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腹腔镜器械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2015-03-17李岸英

微创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腔镜基层医院器械

李岸英 周 珊

(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玉林市 537000)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成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内容之一。部分腹腔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引起感染等严重问题日益成为临床上的关注热点[1]。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器械被细菌污染后容易再感染其他患者[2]。因此腹腔镜的清洗消毒质量与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了解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广西玉林地区20所二级以上医院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广西玉林地区开展腹腔镜手术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共20所。

1.2 调查方法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有关要求,从是否实行集中处理、是否设单独工作站、清洗人员是否固定、硬件设施的投入(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气枪、清洗刷等)、腔镜器械与手术台数匹配率、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流程、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方面设计调查表,采用现场查看、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进行调查,收集调查资料并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存在问题 50%(10/20)的医院未实行集中管理且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85%(17/20)的医院未设立单独清洗工作站,90%的医院清洗人员不固定和一次性包装材料重复使用,75%的医院必备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2.2 医院建筑布局流程与设备、设施 有10所医院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仍设在手术室进行。由于受手术室区域的限制及设施设备不完善,腔镜器械清洗灭菌存在区域布局及流程不合理现象。另10所医院虽已集中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灭菌,但设备、设施配置仍不足,只有3所医院有专门的清洗间或腔镜工作站,其余7所医院腔镜器械仍与普通手术器械混用超声清洗机及清洗池,且在去污区清洗过程中清洗流程设计不合理,腔镜器械清洗中易出现从污至洁、再从洁至污逆流向的问题。

2.3 清洗灭菌质量管理 10所医院未制定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15所医院清洗腔镜器械所需的清洗工具、数量及型号配置不齐全;只有3所医院腔镜器械数量与手术台数相匹配,其余17所医院腔镜器械配置数量少,而腔镜手术增多、供需矛盾突出时会导致清洗环节欠规范;18所医院包装材料的使用量与器械使用频率不匹配,包装腔镜器械的一次性无纺布重复使用。

2.4 监测质量管理 监测手段单一。所有医院均使用目测及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法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做评价,因受条件限制,均不采用潜血试验、生物荧光技术等监测技术检测清洗质量。在灭菌监测方面,生物监测周期不规范,有2所医院等离子灭菌生物监测不是每天进行一次,结果无双人审核,监测记录不全面,追溯性不强。

2.5 人员配置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配置不足,存在跨区域工作的现象,只有2所医院是固定人员清洗腹腔镜器械,其余18所医院腔镜器械清洗是按照班次的功能来进行,清洗人员不固定。未设立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和监测工作,对操作人员没有进行长期的系统培训,特别是对新购进的复杂内镜器械培训不到位。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各医疗机构由于受建筑布局、设备、人员的制约及专业的限制,导致腹腔镜器械质量管理不到位,存在着安全隐患。

由于仍有50%医院的腔镜器械在手术室清洗,手术室相关清洗设施不足,执行各操作规程的依从性不高,清洗质量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其灭菌质量。有研究表明[3],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集中式管理,器械清洗率和临床满意率分别提高至99.9%、99.5%,院内感染率可由1.8%降至1.4%。因此,基层医院应改变理念,将腔镜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三项卫生行业标准及《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配置必备的设备设施,条件许可下设置腔镜器械清洗工作站或工作间,使腔镜器械与普通手术器械分开单独处理,保证腔镜器械遵从清洗、消毒从污至洁一站式的流程,避免器械清洗消毒中洁污逆流现象。

由于所制定的清洗包装工作流程可操作性不强,致人工清洗的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基层医院应根据本院具体情况制定规范且操作性强的腔镜器械接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并设专人负责质量检测工作,切实做好腔镜器械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器械用后及时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将器械拆卸到最小单位,采用人工清洗与超声清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清洗。由于腔镜器械内径不一致,刷子大小、尺寸不合适,会导致刷洗不彻底,特别是管腔很小的器械,无法观察到内壁的清洗效果。如果长期刷洗不干净,器械上残留的血、有机物等使细菌产生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4],故应选择匹配的清洗器具,提高清洗质量。由于成本核算与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易造成一次性包装材料的重复使用,从而影响灭菌的质量及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应选择合格的包装材料并加强监管,杜绝一次性包装材料重复使用。根据器械的精密程度以及临床对器械使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对能耐受高温高压的腔镜操作器械尽量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对目镜、电极线等不耐高温的则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等多种灭菌方式,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医院腔镜器械数量有限,遇接台手术多时,腔镜器械清洗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清洗,会存在人为简化清洗流程现象,如减少加酶清洗剂的浸泡时间而导致清洗不干净;器械没有拆卸至最小单位导致复杂器械关节及管腔部位易残留污物及血迹;清洗时人为地减少管腔器械内壁刷洗的次数及高压水枪冲洗的时间等,致使清洗人员只注重完成清洗数量,而忽视了清洗质量。为减少甚至杜绝以上现象的发生,医院应根据本院腹腔镜手术开展情况,合理地增加腔镜器械的周转数量,消毒供应室应根据手术开展情况合理排班,做到及时清洗、及时包装、及时灭菌,才能及时供应腔镜器械,缓解供需矛盾。

由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配置不足,有90%的腔镜器械清洗是按照班次的功能来进行,清洗人员不固定,职责不清,清洗质量可追溯性不强,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影响腔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医院领导必须重视,根据本院腔镜手术开展情况为消毒供应室配备足够人员,减少跨区域工作现象。建立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如腔镜器械由手术室移交到供应室集中处理,则供应室人员提前介入,到手术室参观了解硬式内镜手术的工作流程,学习硬式内镜清洗、包装、灭菌及质量监控等相关知识或外出参加相关培训,遇新购进腔镜器械时要积极参加厂家技术人员的现场培训,同时供应室制定腔镜专科技能培训项目并分阶段进行考核,从而使供应室专职护士熟练掌握腔镜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保养等专科技能,提高清洗人员的专业水平。

清洗灭菌效果的监测,关系到器械的质量安全。由于基层医院腔镜器械质量监测手段单一或不规范,清洗、灭菌质量难以保证。消毒供应室根据清洗、包装、灭菌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控,注重细节管理。在清洗环节,对腹腔镜的管腔器械要配置多规格的清洗刷,刷洗时清洗刷必须见刷子两头,并对管腔刷洗时的次数、高压水枪冲洗的时间、清洗的顺序要作详细的规定,以保证工作一致性,对清洗质量的监测评价,不仅仅停留在使用目测及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方法上,而应扩展潜血试验、生物荧光技术等,提高清洗质量监测手段。在灭菌环节,加强灭菌过程的监控,做好各灭菌监控点的记录,保证灭菌质量。建立监测结果双核对制度,设专人负责质控工作,每天质控,护士长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法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在质量分析反馈会上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发现、解决各个环节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保证腔镜器械处理的质量,利于医院感染控制,保证患者安全[5]。

目前腔镜清洗消毒不彻底所造成的手术感染率仍居高不下[6]。因此,基层医院应尽快实现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改善消毒供应室建筑的布局以及硬件设施,重点做好消毒供应室腔镜器械的质量管理,严格规范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流程,进一步完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的监控制度,配置完善必需的清洗、检查、消毒灭菌设备,保证人力和人员的素质,注重人员的沟通配合,才能保障腔镜器械安全可靠的使用。

[1] 吕晓红,杨涛涛,武 潇.腹腔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6):4138-4139.

[2] 吴志伟.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17-1819.

[3] 张红玲,陈 劲,章宝妹,等.消毒供应室集中消毒供应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2):102.

[4] 王家红.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现况及影响因素[J].安徽医学,2010,31(12):1543 -1544.

[5] 刘 晖,欧阳容娟,黄丽玉,等.基层医院腔镜器械集中处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0B):20 -23.

[6] 虎绍丽.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8 -89.

猜你喜欢

腔镜基层医院器械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健身器械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