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探究中增智

2015-03-17黄昌润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方案

黄昌润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针对探究的不同阶段适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成功扮演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角色,不断推动学生开展有效科学探究。

新课程要求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学生制订探究活动的方案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探究是否能如期有效完成。但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和能力所限,科学概念基础比较薄弱,考虑问题和制订方案时缺乏周密性和科学性,所以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教师必要的方法性指导。当然教师的指导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而是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计划,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方案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也可以适时进行问题提醒。

在探究“水的浮力”一课中,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全力支持者。在教学中,学生在充分进行自主的探究方案预设后,教师也有目的地选择了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案进行了展示与讨论。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初始方案进行实验,玻璃小瓶最后还是有可能会沉到水里,因为在学生的方案中没有对倒完水之后的瓶盖如何处理进行预设。教师凭借事先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充分了解,适时提出“瓶的盖子要不要盖好呢?”的问题就涉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如果教师不作及时的提醒,学生实验结果的呈现可能会对“同样体积的物体,重量轻的容易浮”这个科学概念的获得造成不小的障碍,课堂的研究成效必然受到影响。而课堂上这样的关键节点是需要教师顺其自然地进行指导的,通过简单的提醒式的追问,帮助学生明晰具体的实验要点,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的功效。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学生的分组观察实验,科学假设是否正确,自主设计的探究方案是否可行,必须通过学生亲历观察实验得到探索性的验证。课堂上一旦进入观察实验的环节,学生就会愈加投入,愈加专心致志。在这样的活动状态下,学生之间往往是小组内的交流与互动比较多,由于小组成员的局限性,各组学生在观察实验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遇到不同的困难。因此,在学生观察实验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视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学生个别指导。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可以“歇口气”的轻松时刻,作为科学探究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时的有效个别指导是建立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及灵动的课堂驾驭技能的基础上的。在实际教学中的观察实验环节中,教师要面对各组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对每一组遇到的困难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是帮助学生顺利寻得正确探究结果的必要支撑。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各组的探究实验进程,并适时介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增长智慧。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