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治疗方案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对比研究*

2015-03-17朱莉丽贾利猛

河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排气

朱莉丽, 贾利猛, 刘 军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 北京 海淀区 100086)

不同治疗方案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对比研究*

朱莉丽, 贾利猛, 刘 军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 北京 海淀区 100086)

目的:研究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缝合组30例、引流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缝合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小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1例发现胆管残余结石,引流组术后4例存在残余结石,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引流组并发症23例,两组患者比较缝合组明显低于引流组(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

胆总管结石; T管引流; 一期缝合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多发疾病,约占我国胆结石患者的18%左右[1]。既往胆总管切开取石后需要留置T管,虽然能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诊断残余结石及控制感染等,但是存在电解质紊乱、增加住院时间等弊端[2]。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开始探索胆总管探查术后应用一期缝合术,这种方式避免留置T管的风险,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开展[3]。本文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合理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术式的选择分为缝合组(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30例和引流组(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由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患者全麻,手术切口示具体情况选择腹直肌切口或者右侧肋缘下,找到十二指肠,于其上方纵行切开胆总管约1.5cm,从上方开始探查胆道,清除胆总管的结石,确保胆总管畅通和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动作轻柔避免Oddi括约肌水肿。缝合组患者用5~0可吸收线全层连续缝合切口处,并置1根文氏腹腔引流管;引流组放置适合型号的T管,然后3~0号缝合线间断缝合,文氏孔放置1根引流管。两组患者均仔细检查是否有胆瘘发生,然后冲洗腹腔后关腹。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残石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缝合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小于引流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缝合组术后超声检查有1例(3.3%)患者发现残余结石。引流组术后T管造影发现4例(5%)患者存在残余结石,后使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出,两组患者残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0%),其中残余结石1例,胆瘘2例;引流组并发症23例(28.8%),其中残余结石4例,胆瘘14例,急性胰腺炎1例,胆管狭窄2例,腹腔感染2例,两组患者比较缝合组明显低于引流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胆总管切开取石放置T管引流目的在于分流胆压、为二次清除残余结石提供通道,但是临床应用中发现T管留置时间较长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4]。同时还发现T管的使用带来了诸多并发症[5],比如大量胆汁引出造成水电解质失衡、T管留置造成腹膜炎等。相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更加微创、安全。它保证了正常的胆汁循环、避免T管拔出引起的并发症,维持稳定的胆总管压力。

本研究发现,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T管引流术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少,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方面,缝合组患者术后发生3例(10%),引流组患者发生23例(28.8%),两组患者比较缝合组明显低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2例胆瘘(6.7%),引流组胆瘘14例(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认为一期缝合在预防胆瘘的发生方面较T管引流有着明显的优势相符。缝合组残余结石1例(3.3%),引流组4例(5%),两组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1]李永继,黎冬暄,胡子冬,等.“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230例临床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 (11):1182~1184.

[2]田刚,陈安平,龙飞伍,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90例临床研究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8):868~871.

[3]马吉安,刘维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7):502~504.

[4]纪柏,王广义,刘亚辉,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的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 (3):298~299.

[5]郭永胜,李国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 (12):65~67.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Treatment of Choledocholithiasis

ZHU Lili, JIA Limeng, LIU Jun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Haidian Section of Third Hospital in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Haidian District10008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primary suture and T tub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Method:From Jan.2007 to Aug.2013,110 patient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and divided into suture group(30 cases)and drainage group(80 cas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rgery methods.Clinical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Compared with the drainage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suture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flatus passage time(P<0.05).There's 1 case of residual stones in suture group and 4 cases in drainag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uture group(10%)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drainage group(P<0.05).Conclusion:Primary suture of common bile duct after explor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way to the treatment of choledocholithiasis.

Choledocholithiasis; T-tube drainage; Primary suture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2.002

1006-6233(2015)02-018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000505)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排气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