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变得善思乐问

2015-03-17刘佳俊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空气意识

刘佳俊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一个人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他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活动的起点。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有所提高。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以下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亲近——敢问

首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应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真诚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去影响学生;以耐心的倾听、肯定的称赞去鼓励学生畅谈,由此融洽师生情感,给学生百分百的安全感。

其次,在学生积极提问时,我不管他们提的问题正确与否,质量高低如何,我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尽可能地让其解释清楚,让学生获得从“困惑”到“释然”的成功享受,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人人都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学生有“疑”就敢“问”了。比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对于“关于空气,我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有一位同学说:“我认为空气是有味道的。早晨起来时,空气是甜甜的;而傍晚时,空气却是苦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乎与科学事实相违背,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对此,我并没有一句“很好,请坐。”敷衍了事,而是先肯定了他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然后引导他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空气却有不同的味道?这样,既鼓励了他,又激发了他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导航——善问

“敢问”仅仅是“善问”的初级阶段,“善问”才是关键,也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这个“导航者”,使学生学会“善问”

1.到生活中找“问题”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稍作留意,便会滚滚而来。有些可能立时有解;有些可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来个“柳暗花明”。比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书包里的学问:各种书籍所用的纸是怎样制出来的?各种纸张各有什么特点?橡皮是什么制成的?橡皮为什么能去污?……

2.到实验中找“问题”

科学活动中做实验,并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什么。因此,我在每次实验之前或之后,都要让学生想一想:这个实验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实验观察是否认真?你是否有什么发现?除了这种实验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在研究“吸热和散热”这一课时,学生在实验之前提出了很多注意点,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阳光下做这个实验的局限性较大,如果太阳的光照不强烈的话,那么探究活动就很难开展。这时,学生就产生疑问:除了在太阳下研究外,还可以在哪里研究?经过一番讨论,设计出了在灯泡下、利用酒精灯、利用取暖器等进行实验的方案。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给他们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成效,对学生也最有价值。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空气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要买空气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