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2015-03-17段树臣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抽象性学段圆形

段树臣

现今,每个学校均将培育学生的创新才能当作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那么,在小学低学段数学授课进程中,怎样给学生创设创新的机遇,培育其创造性才能呢?下面一一细谈。

一、创建情境,指引学生创新

创建情境,则是老师依据授课内容的要求,给学生打造一个亲近生活的情境,将数学贯穿在里面,开发大家的学习兴致,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创新理念,进而达到培育其创新才能的目的。比如,在讲授人民币的内容时,我给学生创建了到新华书店购买书籍的情境。(安排大家轮值做销售员)学生仔细观察各类产品的标价,再用自身所有的纸币购买、找钱,学生不但熟知了纸币的价值,并且还知道了找零,各种方式付款,甚而某些同学会用手中的商品去换购和其等价的别的产品,如此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培育了其创新才能。

二、亲手操控,开发创新才能

亲手操控对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培育处理问题的才能、培育创新才能等方面拥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在小学数学的授课中,适当地使学生亲手操控是一个手、脑协作的进程,是处理数学学识抽象性和低龄学生具象性思维之间差距的一个高效手段,且可以让讲学授课获得很好的成效。比如,在讲授圆的内容时,先用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列举,让大家认知了圆和别的多边形的相异之处,对于如何画圆,教师不必演示,可让学生自行处理。“你们能否绘画成标准的圆呢?谁的画法最多?”如此,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家动手、用脑,勇于探究,很多同学都清楚用圆规作图抑或依托圆形物品(像胶布、杯子、硬币等)来绘制圆形。

三、协助进步,激发创造性欲念

学习取得进步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致的关键要素。低学段的学生情绪波动大,对有兴趣的东西,都想要一试究竟,但一旦受挫,则会丧失兴致。我们都知道,任何人均会对进步充满渴望,孩子亦不例外。所以,身为数学老师,则必定要在任意时候都考虑到学生的此种心理需要,在课程授课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规划、评价的方法上面,均要贯彻“进步教育”,注重鼓励各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带给他们的愉悦。举个例子,惯常的口算比赛,在五分钟的时间里,采用“开火车”、抢先答、争红花、揪毛病等方式来开展,题目难易不均,对于后进生可以实施“优先照顾”,如此确保每位同学均有被老师赞扬的机会,享受进步的喜悦。

总之,在小学低学段的授课中,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课程的抽象性,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推动教学对学生创新才能的培育。上述三项方法是笔者这些年的经验整理,期望能够给众位同行以参考借鉴之用。

参考文献:

[1]徐保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王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科技资讯, 2010(25).

[3]杜青芬.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26).

猜你喜欢

抽象性学段圆形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圆形题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圆形变身喵星人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