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5-03-17李敏
李 敏
(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李 敏
(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难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站在校企合作的角度,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维度出发,分析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就业难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人才的就业能力要求、能力期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当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下,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后并不具备立即与岗位匹配的能力,这就造成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遭遇一定的能力瓶颈,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因此,如何增强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接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当前高校与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寻找有效的方法,其中,校企合作被视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方位拓宽校企合作途径,能够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适用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真正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1.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大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基础能力。理论知识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掌握的,而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战训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学生通过实际的工作和学习,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书本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要点,巩固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为入职后专业技术的强化与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企合作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对专业领域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大学生可以真实的了解到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上对所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助于引导他们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用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身临其境”,学生直观的了解到了职业及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使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导学有机结合,从而使就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校企合作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职场,及早的接触行业及社会,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职责,看清自己的学习现状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学会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提高自己的忍耐力、抗压及承受挫折的能力。校企合作有利于大学生在从学生到职场角色的转变过程中,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变化来适应新的角色,使自己逐渐达到职业的要求,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职业适应能力。
4.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在企业中,学生们更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校企合作中企业帮带人员的指导和在真实岗位上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从客观上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培养方案,适应市场需求
校企合作的成功要求高校不能固守原有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构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高校把专业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方案要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同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校还应经常听取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以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意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定期走访合作企业,追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专业教学方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教学实践,完善校企合作
高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谋求与社会资源的衔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各种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岗位,深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育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加强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素质
没做好职业规划,不能更好的确定就业目标,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所以除了为大学生争取实践实习的机会,学校还可聘请企业专职人员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他们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他们尽快熟悉作为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在大学的学习中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努力奋斗,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顺利的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就业实习基地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外就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理念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旨在针对大学生现有的能力,有的放矢的进行就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训等,通过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把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高校应加强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就业能力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主动将职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应具备哪些能力,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可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一同参与专业教学,通过发挥他们的工作实践、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在思想上加以启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指导的力度,共同发挥校企合作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就业指导课程
借助校企合作,使学校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市场和企业,高校要转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切实以就业为导向,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 就业课程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强化就业能力培养。通过组织企业成功人士生涯访谈、聘请他们到校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分析就业市场的现况,讲解企业中的人才认知标准,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做有益补充,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3.把就业能力的培养注入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一进校就开始抓,并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树立“全程化指导”的理念,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且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方向,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让就业更有“方向感”。通过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的相互渗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四、结语
从长远来看,校企合作可以为高校、企业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实现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的“三赢”。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谋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以真正提升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
[1]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于树彬,白晓静.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荆秋慧.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条件与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095-4654(2015)12-0177-02
2015-07-2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导):顾炎武忧患意识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2015SJD5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F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