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论与实践比较:中国能够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化吗
2015-03-17蒋南平谯薇
蒋南平 谯薇
国际理论与实践比较:中国能够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化吗
蒋南平谯薇
[摘要]当人们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业及服务业的时候,不应忽视农业产业的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产业集群化只宜在工业领域进行,中国农业实施产业集群化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在实践上也缺少范例。实际上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不仅具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更具有强有力的实践依据。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完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集聚效应;理论依据;实践范例
中国二元经济经历了多次结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通过对重工业重点投资,实行了“城市发展工业、农村发展农业”的产业分工,使农业剩余通过“剪刀差”流向了工业部门,实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改善,这应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它促使了农业快速发展,并使农业中的非农产业得到了强化,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升级。然而,近些年来,改善二元经济的驱动力开始减弱,不少地区农业发展处于徘徊状态,农民增收困难,已缩小的城乡差距又开始拉大;涉农乡镇企业边际增长率递减情况明显,融资困难;特别是涉农乡镇企业由于布局分散,分离严重,没有足够的集聚效应,因此难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升级。可是,在一些学者看来,由于农业生产分散,结构单一,组织性不强,劳动效率不高,特别是中国的农业具有的“中国特色”,因而难以在农业这个特殊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他们还认为,从理论层面来看,经济学家们有关产业集聚化的理论大都是工业产业集聚化的理论。从实践层面来看,也缺少实例支撑。因此,中国农业难以实施产业集聚化。正是这种观念,使得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上都忽视了中国农业的产业集群问题,而过多关注城市产业集群,以致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使得我们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及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困难重重。显然,大力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和谐发展十分必要。
一、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是指在中国农村的一定地理空间,将农业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集聚起来,以实现经济目标的现象。集群化能产生农业集聚经济的效率,并能增强农业经济体活动的空间集中趋势,持续强化农业产业的集聚动力。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集聚理论的核心内容着重研究产业产生集聚不经济与空间扩散的动力问题,随着集聚理论的发展,理论研究已从研究单个企业的区位选择出发继而研究集聚效应,对集聚带来的运费节约、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空间关系及形成机制研究转向了企业组织的空间关系研究,并注重集聚经济的外部文化制度环境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利益及成本节约的研究,这样,就揭示了集聚经济产生的动因及具有的潜力,突出了企业主体研究的特点。显然,产业集群化的集群效应只限于工业领域。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经济学家们有关产业集群及集聚经济的有关论述,不只适用于工业领域,对推进中国农业集群化也是适用的。
(一)专业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是提出专业分工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专业分工理论揭示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为何得到大幅提高以及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为什么能大幅度增加的秘密,他认为专业分工是解开这个秘密的钥匙。他认为分工可以有企业内部的分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以及从社会角度进行的产业化分工或社会分工。专业分工理论可以说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什么通过分工形成产业集群,这是由于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企业之间的分工,使某一区域内互相关联的企业分工明晰化、明显化、专门化,从而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新技术不断涌现,促进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正向加强。这种正向加强的效应,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更大规模的形成,这种良性的循环使整个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推进。在这里,亚当·斯密所指的“从社会角度进行的产业化分工或社会分工”,实际上也包括了农业产业在内的社会分工,通过这种分工,使农业内部的结构得到优化,使农业产业通过分工提升产业效率,为集聚效应的产生打下基础。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更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及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由于有了专业分工,使得每个专业工人由于终身从事某项单一专门的工作,使用某项单一专门的工具、生产某项单一专门的产品,使其成为生产某一社会产品的“局部工人”。因此,“局部工人”在生产某一社会产品时花费的劳动时间,会大大低于循序地进行系列操作的任何劳动者,并使生产社会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规则性、连续性、熟练性及劳动强度上产生更强的效应,还通过“局部工人”工作的专门性、专注性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技能及劳动工具的改进,使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协作也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并且能够极大地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因为劳动者的协作劳动不仅可以提高每一劳动过程中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效率,还可以协整不同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生产方法及生产成果,从而提高集体生产力。这种集体生产力的表现在于协作劳动引致的劳动者之间的精神振奋及竞争力,表现于生产空间范围的缩小及生产距离的拉近,表现于劳动者的集中及生产资料的集聚使用而带来的生产费用的节省。这些论述,表达了产业集群特别是农业产业集群内部产生的深度分工及专业化协作,以致使得农业产业集群内每一个企业单元或成员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因和机制。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了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协作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1]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完整地解释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及机制,是我们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重要依据。
(二)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也是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重要理论。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专门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在马歇尔看来,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社会中某一经济区域内,由于形成了某种产业的集聚,从而形成生产率提高、收入增加、成本降低的经济现象。马歇尔还专门考察了当时发生在英国的许多传统工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导致的大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认为经济效率提高与产业集聚的形成几乎是共生的,他认为任何产业集群都是为了获得这种经济效率,即外部规模经济效率而产生的。“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2]为了解释由于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马歇尔认为如果存在彼此关联的上、中、下三种企业及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集中于某一特定区位的时候,这些企业中的专门机具、专门方法、专门人才以及原材料、新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都会具有特别高的使用效率,这就是众多企业通过相对的区域集中而形成产业集群之后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马歇尔还认为在产业集群中,产业集聚的竞争力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当某一社会经济区域集聚的企业越多,即形成的产业集群越大,则社会的各类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劳动、技术、信息等聚集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够提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促使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收益增大,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从马歇尔的理论来看,尽管他以企业为例来分析外部规模,但其揭示的产业集群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机理,也揭示了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可能性。显然,马歇尔的理论从外部规模经济角度说明了包括农业产业在内的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及集群竞争力的源泉。
(三)产业区位论
产业区位论是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工业区位论》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在此著作中,韦伯从运输费用的节约、劳动费用的节约及集聚效益的提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及区域区位移动的作用,认为由于区位的移动将造成不同的产业布局从而会对产业集聚效益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他认为任何产业的集聚都是通过成本的节约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即是说,成本节约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动因,成本的节约不断地推动企业及产业的集聚。他进而将产业的集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集聚优势通过企业及产业自身的扩张所形成。第二阶段即高级阶段,集聚优势则是每个企业在某一特定的区位上进行集中化生产而产生。这两个阶段都可以带来很大的成本节约。实际上,韦伯分析这种成本节约形成产业集聚的原因特别适合于农业产业的集聚,因为农业生产的要素成本节约,比工业生产的成本节约具有更大的空间。他还认为,在第二阶段,有四大因素将促进企业为追求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所导致成本节约而自发形成产业集群。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韦伯认为企业的技术设备的发展将会促使生产过程专业化并使设备的整体功能得到加强,从而进一步增加技术设备之间的依存度,这种依存度加速了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韦伯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专门化,可以更加便捷地向每个企业提供不同需求的劳动力,从而会节约诸如搜寻劳动力的相关成本,这种成本的节约进一步使企业的产业集聚的形成趋向加强。第三个重要因素是专业市场的发展。在韦伯看来,专业市场的发展,使得企业的购买与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为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及实现产品的价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导致企业推进形成产业集群。第四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经常性开支的大量降低。韦伯认为,“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会再现于高级阶段,煤气、自来水管道、街道整个基础设施,使单个企业廉价是可能的,这通过社会集聚来实现”。[3]即是说,由于产业集聚形成了基础设施的共享,这种共享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经常性开支成本,因此也会加强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形成的趋向。韦伯的理论,不仅从区位角度说明成本节约造成工业产业的集聚,而且为农业通过成本节约形成产业集群的可能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农业生产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诸如气候、水源、土壤及其他自然因素对特殊需求的农业区位的不同影响,特别是分析了包括交通运输、信息传播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及类型的严重影响,认为这些影响是形成不同农业类型的地域分布的重要原因。实际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从影响因素角度阐明了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四)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熊彼特力图通过技术创新的作用来寻找经济增长及产业发展的源泉。他把技术创新看作产业发展及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他认为创新可以表现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不断开发新材料及新能源、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市场以及不断采用新的产业或企业的管理方法等。他还把技术创新同其他创新形式加以区别,认为它是不可替代、更为重要的创新形式。他还将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而进行的创新;第二个阶段是先进企业的模仿者、追随者为了分享先进企业的利润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模仿进行的创新;第三个阶段是更为落后的企业追随于后,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性的技术推广的创新。后两个阶段被熊彼特看作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他还注意到,技术创新是在不同地区成群发生的,因此,“创新不是独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或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4]熊彼特理论不仅说明了创新的发展过程及内涵,而且指明了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如何通过创新达到目的的路径。
(五)新经济地理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倡导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将国际贸易因素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紧密联系起来研究。他运用经济内生因素的概念,解释了规模经济效应、历史路径依赖等因素如何对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产生影响的。克鲁格曼认为,诸如地理分隔、贸易保护等外部环境的限制因素,会直接导致产业集群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格局,而特殊的历史事件则会加速这种空间格局的产生。他还认为,具有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历史考证的结果表明往往具有很好的生产基础,如包括农业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在诸如地理分隔、贸易保护等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下,使核心产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及集聚效应,继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见,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较好地阐明了包括农业产业在内的产业集群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路径,也揭示了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途径,应避免何种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从而顺利地实现集聚效应的发展方向。
二、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国外经验
理论上讲,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可以加速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的市场化,集聚农业持续发展的经济要素及人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及质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些学者看来,中国实现农业产业的集群化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现状并不乐观,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过程缺乏实践支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一国经济,只能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引擎,从而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在中国的实现并不重要。另一些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理论主要诞生于西方国家,而且主要是工业产业集群理论,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中是不存在的。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失偏颇。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比工业集群化具有更大的空间及优越性,这正是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实践基础。因为作为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空间的乡村与城市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而乡村人口相对分散与稀疏便于集聚;第二,城市集中了主要的制造业及第三产业,而乡村则以农业为主集聚空间更大;第三,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乡村为农业产业集聚提供了参照;第四,城市居民由于具有比乡村更为优越的条件,从而其文化素质远远高于乡村,这使农业产业集群更易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第五,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集中且远远优于乡村,这使中国农业产业集聚更易与其对接;第六,城市的物质文化辐射效应及科技卫生知识的传播远远快于乡村也使中国农业产业集群更易受到科技卫生的推动;第七,城市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乡村,则使中国农业产业集群有更多的产生“后发优势”的可能。实际情况表明,在我国,乡村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绝大部分,乡村人口至今仍占全国人口60%以上,乡村仍是容纳社会成员主要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通过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制造业、第三产业受到资源、环境、人口因素的制约,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负面效应的冲击难以继续快速发展之际,这更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弥补城市发展不足的重要环节。
此外,西方国家的实践,也支持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实践依据的观点。从西方的情况看,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了工业集群形成,并产生了相应理论。因为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前,英国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由农业统治的。其中,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强大的农业生产力推动经济,且这种强大的农业生产力对工业革命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在18世纪上半叶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直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国。从中世纪起,英国一直实行某个村庄的土地按自然地势形成田块,每一个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在这些田块上有自己的份地,整个村庄打破疆界,在同一地块进行同一种操作的“敞田制”。贫与富和占地大小有关。“敞田制”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没有土地的贫穷农民还可以随时耕作“公地”,这就是所谓的“快乐的英格兰”田园生活。但18世纪上半叶,由于人口激增,大规模的“农业改良”开始了,事实上这成为英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开端。这种过程涉及排干沼泽、开辟荒地、增大耕作面积,特别是培育新品种及改进农业技术,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英国另一个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是“圈地运动”。尽管圈地运动从“羊吃人”的时代开始,具有一定的残酷性,以致有人指责,“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5]但毕竟通过圈地的“农业革命”,给英国农业留下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的先进模式,使得出现“一个新时期的开始”。有学者对于圈地引发的农业产业集群作了这样的描述:“十六世纪后期和十七世纪初期对草原进行保养,这在英国西部为牲畜总数的提高解决了饲料问题,保养草原的新方法是故意把内地草原淹没……。最后要提到两个农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在这个时期具有一种新的意义,并且从此以后成了农民的主要的,有时是唯一的活动场所:供应市场的果园业和园艺业。”[6]特别是通过农业产业集群,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有学者测算,1200~1450年的250年间,每英亩产量仅从8蒲式耳上升到8.5蒲式耳,但“农业革命”以后的1450~1650年的200年间,每英亩产量则从8.5蒲式耳上升到11蒲式耳。[7]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农业产业集群,不仅造成了生产关系的革命,也带来了“生产力—人”的革命。因此,马克思高度评价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在英国,特别是弗兰德毛纺织工场手工业的繁荣,以及由此引起的羊毛价格的上涨,对这件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也同样支持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实践根据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欧洲农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尽管农业人口不断减少,但以农业联盟等形式的产业集群不断增加,并且有较大的独立性,这些产业集群一部分是战前的集群发展,另一些则是新建立的农业产业集群。当前世界著名的农业产业集群诸如美国加州葡萄酒业产业集群、荷兰花卉产业集群等等,它们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产业集群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环节。有学者考察结果表明,在德国,重要的农业产业集群DBV代表了77%的个体农民,它与基督教民主同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比利时,农业产业集群Botrenbond与FCP有着密切联系,是最有力量的农民组织。而在荷兰,则有三个农民组织,即Catholic,Protestant和Nondenominational,分别与相应的三个农业工人的组织相联系。[9]
显然,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及范例说明中国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完全具有实践支持,说明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揭示了中国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三、发达国家的实践对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启示
从国外的经验看,发达国家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有几个途径。第一是以农业产品为纽带进行产业集聚,以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经济效益途径;美国加州葡萄酒业集群以及荷兰花卉产业集群等就是典型的例子。第二是以农业企业为纽带进行产业集群的集聚,例如通过农业原辅料的加工,形成企业集群,扩大农业的效益。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弗兰德羊毛工场兴起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繁荣即是例子。第三是以区域同质产业化为纽带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以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圈地运动”,形成了大片农地种草养羊的同质产业,从而形成农业产业集群的高效益,以致“1700年,毛纺织品出口价值280万镑,占当时出口总价值的五分之四。1760年,毛纺织品出口价值460万磅,仍占出口总值的将近一半”。[10]第四是规划以地域生产综合体为纽带,形成农业生产专门化、关联化、依附化及基础设施化的农业产业集群。这种集群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苏联学者提出并开始应用,形成了强有力的集聚效应。第五是以农业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产业综合体”为纽带,形成强大的多产业集群及多方位的集聚效应(美国学者艾萨德于1959年提出“产业综合体”的理论已在美国、日本加以运用。日本在建设大型原材料、能源工业时,就采用这种战略模式)。
上述途径均各有利弊,第一种途径需要某种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但在当今世界人们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产品日益多样化,市场分工精细化之时,这种途径不宜作为中国的主要途径。第二种途径需要大量的农业原料来支持这些农业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须与大量的农业原料基地紧密联系,否则这种途径无法实现。第三种途径要通过强有力手段实施单一的同质农产品战略,如果这种产品没有很强的竞争性,没有强大的市场支持,将有很大的风险。第四种途径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开始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集群形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依靠国家计划调配资源销售的传统体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难以适应。第五种途径尽管是一种新型的集群形式,但各个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较难协调,且容易使农业产业被其他产业所排挤,例如日本鹿岛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产业综合体”,也只建成“大型港口—产业”综合体。
发达国家为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提供了经验借鉴,而产业集群的理论,亦为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忽视在我国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倾向是不妥的。然而,推进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必须要根据中国的实际。从我国区域分布而言,我国每个省级区均可形成较好的通讯及交通网络,并具有最基本的农业用地。除了西藏及青海,各省级区域均有1000万以上的居民,能保证基本的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不少地区还有不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各省区已有其经济中心,甚至有双中心(如山东、辽宁、广东、浙江)及多中心(如河北、江苏)等,且各省区均有较丰富的经济资源,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源。这些条件为我们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当然,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少,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业人口多,且文化素质较低,这是不利因素,然而,也正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化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一股“开发区”热。这是一种典型的规划产业区。它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以及各种科技园区及工业园区等,这种开发区强调集聚利益,可是只侧重于基础设施共享与空间集中以便于管理,而对集聚经济的其他方面如农业方面考虑较少。事实上,我国的开发区的确以制造业或第三产业为主,尚未发现以农产品生产流通方面的开发区。近些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形成了生态产业群落的新型产业集聚形态。我国目前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刚刚起步,2001年8月,在广西贵港出现的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但这仍是一种典型的企业集团内部操作模式。生态产业群落在我国与国外,目前仍忽视了农业产业集群,如美国、日本的生态工业园区及丹麦卡伦堡的生态工业社区均是如此。这种态势是长期忽视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误导的结果。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依靠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济早有先例,东北粮仓的开发发展,河南产粮大区的发展,都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典范。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农家乐”热、苗圃基地、蔬菜基地以及结合旅游的观光农业基地等,应是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的雏形。当然,这些集群仍然处于规模小、效率发挥不够、彼此隔离、较为分散、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状况,有的集群甚至已经衰落。因此,进一步加强及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化已刻不容缓。因此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借鉴他国经验来推进中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化。首先,我们应在基于全国农村实际的基础上,作好全国各省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产业集群的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农业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其次,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国家应在引导形成产业集群或在原有产业集群的提升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投入,并培育集群产品的技术竞争力,且依托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形成集群中的高级农产品企业组团及乡镇中心的“增长极”。再次,加强原有农业产业集群及新集群的网络沟通,特别是交通网及通讯网的网络沟通,形成其国内市场及国外市场的更大交流途径,以增强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林刚,张宁.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务书馆,1997.
[4][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57:86.
[6][英]约翰·瑟尔斯克.英国和威尔士的农业史:第4卷(1500-1640年)[M].英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伦敦版)1967:180.
[7][英]R.M.贝内特.七百年来英国小麦每英亩的产量[C]//经济史:第3卷(1934-1937),1935年2月,1938年伦敦版:22-2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6-787.
[9]赵昌久,[英]Nigtl svuain.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1.
[10][英]菲利斯·迪恩.1688—1958年的英国经济发展[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63:58.
[责任编辑:李君安]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15)01-0075-06
[收稿日期]2014-08-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10AKS002)
[作者简介]蒋南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74);谯薇,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