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音体美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探析

2015-03-17李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

李伟

摘 要:学习主动性对于学习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内驱动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文献法对小学数学学习主动性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对部分重点文献进行下载研读,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激发内动力、创设和谐氛围及构建获取成功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关键词:内动力;成功体验;教学氛围

音乐、体育和美术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三门,其对于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运动技能掌握、审美心理培育、创造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驱动力,对其有效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分析小学体音美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动手、动口、活动为主”,依据这些特点,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小学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激发入手增强主动参与兴趣

音体美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载体。长期以来,小学音体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学生喜欢唱歌,却不愿意上音乐课;学生喜欢踢足球,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喜爱卡通漫画,却不喜欢上美术课。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成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教育出现这种现象?本文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我们的教育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布鲁纳曾在心理研究成果中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为之努力的欲望,最终演变成行为。

兴趣理论中有一个关于人的兴趣稳定的理论,主要是说兴趣稳定性越高越有利于激发参与行为的产生。而影响一个人兴趣稳定程度高低的因素有世界观、理想以及参与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事实证明,当兴趣出现不稳定现象时,其参与者将不会长期地进行一种行为活动。换句话说,一个兴趣变化无常的人,其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科学家身上得以验证,因为,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共同特点:较持久的兴趣稳定性。为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讲,我们必须依据音体美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坚持吸引性、趣味性及针对性等原则,从教学的细节处入手,打破旧的心理平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兴趣稳定性。

二、从和谐教学氛围与成功体验入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实践证明,当学习环境轻松愉快时,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随之高涨,进而对所学知识就会表现出浓厚兴趣。这说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每一名学生的内心都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同情与关爱,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表现出对学生抱有期望,而这种期望又能通过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恰当地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必将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任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给教师积极反馈。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另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也是激发学生后续参与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文认为给学生成功的期待与成功的机会是应该高度关注的方向。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与推动力,能够将学生的潜在力量加以激发。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是最为直接获取成功的捷径,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以不同的目标要求学生完成,通过精心设计练习与分层作业布置,为学生构建获取成功的平台。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不止文中所述的几点,更多更有效的策略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总结、加以验证。对于已经得到验证的一些策略,我们也要通过自己践行加以选择性的运用,因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陈平,朱敏.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5(11).

[2]于殊婧,李卫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行动之研究[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2012(10).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