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阈下的《香港的情与爱》

2015-03-17余海艳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关键词:东方主义他者寻根

余海艳(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阈下的《香港的情与爱》

余海艳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来,王安忆小说《香港的情与爱》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香蕉人”老魏的东方主义下的“寻根”,“他者”的“他者”逢佳在殖民主义下的“出走”以及“寻根”与“出走”的较量,即二元对立的中和与对话。

关键词:香港;东方主义;寻根;他者

正如《路特里奇国际妇女百科全书》(精选本)对后殖民主义所界定的那样,“很明显,后殖民理论在被命名之前早已存在。一旦被殖民的民族有理由来反思和表达因最初疑问重重且众说纷纭但最终富有活力且富有威力的帝国主义语言与当地经验的混合而产生的紧张关系时,后殖民理论和批判就产生了。”[1]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坚力量赛义德也指出,“对文化之间不平衡的、无可救药的世俗关系令人不安的认识构成对东方主义讨论的基础。”[2]14自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以来,“文化霸权”、“东方主义”、“他者”、“对话”、“混杂性”等概念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后殖民话语。“这些术语一般指关于各种经验的讨论:移民、奴隶制、镇压、抵抗、再现、差异、种族、社会性别和地位,对欧洲帝国主义有影响力的话语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的反应,以及所有这些东西借以形成的讲话和写作的基本经验。”[1]后殖民主义所“讨论”的远不止如此,其理论架构也远不止“讨论”,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解读不仅要立足于全球化语境,也要从不同维度的文学文本中挖掘或实践。

香港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在“被殖民”和回归后呈现出了与内陆迥异的社会文化面貌,英国与民族关于香港的历史叙事的差异,使得这一“想象共同体”产生了诸多对立,例如,西与中的二元对立,“现代性”和“殖民性”的二元对立,历史与现实的二元对立。本土作家王安忆写于1993年的中篇小说《香港的情与爱》以香港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一部充满争夺“文化归属”和“话语权利”的男女情爱故事。本文试图以此文本为依据,探究出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相呼应的深层意义,以证“全球化”语境下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批评在文本实践中的无限可能性。

一、“香蕉人”老魏:“东方主义”下的“寻根”

作为小说的男主角,人物老魏操纵着整个故事发展的方向,相对于被动听从命运和老魏安排的女主角逢佳而言,这一男性形象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势力量。老魏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移民,浸泡在唐人街市井里五十余年,勤勤恳恳地开着中国餐馆获取财富。出于对香港的喜爱和移民中介生意上的需要,他经常往来于此,住在九龙的丽晶大酒店“喝酒隔岸看香港岛”①参见: 王安忆. 香港的情与爱[M].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以下所引相关内容皆出于此, 不再一一作注.,像这岛上的一种候鸟一样,他对香港充满了“临时的家”一样的感情。为何这一人物对香港持有如此特殊的情感?我们正需要从这里着手研究。从文本定位人物身份的角度来看,老魏作为五十年散居西方的族裔,早已远离了种族孕育的土壤,这是一个具有西方思维的“中国人”,是一个已经西化了的移民代表。正如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言,“散居的族裔在海外,生活在所居处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但是他们对其它时空依然残存着集体的记忆,在想像中创造出自己隶属的地方和精神的归宿,创造出‘想像的社群’。”②转引自: 张京媛. 前言[C] //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6-7.由此,我们便不难解释身居美国的老魏为何对香港怀揣一种还乡情结,并为香港设置了诸多梦幻意象——人物正想以此满足“想象社群”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而,老魏对于香港的“想象的社群”却没有那么简单,正如后殖民主义理论所判断,老魏在隔岸“看”香港岛和以主观态度投射诸多理想意象之时,已然与香港、与种族拉开很大的距离,陷入了“东方主义”群体立场。“东方主义”在赛义德的定义里是这样的,“最后是指有关世界上被称作东方的这个目前重要而具政治紧迫性地区的意识形态上的假定、形象和幻想”[2]4,是“一次科学运动……是东方殖民地的累积和欧洲对殖民地的获取。因此,东方不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其沉默的他者。”[2]8将香港岛作为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他者”进行“看”的审视姿态,无疑暴露了老魏作为“香蕉人”(在后殖民主义理论话语中,对那些生活在西方国家的黄种人称为“香蕉人”)施行西方国家的“东方主义”,以第一世界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优越感和权威意识居高临下地欣赏评判存在于第三世界的、与之相对立的另类景致和文化意蕴的本质。

周蕾在《看现代中国:如何建立一个种族观众的理论》中认为,对“他者”所抱有的积极、尊重和崇敬的感情来源于自我本身早就根深蒂固的文化编码的观念之中,这种观念并非通过自我反思所得,而是凭借既定的文化直觉判断而生。因此,香港在老魏的眼里,便是一个“传奇”,是一个提供“邂逅”的场所,不仅具有中式的古典意味,还要有“咖啡座前灯光”、“XO的那种最好的酒”,是物欲横流而又情义绵绵的好地方。西方文化编码的观念使人物对于香港认识的导向在中西两种元素中相反相成,非中非西却又中西杂糅,我们可以以此断定人物对于香港的态度正是西方对于香港的态度的投射,但是,却不能全盘否定其最初的与本土血脉息息相关的“中国性”——“以为男欢女爱的事情里女的总受着损失”、对于“情”和“义”的理解、只相信勤勉致富等诸多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世,文化编码的束缚尚未禁锢他对于种族文化的遵守和对民族家园的寻觅。正如以西方立场看待香港一样,这一人物在另一维度投射着作为“中国人”的赤子情怀。由此看出,诸多盛景不仅是人物对香港进行的一场善意的“东方主义”式的自我想象和建构,也体现了人物怀揣着“寻根”梦想而期求种族“身份认同”的诉求。这一诉求正与王安忆在20世纪90年代不懈追求的“寻根”文学主题相契合,老魏是承载作者“文化寻根”任务的重要支点。在王安忆看来,这样一个在中西方国家生存的夹缝中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会更加强烈真挚——他们在国外的辛酸生活使其心理认知天然地偏向于那与生俱来的文化归属感,这表现在他对唐人街生活的悲惨描述,也表现在他对于香港的“可以推心置腹”的真情和依赖。在此,我们依然可以引用阿里夫•德里克的观点:“东方”作为自我批评几乎就是以一种内部话语来证明人物老魏这一“文化寻根”背后的“东方主义”色彩,“他们用‘东方’作为自我批评以及批判欧美现代性的一面镜子。”[3]79“民族意识”和“东方主义”在对香港的认识方式上似乎是并行不悖的。然而重要的是,老魏一直在寻找将香港由虚化实,由传奇化真切的“一点东西”,也就是由“东方主义”的想象化为民族意识关照的“一点东西”。它将香港美不胜收背后的丑陋平实填补,为老魏的“寻根”找到切实口径——这一找寻行为,正是老魏作为东方人自觉去除“东方主义”而回归纯正民族文化心态的努力。

二、“他者”的“他者”逢佳:“殖民主义”下的“出走”

作为老魏的交易对象、移居香港的上海人逢佳就被当作是这找寻中的“一点东西”。在老魏看来,逢佳代表着香港,更代表着可以将香港由虚化实的那一部分,她具有来自于内地上海的“朴素,真实,可信”,以及打破“异乡人”的圈囿的勇气,集合着中国本土和传统的品质,正好满足老魏去除“东方主义”偏执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吸纳融合。这般状态的逢佳却是老魏以“东方主义”态度编撰出来的理想人物,“东方主义是一种与宗主国社会中的男性统治或父权制相同的实践:东方在实践上被描述为女性的,东方的财富则是丰富的,而它的主要象征是性感的女性、妻妾和专横的——又极为动人的——统治者。”[2]17与其说是逢佳被看作是“东方”的一部分,被老魏贴上“传奇女性”或者“伟大母体”的标签,具备美丽、独特、野蛮、丰富、丑陋等品质,不如说老魏“东方主义”想象之“东方”被缩化和模仿成一个女性逢佳,“东方”与逢佳之间划等号,“东方”的具体形态必在逢佳身上一一对应。然而,真实的逢佳在现实中的目的都是要移民到美国,她所追求与模仿的皆是西方物质与风情,接近老魏的目的正是因为老魏有“族裔”的身份以及可以完成移民的交易。斯皮瓦克的论述可以揭示这一矛盾的形成:“在绝对律令的实例中,这样的一种滑稽模仿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证明帝国主义事业的正当性:将野蛮人变成文明人,以便他可以被当作自身的目的来对待。”[4]老魏以“认识论暴力”为逢佳作出“同情的认同”,将其抽离成符合自身目的的完满形象,也不过是再次重蹈了“东方主义”“看”香港之覆辙。

正如周蕾在批判克里斯多娃时所表述的那样,“‘克里斯多娃-西方-中国’的三角实际上是按照‘人-上帝-女性’这个三角进行运作的。在这两个三角关系中,最后的一位总是处于‘被排斥’的地位。”[5]在“殖民主义”话语尚存的香港,逢佳以“被殖民”的身份主动将自身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在西方代表老魏面前,她是屈尊和迎合的,尽力在衣食住行上满足老魏“西方主义”的审美——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老魏所欣赏的逢佳正是以“东方主义”标准而裁制的;而在其人生规划中,她力图去美国而摆脱“被排斥”的命运。只有在美国才能获得富足生活,“谁不要去美国”,美国象征着地位、财产、光明,这种“被殖民者”们对美国的定义是多个世纪以来“文化霸权”产生的效应,在香港居民意识里已经根植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价值取向。这种现象正如杰姆逊所说,“第一世界作为世界性价值,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则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①转引自: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后殖民主义[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15.逢佳们当然不能达到一定的认识高度来审视“殖民主义”的隐性运作,只有逃离自身所处的混乱境地投靠权威的“普世性”价值,才会让他们觉得抓住了生存的根茎,得到精神的避难和喘息。这当然是谬论,从老魏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投靠”的彷徨,“这种地方性的语言使他们成为一种没有国家而只有籍贯的人……他们没有材料开辟一个精神的避难所和休憩地,精神对于他们而言是个虚无的东西。这就是唐人街的人生。”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格局在经过了帝国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成为了一个有人想进、有人想出的“围城”,逢佳与老魏这两种人物所代表的互悖行为取向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后阶段研究讨论是相吻合的。

诚如上述,在人物老魏眼里,美国是虚无的,不能融入西方文化体系中的这一人物是第一世界里的“他者”,这也是其作为“香蕉人”而对“东方”做出“情感靠拢”反应的重要原因。“他者”作为“被看”的客体,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始终与“看”之主体保持不平等而自觉遵守的遥远距离,“东方主义”正是在“我”与“他者”约定俗成的上下等级中成为根深蒂固的“想象地理学”。如果说老魏还有竭力逃离第一世界摆脱不平等的“他者”身份的意识,那么在故事之初,作为第三世界的逢佳就是甘愿沦为第一世界里老魏的“他者”,成为“他者”的“他者”,她本着殖民地居民的自卑微弱,也本着女性个体的自卑微弱,对她眼里的西方代表老魏一直俯首就范、迎合归顺。因此,从一开始这男女二人就陷入了一种巧合似的悖论当中,力求去除“他者”焦虑的老魏寻求着逢佳的淳朴与自信、丑陋与真实、传统与本土,而逢佳却浮夸张扬而又力不从心地满足着老魏那“看者”的欲望。不管在哪一个方面——尽管老魏在交易与情爱方面都未曾施加“我”的权威和压力,但是他那所有不自觉的自作主张和最终决定逢佳去向的安排,以及逢佳自身的被动听从和情欲方面的甘愿让位,都决定了她免不了成为“他者”的“他者”。而这个女人正是以这样一种身份去寻求美国梦的实现——尽管作为居民她想要摆脱的只是环境——这着实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东西方文化话语权力角逐的一个显著的象征符号。

三、“寻根”与“出走”的较量:二元对立的中和与对话

如果说在逢佳眼里老魏还是一个“西方权威”的化身,那么在老魏眼里逢佳实在是一个“东方母体”的代表,尽管二者都在认识上产生了根本性的误会:老魏本就是寻归故里解乡愁的“东方人”,逢佳本就是逃离殖民地甘做美国梦的俘虏。不管是何种象征,在这男女二人的情与爱中都自然而然地架构起了二元对立的关系。“二元对立”思想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文化霸权的锐利武器,对二元对立思想的破除应该说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家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在这对男女爱情故事发展的最后,我们逐渐看到了双方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得到了破除,这为中和与对话提供了可能。在故事的开端,两人相见之初,逢佳还是香港的一种“看”的和满足老魏填补香港“空”、“虚”之欲望的一点东西,逢佳在妆扮和行为目的上也都是为了顺应老魏的“看”,任由老魏何时把她当做情人来供养,何时还她一个去美国的承诺。到熟识之余,老魏并未希望简单地完成这笔情爱与移民的交易——在“看”的背后,他更希望脱去这权威的外衣与逢佳相亲相爱,做一个与之平等对话的“同乡人”。而年龄差距在老魏思想里产生的障碍,加上逢佳对于并做“同乡人”的梦想尚未知情,使得二人之间的拉锯战必然展开。在故事发展的中途,逆来顺受的逢佳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虽然只是一味地强调两人之间的交易要“凭良心”办事,正所谓“逢佳把自己交出去,老魏便得还她一个美国”,但是在逢佳眼里,他们已然可以在人格和思想层面进行交锋对峙,老魏不能轻视她的决心和想法。“‘东方人’是否像赛义德的研究所说的真的缄默无言?不能表现自身呢?当我们把‘东方人’置入这个画面,不是作为欧洲话语的沉默客体、而是作为东方主义出现过程中的能动参与者而置入这个画面时,‘东方主义’以及整个现代意识的问题又会怎样呢?”[3]78后期的后殖民主义者阿里夫•德里克提出了“二元对立”双方中作为“东方”一方的能动性和以此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西方以“东方主义”观念认识东方的时候,必然要把自身融入其中,成为“东方”的一部分,那么,东西方便不只是用单纯的一条直线进行清楚的界限划分,它必然存在中和与对话。赛义德注意到,“东方”这一观念有着自身的历史以及思维、意象和词汇传统,正是这一历史与传统使其能够与“西方”相对峙存在,并且为“西方”而存在。因此,这两个地理实体实际上是相互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反映对方的。人物逢佳行使了“东方人”的主动对话权力,“霸权话语对属下话语的压制和属下无从发言的历史处境”在这里开始动摇。在老魏回到美国的一段时间里,逢佳更是任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脾气,这是逢佳对自己一直所幻想的生活的追求,也是对老魏迟迟不给结果的愤懑发泄,逢佳至此是敢于做到的。

在文本故事的最后,在老魏看来,逢佳越来越显得真实和丑陋,让“香港夜晚的美便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实实在在的美了。”老魏由丽晶大酒店搬到逢佳住处北角公寓,“香港的灯火有了人间的表情”。老魏最终决定安排逢佳去澳洲,得到结果的逢佳已经在这两年的交易等待中深爱老魏。故事以告别而终,两个人除了交易的圆满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对于老魏,“当他登上飞机,坐在舷窗边,望着远处香港高楼里的灯光,就觉着其中有一盏灯是望着他的,也是被他所望的。这个互望是沉重的互望,就是这沉重,将香港的梦境托实了,牢牢地嵌进他的人生,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空穴,供他逃避和休憩。”他终于完成了对于香港和民族的“寻根”与回归,实现了霍米•巴巴所提说的“混杂性”:“殖民与被殖民的情景彼此杂糅,并因而发展出存在于语言认同和心理机制之间、既矛盾又模糊的新的过渡空间。”[6]而对于逢佳,西方权威化的老魏,终究是给了她相濡以沫和刻骨铭心的情爱,这也正是东西方文化话语权可以互为糅合和对话的贴切映衬和深刻象征。

四、结 语

在王安忆的《“香港”是一个象征》一文里她提到,“香港的街上走着各个国籍、各色人种的游客,像一个大码头。香港的上空飞行着各种消息,来自四面八方,夹裹着谬误和谣传。香港是一个特殊,是一个戏剧性的舞台,历史在每一个阶段都要选择这样的舞台,好供它集中、典型地展开剧情。”[7]在王安忆的眼里,香港无疑是一个西方文明侵蚀、异化过的集现代性和帝国殖民性于一体的地域象征。然而,香港终究没有丧失中华文明的质地,就像人物老魏描述逢佳,“这丑陋是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是千年万载的。”香港始终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即使作为殖民地有一百余年,在今天依然能够和西方文明平等对话,“破除第一世界本文的中心性,进而在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潮流中,展示第三世界文化的风格。”[8]诚如赛义德在《东方主义再思考》中所提到的那样,“对知识分子在定义和改变一个语境中的作用要有更敏锐的观念,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观念,我相信,对东方主义的批判就只不过是过眼烟云。”[2]21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批评在整个世界文化话语大观中已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理论之外实现批判的可能性,的确是值得我们主动去反思和践行的。

参考文献

[1] 谢丽期•克拉马雷. 路特里奇国际妇女百科全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9.

[2] 赛义德. 东方主义再思考[C] // 罗钢, 刘象愚.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 阿里夫•德里克. 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C] // 罗钢, 刘象愚.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4] 斯皮瓦克. 三个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C] //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15.

[5] 周蕾. 看现代中国: 如何建立一个种族观众的理论[C] //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24.

[6] 马广利. 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C] // 马广利. 文化霸权: 后殖民批评策略.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 72.

[7] 王安忆. “香港”是一个象征[J]. 科技文萃, 1994, (5): 200.

[8] 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汇合[C] // 王岳川. 当代最新西方文论教程.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64.

(编辑:付昌玲)

Study on Emotions and Love in Hong K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YU Hai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325035)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Wang Anyi’s novel Emotions and Love in Hong Kong mainly reflect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ought: “banana man” or Old Wei’s “root seeking” under Orientalism, “other’s other” or Feng Jia’s “going abroad” under colonialism,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i.e. neutralization and dialogue of dualism.

Key words:Hong Kong; Orientalism; Root Seeking; Other

作者简介:余海艳(1989- ),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收稿日期:2014-03-15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4.005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4-0026-06

猜你喜欢

东方主义他者寻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他者”眼中的“她者”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