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中创新教育的尝试

2015-03-17董长军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董长军

摘 要:面对21世纪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本理念已经渐成共识,教师角色由传授向引导、合作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带来深刻影响。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观念

与传统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长期性、个性化等特点,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使其德智体和方面都有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教育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科学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指南。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都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和授课模式,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摒弃过去“说教式”的老传统,授课模式由“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导学型”“创新型”,让师生“平等对话”不再流于表面和形式。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我们将会看到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会相应得到发展,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创新教育在小学思品课中的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建立模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向上的“三观”也会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思想品德课通过对学生态度和能力的塑造,有利于德、智、体等全方位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即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指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当代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是2049年建国100周年辉煌的传承者和建设者。而要适应21世纪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复杂环境,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创造能力和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对一个人日后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每个人都具有某个或某些方面的潜能,如果这些潜能在小学阶段能够得到保护和科学的开发,那么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就很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小学思想品德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居高临下”的不足,教师角色做好“主导”与“主体”的平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必要的自主空间,唤起学生被禁锢的潜能,开启心智,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自我挑战,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个体参与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以每个学生都能进步为目标,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这也是现在社会每个公民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很好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和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当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探究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禀性,知识基础和背景也不一样,有自我选择性,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真正的教学应当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手段。学生一旦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情境教学法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立体情感感染手段。通过现代化教育装备,将美好的画面、感人的音乐和教师丰富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结合到一起,调动学生多感官并用,产生情感共鸣。

五、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最重要的关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封建家长制权威意识,使得长期以来学生养成了服从、守旧和心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主动关心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向学生倾注爱心,满腔热情地培养他们合理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陪伴他们成长,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拓创新,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品德课堂就一定会成为推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沃土。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