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5-03-17李忠勇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享积累整理

【摘 要】互联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我们置身于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信息海洋。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不仅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为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初步探索如何有效利用不断更新的海量网络资源,从而促进网络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积累;整理;优化;反思;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45-02

【作者简介】李忠勇,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昆山,215300)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更新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每天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授课、分享、学习等,可以说,教师的工作已经与网络资源密不可分了。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资源在给教师的工作与学习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造成了一定冲击。如何走出网络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误区,有效利用好不断更新的海量网络资源,让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收集积累,归纳整理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我们置身于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信息海洋。这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也正因此,一些教师渐渐地改变了平时读书看报收集资源、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变成了“遇到问题就找网络”的“搜索”一族,“即用即搜,即搜即用”成为了常态。备课必上网,对网络资源的过度依赖势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特色的打造。

如何扬网络资源之长而避其之短呢?笔者认为,一要具备收集、积累资源的意识,平时看到好的资源或有用的信息,要及时进行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否则往往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差一半”的遗憾:明明曾经在哪看到过一个好的素材或题目,要用的时候却“众里寻他千百度”遍寻不着。二要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在自己的电脑中建立“教学资源系统”,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类资源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需用时可及时调取打开。如笔者在“教学资源系统”下建立了“教学课件”“命题材料”“同步练习”“各类试题”“时政新闻”等几个文件夹,在不同文件夹中又按照不同类型和层次建立各自的子文件夹,如“教学课件”中按高中政治教材的模块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和国际组织”5个子文件夹,在这些子文件夹中再建立不同年份(如“2014年”等)的子文件夹,将当年收集到或使用过的教学课件归入其中。当然,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习惯,建立不同的文件夹系统,用来收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源并用于工作实践中,在收集中积累资源,在整理中提升素养。

二、批判利用,优化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世界”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教师日常工作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均可“提供”,如试卷、课件、学案等。这一方面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和精力,为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教师养成了习惯:备课时,到网上去下载一个好的课件便直接使用;布置作业时,到网上下载一份试卷或练习即可应付。

对于网上现成的课件或试卷、练习等教学资源并非不能利用,而是应该考虑怎样利用。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秉持科学的态度,摒弃简单的“拿来”,坚持批判利用,优化创新。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要善于选择,批判利用。网络资源有时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应该擦亮双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粗制滥造或含错误的资源);即便是“精华”的资源,也不一定都适合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因此,应坚持“量体裁衣”,依据自身实际,精挑细选。二要善于改编,不断完善。对存在“瑕疵”的网络资源,我们要在精挑细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精雕细刻,修改完善,使之有效地为我所用。三要消化吸收,勇于创新。在对网络资源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别人别具一格的创意,开阔自己的视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完善别人的“瑕疵”,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反思研修,提升自我

“反思”是这些年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它被概括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同特征,即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课前的预设反思、课中的生成反思、课后的目标达成反思等,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捕捉思维火花,及时记录工作感受,这些对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但如今部分教师,或由于主观上缺乏反思意识,或由于客观上课务繁重,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他们有时间宁愿在网上进行消遣式的浏览、聊天,也不愿静心反思和记录,这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网络的普及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学科网站。这些网站针对特定人群、围绕特定主题开发各类教学资源,成为教师反思研修、提升自我的重要成长平台。因而,教师应借助这个平台,通过学习和应用网络资源,反思研修,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如重庆刘旺老师创办的“刘老师政治学园”(http://www.liuwang.cn)和无锡刘海老师创办的“思想者工作室”(http://www.teacher001.net)等网站开设了教育感言、时事思考、哲言哲语等栏目,对基础教育、教材处理、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撰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这些反思文章,既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反思的案例,又为我们搭建了自我反思的互动平台。这启示我们:一要树立反思意识,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值得反思之处,要学会及时捕捉思维火花;二要养成随时记录反思的习惯,思维火花总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淡忘,要坚持随时记录。当前,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设置自己的个人博客、微博、微信等,既可以转载学习别人的反思,也可随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时间久了,便能为撰写教研论文提供参考,这必将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交流分享,共同发展

网络教学资源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既为广大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但也使很多教师养成了单向“分享”的习惯。他们只是一味地从网上下载资源,一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不愿或不习惯将自己的成果上传至网上与大家分享,以至于“聿怀政治”(www.yuhuai.com)网站创办人张润丰老师发出这样无奈的呼吁:网站从2004年建设至今都是我一个人在管理,到现在瓶颈越来越显现出来,就是原创资料太少,我意识到网站的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老师们的共同支持,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那种不肯与别人分享的心态和习惯,既不利于网络信息交互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更好提升。

分享应该是双向的,其本质是“共享”,是在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你享我享大家享”。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够努力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整合者、共享者。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网络时代下的教师的共同发展。具体来说,这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教师应有宽阔的胸襟。部分教师不愿与人交流分享的原因可能是“小气”,不肯将自己的“好东西”给别人;或可能是“懒惰”,懒得上传自己的成果和资源。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该教师不够大气,缺乏开阔的胸襟,而开阔的胸襟是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不可或缺的精神气质。二是教师要真正理解并学会分享。教师通过交互、融合和分享彼此的资源,不断释放和吸收多元的、不同的学习机会,使参与的个体在作出不同贡献的同时也能得到不同的收益。这种在交流和学习中不断给予的欲望和不断获得的喜悦,才能使教师不断自加压力,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分享积累整理
孩子,我们慢慢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