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不容“错”过
2015-03-17钟富尧
钟富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在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考虑得多么周全,由于种种原因,总会产生许多始料不及的“错误”,打乱教师的课前预设。这时,我们教师应耐心地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善待错误资源,变“废”为“宝”,努力创造数学课堂的理想境界,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一、预设错误,激发兴趣
针对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可以预设错误。即把某个看似很简单、很熟悉但又将难点渗透于其中的情节,直接出示给学生让其独立解决,再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分歧进行新课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疑惑会打破原有认知结构,产生矛盾冲突。
课堂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指名问)你今年几岁了?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过了几个生日?
生1:我今年8周岁了,我的生日是3月6号,过了8个生日。
师再指名问几个学生,得到类似的回答。
师:有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是2月29日,她6周岁了,你觉得她过了几个生日?
生2:6个。
生3:6个。
……(一连串的6个)
师: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小朋友六年中只过了1次生日。
生:怎么回事?为什么?
师:学了这节课,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了?
评析:面对自己刚才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事实,学生很是奇怪。因为在他们的生活圈中每人都是每年过一次生日,从来没碰上这么奇怪的事。教师借助学生这个熟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进入想当然的判断,然后出其“意料”地否定这个判断。这样学生的精神就来了个大转弯,精神也为之一振,从而产生更强的探究欲。
二、宽容错误,收获意外
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
师:(问板演的学生)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分子相同,所以最简比就是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比。
师:你真善于观察。对他的思路,大家可以讨论讨论,化简后的比跟前后项的分母到底有没有联系呢?
(学生同桌间讨论后汇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化简比的简便方法。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是哪位同学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有益的启示呢?
生:是生1。(生1如释重负)
师:对,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才让我们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们应该感谢他!我建议把掌声送给他。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处理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化弊为利,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我们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我们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课堂案例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片段
评析:看着学生顺利解决了问题,我不由想起了刘坚教授的一句话:“与其我们费尽心机让学生理解,还不如换一个角度,去看孩子们是怎么理解的,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理解。”本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才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所察觉,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感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角度上重新审视,发掘其内在的“闪光点”。当我们带着友好的感情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就会发现学生错得可爱、错得在理,错可原谅,这样就会有意识地去保护学生的面子,修复学生因错误带来的挫折感,点燃学生心中逐步消失的信心之火!
参考文献:
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