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安全文化在实习生岗前教育防范差错事故的实践

2015-03-17蔡雅谷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差错实习生事故

蔡雅谷,李 辉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患者安全文化在实习生岗前教育防范差错事故的实践

蔡雅谷,李 辉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 以患者安全文化概念分析高职生临床实习期间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以增强其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我校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差错事故,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责任心不强、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技术缺陷、未执行“三查八对”是引发差错事故的重要原因。结论 建立校院患者安全文化实习岗前教育体系,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患者安全文化;实习生;岗前教育;差错事故

医疗照护行业属高风险产业,此类产业可能造成患者致死或伤害发生,推动患者安全文化是国际趋势,国外患者安全文化概念逐渐被应用于医疗照护领域。但在国内对患者安全文化探讨较少。患者安全是一种过程或结构,可降低健康照护系统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时患者安全是导致不良事件与医疗错误发生的结果[1]。

近年来,患者安全文化概念逐渐被应用于健康照护领域,强化患者安全文化概念可以提升医疗照护质量。Osmon等[2]研究发现,医疗差错事件类型包含治疗或处置延迟、给药错误、仪器操作错误、检验报告错误、手术疏忽以及跌倒等。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是每位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实习生是临床工作中的特殊群体。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减少医疗差错事故,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是临床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提出加强学生实习前教育的相关措施,从而降低实习中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1 687名临床及护理专业高职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为期48周)临床实习期间发生的差错事故。研究组自制调查问卷,具体内容为:实习生学习目的、态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引发差错事故原因(责任心不强、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技术缺陷、未执行“三查八对”),差错事故属性,差错事故后果,学生学习、工作态度等。问卷由40所我校二甲以上临床教学实习医院科教科及护理部填报,统计3年间我校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差错事故,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回收率达100.00%。

2 结果分析

据统计,3年间共发生差错事故19例。引发原因为责任心不强2例(占10.53%),违反技术操作规程6例(占31.58%),技术缺陷1例(占5.26%),未执行“三查八对”10例(占52.63%)。结果表明,差错发生原因与实习生工作态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法制观念、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及带教教师责任心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一例事故为实习护生因患者家属要求,擅自为患者滴注非医嘱药物,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并危及生命,后经医院大力抢救,方转危为安。

3 对策

在探讨患者安全时,应考虑患者整体健康照护过程。患者安全文化包括减少仪器设备污染,避免相互感染、医疗过失、诊断错误,减少副作用以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White[3]认为患者安全是避免、减少以及预防健康照护过程中的不利结果或伤害。国际上使用患者安全文化管理策略,能有效减少实习期间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了加强医疗工作规范化管理,减少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使实习生尽快适应角色,实现从学生到实习人员的角色转换,对实习生进行岗前教育培训非常重要[4]。我校根据调研结果,科学分析差错事故发生原因并研究对策。在实习管理中,学校与医院双管齐下,针对差错事故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实习前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增强差错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3.1 加强校内实习前技能培训及动员教育

我校自2010年以来,对每届实习生安排为期2周的实习前培训:1周进行临床岗前动员及系列讲座与交流,让学生在思想、态度、认识等方面有充分准备;1周强化实习前临床及护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以便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3.1.1 实习前动员及系列讲座与交流(1)邀请三甲医院临床及护理专家来校讲座,内容包括实习中的职业安全防护,医患纠纷防范与对策,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实习生等;(2)由往届毕业生谈其实习心得,将其亲身感受及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实习生进行交流;(3)教务处实训科及系领导做岗前实习动员,分析历届学生实习期间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等;(4)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护士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及有关法律常识等,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是防范实习差错事故的重要手段,对保护患者、护士及学生利益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调查了解到,出现差错的护生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如一例事故是因家属请学生帮忙输非医嘱药物,因学生缺乏法律意识,结果导致事故发生。因此,法律法规教育是实习前不可或缺的内容。

通过以上教育使学生明确实习生的要求与责任,树立法制观念,加强责任心,认识到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若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就会酿成大错。实习生从进入临床的第一天起就要培养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习中差错的发生,也为将来养成慎独修养及安全行医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3.1.2 强化临床及护理技能训练 在差错事故原因分析中可以得知,由于操作违规、未执行“三查八对”及技术缺陷造成差错事故的占89.47%,且差错内容均属基础护理操作范畴。这说明部分护生在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及熟练程度上存在缺陷。临床医疗实习生主要存在病历书写不严密、不规范的问题,为此对其在实习前安排1周时间进行临床常用技术强化训练,并进行临床客观结构式考核。护生在实习前安排1周时间进行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与考核,尤其是加强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如输液、注射、导尿、灌肠等),强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调查发现,一位护生的差错是由于带教教师将信息错误的输液瓶嘱给该护生,让其为某床患者换瓶,她没有再进行信息核对,结果导致差错事故发生。我们以此为典型案例,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操作规范性及应对能力,使护生认识到不论何人即便是权威人士请求帮助,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避免“三查八对”流于形式,确保患者安全。只有反复强化操作技能训练,才能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在实习中从容应对,尽快适应角色,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2 实习医院加强对实习生的岗前培训

实习医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学生初进入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为帮助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及实习工作具体要求,近年来,各实习医院加强了对我校实习生岗前教育。制定岗前培训计划,组织学生岗前培训1~2周,培训内容为:医院概况及有关规章制度,医生及护士的素质要求,实习生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再教育等。强调实习生的法律身份,《护士法》中明确指出: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要明确自身法定职责范围,按照法律法规去做,须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护生不得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若单独操作造成的事故应由护生承担法律责任。通过再次学习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学生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使其对医院护理工作性质有初步了解,同时认识到医护工作的双向性,既可救人也可伤人。只有在实习中树立责任意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有的放矢地观察及护理患者,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3 建立学校和实习医院的互动管理机制

调查显示,学生在实习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差错事故,实习初期3例(15.79%),实习中期12例(63.16%),实习后期4例(21.05%),护生差错事故多发生于实习中、后期。因此,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尤为重要,应针对各阶段实习特点做好相应管理。

3.3.1 医院方面 患者安全文化是各国及世界卫生组织最重视的课题之一,亦是全球医疗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应将医疗错误或医疗不良事件改善计划重心置于人为因素层面,通过对医疗差错事故的监控,对事故进行设计、评估以及改善,保障患者安全。实习初期,带教教师要尽快了解实习生情况,帮助其熟悉医疗护理工作环境、科室护理特点及护理操作规程,多示范、多讲解,切勿急于求成、盲目操作。实习中期,重点提高护生的基本护理及专科护理操作水平,时刻提醒护生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和操作程序,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医学生则应多指导其书写病历及掌握基本临床医疗技术。实习后期,重点培养护生病情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重症护理技术等,此期正值学生临近实习结束,往往自认为医疗、护理技术过硬,思想容易放松,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差错。因此,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要组织实习生集中学习,加强责任心培养,站好最后一班岗;医院科教科、护理部应定期了解带教情况,及时反馈实习生实习情况,分析近期实习生发生差错的高危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及时提醒带教教师切不可因实习进程、实习生操作熟练度增加而过于放手,从而将差错发生率降至最低。

3.3.2 学校方面(1)由校领导、中层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巡视小组,定期到各教学实习医院走访,进行校院沟通和学生实习管理;定期召开医院有关管理人员和实习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反馈带教教师意见。(2)建立实习队长QQ联系群,使教师及辅导员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各队长可随时向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特别强调差错事故通报制度,如果队员出现差错事故,队长要第一时间向学校教师报告,学校将根据情况向所有实习队伍通报情况,以提醒学生重视并引以为戒。

近年来,我校通过校院建立互动机制,多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加大实习生管理力度,加强护理教师与医院实习教学管理人员沟通,提高护生法律意识,强化规范护理操作,明确实习生责任感,现已取得较好成效,差错率逐年递减,事故率为零。建议医疗机构可定期举办强化患者安全教育训练,安全教育训练必须与受训者的工作相关,包含职前教育训练、在职训练、当前最新安全实务训练以及系统性解决的概念内容等课程,建立考评制度及对患者安全维护的认知[6]。研究认为,只有校院齐抓共管,通过各种形式对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学生实习期间的差错发生率,从而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Murff H J,Patel V L,Hripcsak G,et al.Detecting adverse events for patient safety research:Areview of current methodologies[J].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03,36(1-2):131-143.

[2]Osmon S,Harris C B,Dunagan W C,et al.Reporting of medical errors:An intensive care unit experience[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4,32(3):727-733.

[3]White G B.Patient safety:An ethical imperative[J].Nursing Economics,2002,20(4):195-197.

[4]赵素琴,张海燕,徐湘.强化实习护生岗前培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6,6(6):32-33.

[5]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法律法规教育对减少护生实习差错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171-173.

[6]Cooper D.Improving safety culture:A practical guide[M].New York:Wiley,1997.

G424.4

B

1671-1246(2015)13-0091-03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目(JB07205)

猜你喜欢

差错实习生事故
学中文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