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动起来
2015-03-17金凤
金凤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要想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亲身实践,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为了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所学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
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实践性内容。实践性是活动课程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实践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活动课,我确立的主题是《快乐的节日》,我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汇报展示,学生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研究,还明白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2.感兴趣的内容。根据学生当前感兴趣的故事、歌舞,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快乐的节日》活动课中,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节日的传说故事、节日的习俗、节日的歌舞。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收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快乐的节日》就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当主题确立以后,则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活动方案,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过程。会“动”得特别投入。学生收集了春联,制作了窗花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教给学生,使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对话。看到孩子闪现的思想光芒,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是那么了
不起。
3.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中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快乐的节日》开始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
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作品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三、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动”中,在《快乐的节日》这节活动课中,汇报节日的“歌舞”时,学生轻松愉快的表演给班级营造了热烈的气氛,从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课堂结构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处于活跃的“动”中,效果自然显著。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笑着说:“原来快乐的钥匙在自己手里。”望着这群身心健康、活泼可爱的孩子,我的快乐无与伦比。
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在兴趣中学、在合作中用,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我也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文献:
魏凤英.小学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宁夏教育,20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