊月到二月期间,集中了各种民俗表演活动。同时,山歌如海,并且具有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和别具特色的风格。插秧时唱插秧歌;打柴时唱“柴歌”;过年时,对年夕的年饭很重视;而正月十五,要去送亮,即为已逝的仙人送灯。由于文化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它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对于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培养人的品格和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由于具有不可再生性,文化形态中的音乐艺术及风格一旦被破坏和变异,将会使人类精神文明遭受巨大的损失。由于文化的传承与生成过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要对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进行保护,就要对其发展和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
(二)建档、普查与对文化的研究
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普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普查工作。目前,河南省已经开始有序和全面地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一批鲜为人知的音乐类文化遗产被发现。但普查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与不足,无法准确地记述民俗和采集作品。只有对文艺作品进行科学和全面的采集,将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忠实地记录下来,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得到流传和保存,为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战略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所以目前我们应对现存的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继承人、作品进行普查,然后在进行建档和登记,最后再分级建档。
(三)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河南是音乐资源的大省,而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因此,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将河南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唤醒,是一项重点工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依靠全社会和全民族的共同努力
二、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加强音乐宣传教育工作
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需要将各个层次的力量动员出来,使广大民众对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更加关注,进而对本土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进行构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需要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各种媒体机构,加大宣传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让年轻的一代能够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的音乐文化,进而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及。
(二)构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体系
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被我们所忽略的一种形式,在教育领域中,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对于音乐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很多大学讲堂内,开始引入“活性资源”,即由民间艺人和表演艺术家授课,建设和开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和课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作为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在中小学教育中,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却涉及得很少,鉴于此,我们应开展多种形式,如建立兴趣小组,进行专题实物展示,并表演关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主题,增进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周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2008(03).
[2]薛艺兵.“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人民音乐,2008(02).
[3]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使其永保于民间[J].民间文化论坛,2004(05).
[4]于庆新.旅游文化不能成为“伪”文化的保护伞[J].人民音乐,2003(10).
[5]桑德诺瓦.鉴古知今继往开来——“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评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
[6]桑德诺瓦.质疑“原生态”音乐[J].艺术评论,2004(10).
[7]桑德诺瓦.对一种民族宗教唱腔的个案研究与思考——兼论多媒体音乐传播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K875.5
A
1007-0125(2015)02-0084-01
杨晨玉(1987-),女,回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硕士学历,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