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文化背景谈《声无哀乐论》的产生
2015-03-18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苏 婷(曲靖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从魏晋文化背景谈《声无哀乐论》的产生
苏婷
(曲靖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本文从魏晋文人的思想状态入手,对魏晋时期在音乐思想上最具代表性的嵇康及其所著的《声无哀乐论》进行探讨,重点探究“声无哀乐”这一音乐思想的产生。
魏晋时期;嵇康;声无哀乐论
关于音乐的美,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进行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中国的历史发展总是呈“分而合,合而分”的周期性变化,每一次的“分”,都意味着文化又经历了一次多元化的发展;每一次的“合”也同样意味着会丧失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发展也受到政权交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教的蓬勃发展、以道教思想为框架的玄学之风的盛行、佛教的传入、波斯希腊文化的渗入等,这是在大小三十多个王朝政权的交替兴灭下,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交融、渗透的结果。在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阻碍,使得很多寒门文人失去了入仕参与政治的机会。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人们尤其是掌握知识的文人,对于政治的热情已经冷却了,在众多的身不由己中,唯有思想是自由的,是能够由自己掌握的。这一时期的文人大都珍视生命,厌倦严酷的政治斗争,于是文人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代,但文人的思想却是最自由、最富有智慧、最放达的时期,摆脱了两汉以来儒学的传统束缚,魏晋文人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觉醒、个性张扬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的文人敢于直面现实并积极主动地去描绘社会现实、个人情感,敢于追求人生价值。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嵇康虽曾官至中散大夫,后半生却过着树下锻铁、灌园种菜、采药游山、弹琴咏诗的隐逸生活。他既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音乐家,他所作的古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誉为古琴《嵇氏四弄》。他还著有《声无哀乐论》、《琴赋》两篇论著。这些都说明嵇康是热爱音乐的,并且嵇康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古琴演奏家和琴曲创作者,他对音乐的美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并不是在反对音乐。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论点:一是人们享受音乐的欲望,不能够毫无节制,而是应该有所节制。这一点,与嵇康所崇尚的道教在音乐方面的思想一样,如《道德经》中就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倡导以“自然法则”为原则,他并不反对适度地欣赏音乐,只是反对无节制地沉溺于享受音乐。对于这一点,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几乎完全赞同。二是人们对音乐一定要区别出淫声和正声。嵇康认为正声是有节制的,是和谐、平和的“可导之乐”,能够移风易俗;而淫声是无节制、不平和,会使人神智受到迷惑,不能够移风易俗。所以人要欣赏好的“正声”,而要摒弃令人迷惑的“淫声”。
魏晋时期,当权者对学术的干预相较之前弱化了,这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了诸子百家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哲学时代,产生了一批魏晋文人名士,他们试图寻求顺势应变的处世之道,将儒学从汉代经学体系中解放出来,将《老子》、《庄子》、《周易》作为发挥辩论的思想基础,形成了“高人乐遗世,学者习玄虚”的清淡玄理风尚,同时也展现了“越名教,任自然”的社会姿态。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文化转型使得入仕失意的文人寄情于文学、艺术,其中“竹林七贤”、蔡邕、蔡琰等一批文人音乐家开始活跃起来。他们都具备很高的音乐天赋和才能,多数都善弹古琴,但都不以音乐为职业,有的还在音乐创作及音乐理论上颇有建树,也都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操。嵇康也是如此,虽然同大多数魏晋文人一样远离了政治,但他仍然对国家的发展有所担忧,他反对司马氏专治,并最终因司马氏党羽钟会的谗言,被司马昭下令处死。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文人虽对政治疏远,但仍然因为无法入仕施展政治抱负而忿恨,所以借由文学、艺术的形式来施展才华以抒怀,这样的情绪便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当中,并为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音乐艺术的传播和音乐思想的发展上,魏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嵇康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所著《琴赋》,极力推崇古琴艺术,并高度赞颂音乐之美。《声无哀乐论》一文,以“秦客”和“东野主人”之间的八次问答辩论的方式,来反复论证“声无哀乐”的观点,实际上是表达他所认为的“音乐应该摆脱被政治利用”,反对司马氏把音乐当作控制人思想的工具的主张。
《声无哀乐论》是综合魏晋时期政治、文化、学风等因素所产生的一篇音乐理论论著,虽然在文中嵇康所主张的“声无哀乐”的观点,认为音乐不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变化,而人在听音乐时感受到的或欢乐、或悲伤的情感,是因为人的心里先有了欢乐或悲伤的情绪,这样的论点忽视了音乐的社会功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具有片面性。但在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仍然具有进步和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后世的音乐家研究音乐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给予了启发,奠定了基础。
[1]臧一冰.中国音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刘瑾.《声无哀乐论》的产生原因及其评价问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4(4).
[3]胡郁青,刘嘉.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中国音乐,2000,(1):21-22.
J60
A
1007-0125(2015)02-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