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山东巡抚职能转变的历史背景刍议

2015-03-17张立胜

关键词:职能转变近代历史背景

近代山东巡抚职能转变的历史背景刍议

张立胜

(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近代山东巡抚职能转变恰逢一系列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是西方列强屡犯山东,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巨野教案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带来新的问题,对外交涉与海防职能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太平军北伐途经山东以及捻军在山东长期活动;再次,第一次与第二次产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后,以叠加的方式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扩散,逐步浸染至中国山东,也影响着每一位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与施政。

关键词:近代;山东巡抚;职能转变;历史背景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6-0046-4

中图分类号:K25

总督、巡抚之设置,肇始于明代。其设置精神是取法北宋之中央集权制度精髓,使之代表中央监临地方,所以督抚原系临时遣派之官。到满清入关以后,因各地经常发生重大事故,朝廷为了便于处理,乃差遣重臣分别监莅重要地区,时间一久,遂演成为辖区之地方行政长官(外官)。督抚既成各省之最高行政长官,所以举凡一省之庶政及百官,逐渐归其节制。到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各省总督或巡抚,又因向例兼兵部尚书或侍郎头衔的关系,均取得过问辖内兵权之事;至是督抚控制地方之权力,又扩大一步;但是清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没有大的改变,兵权、财政权、人事权尚集中于中央。

道光、咸丰帝之后,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以及世界现代化潮流等影响,中央之政策性问题及外交上国家大事,也因当年恭亲王喜欢援引曾国藩等疆臣意见,演变成后来朝廷将重大决策交由各省督抚复奏的成规,出现“内情外重”之势。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西方列强侵犯山东

近代山东巡抚职能转变首要的历史条件是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强敌”——西方列强侵犯山东。道光帝之后,西方列强屡犯山东,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巨野教案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山东巡抚的施政带来新的问题,对外交涉与海防职能显得尤为突出。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到的西方列强从海上发动的大规模侵略。在这次空前严重的海疆危机中,山东巡抚托浑布坐镇登州,先是在皇帝的命令下怀柔避战;而后在英军南撤后积极布防:第一修筑海防工事,第二添设海防武器——火炮,第三增置海防兵力,第四,利用民间海防力量,[1]此外还加强了陆防,使战前已经废弛的山东海防得到了改观。但托浑布的筹海举措并没有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所以整饬后的山东海防仍不能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急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两次途经山东。山东巡抚崇恩、文煜虽然曾下令防堵英法联军,但成效不显。1860年6月8日,法国侵略军3000余人,乘舰船驶至烟台,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未费一枪一弹顺利登陆。接着,先后有8只兵船开进港湾。7月5日,时任侵华司令的孟托班又亲率3只兵船和1000余名法国兵,携30架炮车和400余匹战马,耀武扬威地驶进烟台港。随后,又有4只法国兵船陆续开进烟台港,运来1000余名法兵、380匹战马和100多头牛。另外,还运来大批粮食、军械和军火。10日和11日连续两天,又有一批法国兵船开进烟台港,带来士兵2000余人。至此,法国侵略军派驻烟台的舰船有50余只,总兵力达14000余人,另有战马上千匹、火炮30余门和大小炮车340余辆,为再次进攻京津,迫使清政府就范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1860年10月,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与英、法两国分别订立了《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以外,中国又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但是,登州后来没有成为通商口岸,而是改在了烟台。选定在烟台开埠的是英国驻华公使派驻登州的英国领事马礼逊。1861年8月,烟台港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通商口岸,同时建立了海关,由英国人任税务司。烟台开埠,标志着烟台半殖民地化的开始。从此,烟台港外轮麇集,外商及传教士蜂拥而至。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十几个国家相继在烟台建立起领事馆,成为西方列强进攻山东的桥头堡,开始通过烟台向山东倾销鸦片和工业品,并从山东收购农副产品。这也是山东巡抚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京畿左辅战略要地的山东,又处于海防前线,形势十分危急。当时主持山东全省军政大计的是山东巡抚李秉衡。李秉衡做出了如下决策:一是,制定防务战略。上任伊始,李秉衡便赴天津会晤李鸿章,共同筹商海防大计;到达济南后,又驰赴战云密布的登州、烟台、威海等地,视察沿海防务,历时一月,并提出“山东海防,以威海、登州为最吃重,烟台次之,胶澳又次之”[2]的主张,此后便坐镇烟台,居中调度。针对山东海防线长但其兵力却不足30个营、仅有1.4万人的状况,李秉衡明确提出了筹办“大枝游击之师”[2],以加强北洋水师威海基地防务的正确主张,但未被朝廷采纳。二是,积极扩大山东机器局的生产规模。他修建了火药库,使山东机器局达到前所未有之规模,鼓励机器局自行开发仿制西式武器,并开展维修枪械业务。这样,就使得山东机器局生产之枪支弹药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给,增加了海防力量。三是,调兵遣将,强化军事部署。他一方面通过朝廷从外省调集一批优秀将领来山东,另一方面先后向山东半岛增兵一万余人。由此可以看出,李秉衡对加强山东半岛防务的态度是积极的,为防御日军入侵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李鸿章居于其上节制山东海防并直接统辖北洋海军,又因他与李鸿章存有矛盾,因此李秉衡的用兵决策受到很大限制。在清政府当权者一味妥协和消极抵抗的战略指导下,其一些克敌制胜的积极主张因当权者的冷遇而化为泡影。1895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威海卫。1月20-23日(共4天),日军在荣成湾登陆,随后向西进犯,发生了白马河之战。清军在这次战斗中虽然取得了小胜,但是另一路日军同时与北洋水师展开了战斗,丁汝昌部吃紧。无奈之下,李秉衡只得抽调出两个营的兵力支援丁汝昌,从而使白马河之战的这场胜利最终化为乌有。两营的兵力派至威海卫后,仍然无法扭转战局,2月2日,威海卫南、北帮炮台和威海卫城陷落,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最终,北洋水师在日军水、陆两面夹攻下,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自尽。甲午战争以清朝廷的战败而告终,山东的荣成、威海、文登、宁海等被日军占领。

教案与义和团的发生对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也是一场考验,即他们实际上增加了对外交涉的职能。1897年11月1日,在山东巨野县的张家庄,爆发了一起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及韩理被杀,德国借此出兵占领胶州湾的案件,这就是轰动中外的“巨野教案”。本已升任四川总督的李秉衡不得不留下来处理教案。他认为:百姓反抗教会是因外国传教士侵犯中国主权,教会横行欺压百姓,因而造成“民气遏抑太甚,积不能忍”。对此,他在1896年8月3日的奏折中曾有明确的表示:“民教之所以积不相能者,则以平日教民欺压平民,教士袒护教民,积怨太深,遂致一发而不可制,其酿乱之由,有不可不亟图挽救者。”他向清政府提出:“嗣后遇有民教案件,由地方官秉公讯断,教士毋许干预。”[2]并且“凡遇教案持平办理”。[2]他的这种对外趋于强硬的主张影响到继任巡抚张汝梅、毓贤,因此遭到了西方列强的激烈反对,迫使清政府将他们调离山东。而袁世凯继任山东巡抚后,处理教案和义和团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对洋人、教会和教堂竭力保护;新增1.4万人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以济南为中心,分驻济南、东昌、武定各府属地,成为“居中训练,策应四方”的机动部队,对平息义和团起了有利的震慑作用;多管齐下,把官、兵、勇、役、士绅、乡团等力量都动员起来,从多方面形成了对义和团的遏制,从而使山东“地方已渐安靖”,使一度高涨的义和团运动沉寂了下去。[3]由于处置得当,赢得了外国列强的支持和慈禧太后的欣赏,不久,袁擢升为直隶总督。

二“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太平军与捻军进山东

太平军北伐途经山东以及随后捻军在山东的长期活动,给山东巡抚职能转变与对内施政带来严峻的考验。

兴起于南方的太平天国在1853年建都于天京(今南京)后,于当年4月派遣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2万太平军于扬州兴师北伐,其战略目标是攻占清皇朝的都城北京。6月13日,北伐部队攻克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并控制刘家口黄河渡口,等待后续部队跟进后再渡黄河。黄河北岸的山东民众早已闻讯而动。史载:“(咸丰)三年春,粤贼陷江南,北方震动,土寇果炽。二月,金乡之羊山聚匪数十百,东至济宁,西抵单(县)、巨(野),南连鱼台,北暨嘉祥,数县间昼伏宵动。”延至“五月,粤贼陷归德,土寇闻风蠕动”。[4]据有关县志记载,鲁西南地区也发生了多起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官府称“兖、沂、曹三府,匪徒聚扰”,[5]如成武、巨野一带的李效普等、菏泽的金庆等、嘉祥的史大全等、郓城蔡勋等组织的起义。巡抚陈庆偕、李僖、张亮基、崇恩、文煜、谭廷襄、阎敬铭、丁宝桢等担负着维持当地治安、防堵和镇压农民起义之责。

刘家口对岸的曹县县令闻听太平军欲渡黄河,按照清廷及山东巡抚李僡之令,将渡船全部烧毁,并加强河防力量。北伐的太平军因未能搜集到足够的渡船,渡河受阻,只得沿着黄河南岸西行,在汜水县(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渡过黄河,攻破温县。7月初,围攻怀庆府(在今河南沁阳)两月,不克,进入山西境内,后北上,进入天津一带受阻,据守待援。1854年1月,杨秀清派黄生才等7000人北上救援。从江苏进入金乡、临清等地。

临清为鲁西重镇,清廷漕运咽喉,地位重要。当时的山东巡抚张亮基说:“临清据运河上游,为东省繁庶之区,无临清则远道不通,且东平亦难保。”[6]咸丰皇帝则着眼于战略大局,认为:“阜城之贼,负隅死拒,一闻南贼将来,必更急图窜逸。”[7]若两支太平军会合,必将对北京形成威胁。他下令僧格林沁、胜保等,命他们率重兵围攻临清的太平军。胜保统兵万余人到达运河对岸的陈家窑,却拥兵自保,向张亮基索取赏银5万两。被拒后,“密疏劾公(张亮基)玩视军务,观望逗留,并欺饰冒功”。城中的布政使崇恩见势不妙,竟然从北门夺路而逃。城内外清军并无统一指挥,各自为政。未开战,清军已显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之乱象。加之太平军人多势众,而清军仅有2万余人,具有压倒优势。3日,太平军“以地雷轰陷南楼,瓦石飞迸,急如骤雨”,遭清军拼命抵抗,无功而退。延至13日夜,太平军“复以地雷轰陷西南城隅,雉堞倾坠如阶级”,太平军突入城中,“短刀巷战”,终于攻破临清。[8]可惜北伐援军没能和二百里之遥的北伐军取得联系,救援计划失败,太平军北伐部队最后全军覆没。

1853-1868年,从大江南北到中原华北,捻军的反清起义持续了16年之久,其活动也影响至山东。1866年(同治五年),捻军分为东、西两部。张宗禹等率军从河南中牟向西北进军,史称西捻军;赖文光等率部留在中原地区坚持斗争,史称东捻军。东捻军从河南中牟直入山东,鲁北各县如黄河北岸有盐民军(系由盐枭组成的反清武装)等纷纷加入捻军。之后,东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等地。1868年1月,东捻军被清军围于扬州。赖文光就义,东捻军最后失败。当年冬,西捻军知东捻军被围,张宗禹等行“围魏救赵”之计,立即由陕西东进,深入清廷腹地——直隶。阎敬铭配合湘军、淮军,与直隶总督刘长佑所部分防黄、运两河,但围堵失败。清廷急忙调集各方力量,山东巡抚丁宝桢由德州北上“勤王”。由于众寡悬殊,张宗禹等突围南撤,经过静海、盐山、庆云,迅速南趋山东。丁宝桢派军队分路追剿,并将黄河船只提归南岸。捻军无船可用,日趋困难。1868年5月,西捻军在商河县同清军提督刘松山、总兵张曜等接仗,捻军牺牲800多人,被俘数百人,遂西走禹城。张宗禹部5000余人由茌平北上至平原,遭到刘松山部的堵击,激战一昼夜,捻军失利。张部退至禹城县的大刘庄,清军追至,双方激战,杀清廷官兵670人。

在此前后,清廷命李鸿章、左宗棠等至德州督办团练,加固城池,谋图镇压捻军。5月,清军郭松林、潘鼎新等率部自天津到达沧州、德州一带,引运河水入100多里长的减河,使减河水深达一丈余,并在减河北岸修筑长墙。减河及其长墙阻挡了西捻军北上,捻军活动范围缩小。5月14日,张宗禹率军北往沧州,欲渡河北上,受清军阻击后,折回盐山,又南下运河之东的乐陵、临邑、平原、禹城。17日,张部自高唐至清平、博平,抢渡运河,但因黄河之水已被导入运河,运河水增长数尺,没有成功,只得东退。20日,张部被困于运河东岸地区,无法突围。其间,西捻军于临邑两次遭清兵偷袭,张宗禹之弟张宗先部精锐损失殆尽。

此后,雨季来临,黄河、运河与徒骇河水势骤涨,到处一片汪洋,清军的水师炮船可以上驶至德州,加强运河北路的防务,而西捻军马队的优势却难以发挥。8月2日,捻军北上渡过徒骇河,奔往临邑。次日,在临邑、德平交界的姜镇遭到淮军的袭击。4日,他们突至德州桑园及第二屯、老君堂,两次拟渡运河,都未能成功。此后在陵县、德平、商河、乐陵、盐山、高唐、茌平一带与清军周旋。16日,西捻军从茌平广平镇向东北转移,张宗禹率部突围至禹城王家桥,又被刘铭传、郭松林等部包围,张宗禹视死如归,不屈投河,全军覆没。捻军最终被镇压。

三“欧风美雨驰而东”——世界现代化浸染山东

第一次产业革命与第二次产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后,以叠加的方式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扩散,逐步浸染至中国山东,也影响着每一位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与施政。

世界现代化运动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的。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世界现代化运动经历了几次大的浪潮。

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半叶,它的动力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1763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现代工业迅速发展,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美、法、德、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内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伴随着西方列强大机器工厂的初步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向亚非拉等资本主义边缘地区蔓延。

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19世纪的后期到20世纪的初期。其主要标志是新式炼钢法和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先进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占优势的轻工业部门,让位给冶金和制造业等重工业部门,铁路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化的重点,社会化的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银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西欧和北美地区已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向亚非拉地区渗透的步伐加快。

在世界现代化潮流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清朝统治危机四伏。一部分封建官僚为了挽救清朝濒临灭亡的险境,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兴起了一个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西方机器设备为主题的“自强”“求富”运动,即洋务运动。洋务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等继承并发展了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先后在各地创办了规模不等的军用企业20多家、民用企业20多家。

从烟台开埠到清末山东“新政”(1862-1911),开始了山东区域现代化向器物层面推进的过程,丁宝桢、文格、李秉衡乃至袁世凯、孙宝琦等担负着此一重任。1862年1月,烟台正式对外开放,清政府随之在山东设立东海关,作为正式的海关机构,专门负责山东通商口岸贸易的管理及海关关税的征收。海关负责人——东海关监督例由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员兼任,山东巡抚的对外职责因此有所增加。烟台开埠之初,很快发展成为连接南北、辐射山东内地乃至东北、朝鲜的重要通商口岸。到19世纪末,1000余家各类商号在烟台落户。烟台与南方的广州、厦门、汕头、福州、宁波、上海的贸易日趋频繁。在这些港口中,上海一直是烟台进出口货物最重要的贸易港口,洋货和上海本地生产的纺织品等轻工制品大量运往山东分销,上海也是烟台最大的土货转口输出港。

两次世界现代化冲击影响山东的首先反应便是洋务运动在该区域的兴起。为了实现“自强”与“求富”,山东的洋务官员、民间资本陆续投资办厂,在山东出现了较早的一批近代企业。山东机器局是洋务官僚、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的山东第一家近代企业。该局于1875年开始兴建,历时约二年,是洋务运动中的一个较为成功的、中等规模的军工企业,也带动了山东工业与国防的近代化。此外,19世纪80年代初,洋务官员在山东开始创办民用企业。山东巡抚采取了“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方式,“官商合办”的方式几乎没有。其中较有成效的是电信业和采矿业。如,1881年上海至天津间的电报线路架通,济宁成为沿路7个电报局之一。翌年,济宁至烟台的电报线路铺通。1883年,电报总局在德州开设电报局,次年,胶州设立电报局,1887年潍县设立电报局。至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由清廷和山东合办的电报线路已遍布全省各主要城市,对于山东区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矿业规模较大的有官办的淄川铅矿、淄川煤矿,官督商办的峄县中兴煤矿、平度金矿等。这些企业大部分得到了巡抚的支持。上述近代企业在山东的出现,开始了该区域现代化向器物层面的推进,也是山东区域现代化真正启动的标志。[9]

器物层面上的深化推动着山东区域现代化制度层面及文化层面的现代化的进展。清末“新政”开始后,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军事改革、教育改革、行政制度改革、经济改革及后来的“预备立宪”等方面的法令。具体到山东来说,历任山东巡抚对清政府“新政”法令的贯彻较为积极。如,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期间即对筹办“新政”认真对待,创办了商务总局,设立了银元局,开办了课吏馆等机构,还迅速成立了山东大学堂。1901年,袁世凯调任直督后,“新政”措施在山东继续得到贯彻落实,使山东的“清末新政”走在了全国许多省份的前列,并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3]继任巡抚张人骏、周馥、胡廷干、杨士骧、吴廷斌、袁树勋等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们裁撤、合并了一些旧机构,设立若干新机构,如裁学政,改设提学使,直属学部;新设巡警道、劝业道、高等审判厅和高等检察厅,改提刑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等。孙宝琦为了实行宪政,设立了咨议局,推行城镇地方自治,设立各级审判厅与厅州县巡警,调查户口,创设厅州县简易识字学塾等,[10]推动了山东政治的近代化。

总之,清末“新政”在实行中困难重重,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因为腐败、内部倾轧严重以及中央权威的丧失等,晚清政府已经事实上丧失了领导中国现代化的资格,因此也给辛亥革命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辛亥革命的发生使原来的渐进式的改良一变而为急速的突进。再具体至山东而言,虽然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山东的“新政”归于失败,清末山东巡抚职能转变远未完成,清山东的现代化也未能实现,但是上述举措为民国山东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制度和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红,曹鲁超.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山东海防[J].齐鲁学刊,2007(1).

[2]戚其章.李秉衡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3:158,159,373-374,776.

[3]张立胜.袁世凯在山东的施政决策及启示[J].兰台世界,2014(7).

[4]张曜.山东军兴纪略(卷十)·上[Z].

[5]李联琇.保在籍绅士团练折暨附片[A].好云楼初集(卷二十六)[Z].

[6]林绍年.张制军年谱(卷上)[A].张守常.太平军北伐资料选编[Z].济南:齐鲁书社,1984:573—574.

[7]清文宗实录(卷一二三) [Z].

[8]高仁保.创建昭忠祠碑记[A].张树梅,等.临清县志·艺文·传记[Z],1934:8l.

[9]吕伟俊,等.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1840-1949)[M].济南:齐鲁书社,2002:8.

[10]张立胜.孙宝琦与清末新政刍议[J].工会论坛,2009(5).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Function Changes of Governor General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Modern Times

Zhang Lishe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al Management,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253023, China)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s of Shandong Governor General in modern times was caught in a series of specific background. First, The new problem arisen in First and Second Opium War,.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Juye Church Case and the Eight-Nation Allied Army. Its functions of diplomatic affairs and coast defense was outstanding. Second, the Taiping. Amry engaged in the Northern Expeditinoar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Nian Amry had been for several years. Finall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pread all over the developing country such as Shandong Province, so every Shandong Governor General was restricted by those events.

Key words:modern times;Shandong Governor;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Class No.:K2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职能转变近代历史背景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德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
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背景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