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消费心理浅析

2015-03-17田进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消费

田进

(平凉农业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中职生消费心理浅析

田进

(平凉农业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成长健全期,其消费心理是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本文针对中职生消费行为特点,分析其消费心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中职生;消费心理;科学消费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中职生的个人行为,但从心理方面看,导致消费行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是中职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处于心理成长健全期的中职生,离开父母的管束,其心理发展路程直接体现在消费上。因此,正确引导中职生消费是中职学校德育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

1 中职生消费心理分析

中职生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正处于心理成长健全期,有着丰富多彩又极不稳定的消费心理。

1.1 非理性消费、盲目消费心理

中职生消费已呈现多元化趋势,除占主要地位的饮食消费外,在玩乐和形象方面的支出也呈增长趋势,部分学生甚至为了玩乐和形象而不顾自己的健康。此外,中职生消费容易出现潮汐现象,即消费在某一个节点呈突然增高趋势。这表明中职生消费具有非理性和盲目性特点。

中职生处于人生中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阶段,虽然其消费来源依赖家庭,但有强烈的自主消费要求。入学后,中职生开始过集体生活,半脱离父母的约束。此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加深,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中职生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消费方面由父母做主或干涉转变为完全自主,这种突如其来的“解放”,反而让中职生无所适从。加之缺乏消费经验和消费指导,中职生消费表现出非理性和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调查发现,很多中职生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感觉。

1.2 追求时尚和攀比心理

中职生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调查发现,中职生更换手机的最大原因是“手机功能先进、时髦和新奇”以及“手机落后很丢人”。调查中,虽然中职生不认为自己随潮流,大部分否认“流行的就是最好的”,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通过多年的观察,很多中职生的实际消费方向往往与当下时尚潮流相符合。可见中职生往往不由自主地追求时尚,其中掺杂着攀比心理。

追求时尚源于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客观评价的自我虚构,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逐潮流、相互攀比,争做流行达人。正是这种心理状态,使得中职生一时满足了某种心理需要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渴求,在消费上希望再有创新和变化。由于中职生多是以集体或小群体方式生活,个体与群体相互影响,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消费群体。而当群体内部的某些成员进行消费时,其他成员很容易受到影响,往往会追随,在虚荣心驱使下,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

1.3 理性消费心理

调查发现,很多中职生在消费时比较注重商品质量、性能、价格等。对于没有实用价值的小玩意和小饰品,大多数学生表示很少购买。调查还发现,中职生对名牌产品有理性认识,他们已然明白名牌代表着质量和身份地位,但也明白名牌不等于实用。走访中发现,廉价实用、功能齐全的手机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

消费者讲究消费品的质量,讲究经久耐用,讲究实惠的消费心理称为求实心理。消费理性的中职生,对吃讲究果腹与营养,对穿讲究御寒和耐穿,对用品讲究实惠、物美价廉,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商品。他们消费时会考虑“值不值”问题,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商品价值与价格是否相符,追求用最少的钱买最大的价值。对打折商品和附带赠品的商品很感兴趣。

2 对策

2.1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商品。统筹兼顾,合理消费,帮助学生处理好消费和积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使消费既能满足现实需要、保证身心健康,又能兼顾长远需要、促进全面发展。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中职生应遵守科学发展观要求,选择绿色产品,注意垃圾的处理,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引导中职生树立节约意识,从国情和家庭条件出发,适度消费,从节约一分钱、一粒粮、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2.2 引导中职生自食其力

目前中职生的经济来源还是家庭和父母,这种寄生、依赖性消费,使得中职生体会不到赚钱的艰辛,更不会合理消费。如果中职生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酬劳,他们就能切身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辛苦。这种自力更生的消费,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抵触浪费行为,珍惜来之不易的报酬。自力更生的消费更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在用父母的钱进行炫耀性消费或超前消费时会感到惭愧和内疚。因此,引导中职生自食其力进行消费对其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2.3 培养中职生理财观念

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要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中职生有了理财意识,也就学会了花钱,即学会了消费。他们在消费的同时,会对自己的财务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自己财产的保值和增值。

2.4 家庭要营造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观念对子女影响深远。因此,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此外,家庭要注重对子女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在给予孩子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注意“家情”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使子女形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2.5 学校加强消费观教育

针对中职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特点,消费观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比如,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育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提高中职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把中职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中职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针对中职生消费特点对症下药,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中职生消费教育。

2.6 形成良好的校园消费氛围

学校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场所,学校同龄群体的消费行为对中职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往往被中职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校园中出现,中职生就会竞相效仿。因此,学校应在课堂教育基础上,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平台,通过各种校园活动把科学的消费观发扬光大。例如,开展勤俭节约比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校园中倡导正确的消费习惯,并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通过校风建设使科学消费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G444

A

1671-1246(2015)13-0039-02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消费
正确认识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观
40年消费流变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