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件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

2015-03-17李福印

外语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验性图式隐喻

杜 军 李福印

(川北医学院, 南充 6370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191)

○本土化探索

事件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

杜 军 李福印

(川北医学院, 南充 6370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191)

事件研究自20世纪以来,呈现出多视角、跨学科发展态势。然而各学科之间,以及同一学科内部各视角之间的研究,呈现出各自分散、独立、互不关联的状态。在语言学领域,更是把事件当成了一个想当然的、不可再进一步切分的概念,缺乏对这一概念本质及内涵的全面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廓清事件的跨学科发展脉络;再从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类型、事件图式及事件结构隐喻研究出发,揭示认知视阈下事件研究的关联性,阐明事件的本质与内涵。

事件;事件类型;事件图式;事件结构隐喻

1 引言

事件概念可追溯至古柏拉图时代。柏拉图有句名言“事件是发生的事情”(Barbara 2011)。两千多年来,关于事件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进入20世纪以来,事件成为哲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热点话题(Reichenbach 1947,Vendler 1957,Quine 1960,Davidson 1967,Montague 1968, Vikner 1994,Kearns 2003,Maienborn 2008)。文献表明,事件研究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往跨学科蔓延的趋势,二是在一个学科内部,往多视角发展的趋势。从学科角度看,哲学(Montague 1968)、神经科学(Langacker 1987)、心理学(Zacks, Tversky 2001)、语言学(Dölling et al 2008,Barbara et al 2011)、人工智能(Chellappa et al 2008)和脑科学(Mandy, Guy 2008)等学科都对事件有研究;且各学科之间的事件研究正在不断融合。从单一学科看(如认知语言学),研究事件的视角至少有:语义(事件类型)、句法(事件图式)、隐喻(事件结构隐喻)等核心视角。但就事件研究现状而言,存在不少问题。在语言学领域,事件几乎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流行语,其内涵与本质却无人问津;学科之间沟通少;学科内部各个视角之间亦各自独立。笔者以为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事件本质与内涵的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拟简要梳理事件研究史以及研究事件的跨学科视角;并以认知语言学领域事件研究的几个核心视角为例,打通这些看似相互独立的研究视角之间的内部关联性;进而提出事件的本质及内涵。

2 跨学科多视角的事件

众多学者曾从多学科阐释事件,如Montague(1968)的哲学阐释:事件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中,具有重发性和可重复性特点。Langacker的神经学阐释:事件具有动态性、层级性、整合性和规约性(Langacker 1987:100)。其次,学者们也从不同维度阐释事件,如事件的常识性阐释为:“事件被视为具体存在的事物,占据一定的位置,持续一定的时间,如不可重复的实体一样;事件是抽象的、永恒的、普遍存在的,如可在不同地点、发生数次的可重复性实体一样”(Roberto, Achille 2008:4)。此常识性阐释体现事件的认知性,同时也反映出事件本质的矛盾性,为什么“不可重复性”和“可重复性”这一相互矛盾特征能同存于一体呢?笔者认为是因个人理解同一事件的视角不同,事件发生可表现出“不可重复性”和“可重复性”俩大特征;也正是因为这种客观认知现象的存在,突显出人类认知事件的体验性。再次,由于哲学与常识性解释的滞后性,心理语言学的事件阐释应运而生。然而,心理语言学更倾向于解释事件发生的推理(inference),如从“瑶瑶在妈妈脸上亲亲”推出“瑶瑶亲妈妈”合理事件的存在。这一事件包括“瑶瑶给了妈妈一个亲吻”而且这个亲吻“在妈妈的脸颊上”一系列推理过程。随着事件研究多学科、多维度的推进,事件研究出现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趋势。当然,对于事件研究史的阐释涉及范围宽广,典型研究如下:(1)以行为和脑科学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Maguire和Dove (2008),主要研究——论事件:事件词汇层级的学习及事件表征;(2)以心理和计算机科学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Troje (2008),主要研究——基于人体运动模式检索信息;(3)以心理学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Shipley (2008),主要研究——论事件;(4)以哲学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Schwartz (2008),主要研究——人类造就的事件;(5)以神经科学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Bauer(2008),主要研究——婴幼儿时期的事件记忆;(6)以自动化研究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Chellappa和Cuntoor,etal.(2008),主要研究——基于计算化视觉建构事件模型;(7)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学科视角,代表学者是Krueger和Grafman (2008),主要研究——基于人类前额皮质论事件的结构化。可见,事件是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包括人类对事件的感知、分类、记忆等;从跨学科事件研究感受到事件如时间与空间一样,是人类认知系统中的基本概念。那么,以研究现实、认知、语言3者关系为目标的认知语言学,势必为事件研究带来新的视角。

3 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

综观现今国内外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研究,集中在以Talmy的宏事件为基础的词汇化模式及语言类型学研究(Chu 2004, 严辰松 2005, Bohnemeyer et al 2007, Chen et al 2009);然而研究成果稀少且无系统性。笔者认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研究至少可以从3个相互关联的视角系统探讨,即语义视角的事件类型、句法视角的事件图式和隐喻视角的事件结构隐喻研究;并且这3视角统一于认知的体验性,体现同一学科事件研究的内部关联性。从而探讨能够解读事件的内涵与本质,为从不同学科探讨事件提供新范式。

3.1 事件类型

事件类型研究最早可追溯至Vendler (1957)。他认为,事件分为活动、渐成、瞬成与状态4种。然而,笔者认为最能表达事件内涵的事件类型研究当属Talmy的宏事件。Talmy将宏事件分运动、体相、状态变化、行动关联和实现事件(Talmy 2000:216-278)。宏事件是复杂事件的概念整合,其原型范畴为运动事件,对除运动事件外的其他宏事件种类的识解可以通过类推与隐喻认知机制进行。

细化说,运动事件是指“含有运动或持续性静止状态的情景,基本的运动事件包含一个客体(焦点)相对于另一个客体(背景或参照客体)运动或者存在,特别强调基本运动是指焦点在一定时间段内发生的位置上的变化,因此排除诸如旋转、振荡等运动事件。一个运动事件可以和另一事件联系在一起,一个为主,另一个为副,相互作用,产生多种语义关系” (Talmy 2000:25)。这些语义关系包括先发、先决条件、逆向先决条件、使因、方式、伴随、伴随结果和后发关系,透过这些语义层级关系可探讨宏事件语义关系。同时,Talmy(2000)认为语言的词法和句法层面都可表现事件语义层级关系,体现出事件层级性的存在。

3.2 事件图式

事件图式是“把最显著的参与者和某种类型的行为或状态结合而生成的事件概念,那些参与者在该行为或状态中充当不同的角色”(Dirven, Verspoor 2004:78)。不同的题元角色在事件结构中的活跃程度也不同。把一些在不同语言中具有普遍性的典型动词放置在一些疑问句中询问事件的状态,结果发现可用这些动词来表示事件图式,进而产生7类事件图式:“存在”、“发生”、“行为”、“体验”、“拥有”、“移动”、及“转移”图式(李福印 2007:212)。同时,事件图式亦可对应于6种英语基本句型:I:S-Vcop-C(Tom is a nice person);II:S-V(She smiled);III:S-V-O(Our professor invited all of us);IV:S-V-Oi-Od(Tom gave Mary a red rose);V:S-V-C(That flat belongs to her mother);VI:S-V-O-C(We took the bus back home)(李福印 2007:221)。可以说,事件图式是形成这些基本句型的认知基础,而事件图式本身的形成由人类自身的认知体验决定。

Langacker在论述基于用法的模型时已经提及事件图式及其体验性(Langacker 1987:46,494)。Croft和Cruse(2004:213-239)进一步阐释,为事件图式的存在及功用提供更加丰富的理据。基于用法模型提出语言系统的实际运用和讲话人拥有的关于语言使用的知识在实际表达事件的言语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Croft和Cruse认为,语言主要是人们后天以身体经验为基础,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逐步形成的,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Croft, Cruse 2004:213-239)。亦是说,语言知识(以形态和句法为例)不是来自于头脑中先天就有的LAD或UG,而是来自于语言的实际用法以及在其基础上归纳出的类型和特征,这些类型和特征被提炼成图式性构式,储存在大脑中得以精细和扩展运用。在图式性构式的建构过程中,频率是基本条件,若需改变某一语言形式的意义,语法化出另一用法,就需要有一定频率的使用体验。总之,基于用法模型具有两大特点,即高度概括性和多产性,且能将不断变化的动态因素囊括其中并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充分体现出语言使用的真实性。相应的,图式性事件构式经历以上建构过程,成为英语基本句型的认知基础,产出大量的真实语句。

同时,Talmy认为*,“事件是‘事件图式’对所有外在世界‘过程’和内在世界‘过程’的具体化表现。当事件及事件过程被人类所感知,如回忆情感与过程,就可产生‘事件图式’”。Talmy论及的事件图式进一步强调人类对客观外在世界的语言表达必定建立在已形成的图式基础之上以及人类对事件认知的体验性和事件图式是事件的概念化这一根本。总之,建立在认知体验性基础上的事件图式是对事件宏观发展研究的体现,是事件与事件之间相关关联的概念化。

3.3 事件结构隐喻

事件既为人类基本概念,其概念化为事件图式,以此图式作为组织句子表达语义的基础,那么事件在人类认知系统中是否普遍存在呢?笔者拟从事件结构隐喻回答此问题。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单指一种修辞手段,而认知语言学家们提出“思维的隐喻性”这一基础哲学观。隐喻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中,可用它识解真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一切具体或抽象的物质与概念。同理,以隐喻子属类存在的事件结构隐喻可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基础用于识解其他事物。在此,笔者将通过探讨事件结构隐喻的普遍性、体验性、建构性、层级性和整合性以窥见事件在人类认知系统中的普遍存在。

基于事件映射目标域,事件结构隐喻被划分为两类,即定位事件结构隐喻和物体事件结构隐喻;两大主体事件结构隐喻平行发展,从不同视角识解同一事件(Lakoff, Johnson 1999:170-206)。细化说,两大主体事件结构隐喻衍生出众多相关隐喻,进而构成“事件结构的层级性”(Lakoff, Johnson 1999:206)。另一方面,事件结构隐喻以事件状态为基准分为静态事件结构和动态事件结构隐喻。而且,两大状态事件结构隐喻与其他子属类相整合,不断衍生出新的事件结构隐喻。可见,事件结构隐喻类型研究均体现出事件结构隐喻的普遍存在性、体验性、建构性、层级性和整合性。

同时,莱考夫和约翰逊曾谈到,“从‘位置’出发讨论事件结构隐喻。它是我们概念系统中最深奥、最有用的隐喻之一,因为它为我们认知基本概念提供最基础的方式。这些基本概念包括状态、变化、原因、行动、困难、自由行动和目的。我们所了解的是我们在空间中的普遍动态经历是大量隐喻系统的基础,(而这些隐喻)是我们用于理解事件、原因和目的性行动的。这些隐喻对我们的理性思维至关重要,并且它们能界定我们以上谈到的原因关系的多种逻辑性”(Lakoff, Johnson 1999:194)。毫无疑问,Lakoff和Johnson的论述夯实事件结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基础用于识解其他事物”的存在。同时,事件结构隐喻的普遍存在是由人类认知的体验性决定的,这与事件图式相统一。综上所述,事件结构隐喻可用于识解客观世界和可能世界存在的其他事物和概念。它作为一种认知基础,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认知系统中,特别突出的显示在方位隐喻(Foreseeable Future Events Are Up (and Ahead))和本体隐喻(...A race,...is an event...)中(Lakoff 1980:7-34)。并且,笔者在研读Talmy的“状态变化事件”后,用“事件识解事件”;以up(向上)事件识解状态变化事件的完成,因up原方位词义拓展为表达4种状态的完成。最值得强调的是,Lakoff将事件的功用等同于Causation,提出从格式塔角度体验事件,其自身具有原型效应,这无疑再次强调事件结构隐喻作为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中。

4 事件的本质与内涵

事件作为人类认知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概念,对其本质与内涵的探讨十分重要。一方面,正如Babara(2011:39)所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事件本质及内涵的阐释开拓出新的思路:(1)体验哲学认为理解事件本质与内涵的关键在于事件的体验性和概念化。因此通过探讨基于认知体验性的事件类型、事件图式和事件结构隐喻能识解事件的内在特性,解读事件的本质与内涵。同时,在理解事件的本质与内涵时应考虑视角、识解方式等认知因素的存在。正如Talmy曾说*,“事件是人们对客观外在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意象,即‘事件图式’”。(2)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事件界定不同的焦点和背景,这体现出对同一事件认知的主观性和在线建构性。“说者或听者在概念化或描述场景与之关系时,必定包括焦点和意象”(Langacker 1987:487-488),故对事件的解释应采用动态的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事件与事物 (Object)、事实(Fact)和行动(Action)的异同及解剖事件的内部结构探究事件的本质与内涵。Goodman (1951)曾提出事件与事物存在共性,都包含参与者,可范畴化;两者存在区别,事物是恒定不变的事件,而事件是不断改变的事物。事物(Quinton 1979,Hacker 1982)具有相对清晰的空间界定和模糊的时间界定,而事件具有相对模糊的空间界定和清晰的时间界定。事物独立存在空间范围内,而事件与事件相互作用存在于空间中。其次,Jonathan(2002)提出事件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中,与事实相反。事实等同于命题的真实性,而事件是发生事实的不同视角的阐释。事件(Davidson 1967)是事实发生的依据,事件可多视角解析,而事实不能。事实在语义表达上表现单一性,而事件体现层级性。再者,行动是“发生性”的事件,是动态的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联系,是事件的子类(Jonathan 2002);两者都具有相对清晰的时间范围和模糊的空间范围,同在时间、空间范围中产生位移;行动导致事件的产生(Davidson 1967),因此行动也可理解为是施动者所做的事件。同时,每一个独立的事件应包括3个成分,即参与的事物、持续的时间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物质x在时间t具有特性”(Jaegwon 1980:117-135)。这表明事件是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总之,“事件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复杂性的认知行为,它由一个神经元发散而开,或由大量具有错综复杂结构的‘发生事情’构建……再发性拥有不断强化这一效果的功用。进而,一个事件(或更贴切的说,事件种类)因持续性的重复发生变得越来越巩固。当一个事件因足够的巩固,拥有单元的地位时,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即当它一被激发,它就或多或少自动遵循已构建的固定程序”(Langacker 1987:100)。综观以上研究,笔者提出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是:(1)人类认知概念系统中的基本概念;既具有可重复性,又具有不可重复性、普遍性、体验性、层级性、建构性、整合性和规约性特点。(2)事物之间持续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原型范畴,如宏事件中的运动事件。(3)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处于不断变化中,应采用动态视角识解事件。(4) 单一事件内部由诸多要素整合而成,人类在认知单一事件时可对其进行切分;同时事件与事件之间具有多重复杂的关联性,可整合为上一层级的复杂事件。(5)人类把客观事件中事物之间的互动,切分为不同事件的能力,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是人类识解世界的一种潜能。(6)事件的图式性,是认知操作的结果,同时又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中无限多的事件提供契机, 把人类认知世界的潜能变为现实。

5 结束语

人类对事件的识解充分体现人类自身认知的体验性。事件是人类对客观外在世界发生的事件的意象,是“事件图式”。事件结构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基础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中。通过探讨基于认知体验性的事件类型、事件图式和事件结构隐喻解读事件的本质与内涵,验证事件的原型范畴以及事件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并能运用到词汇、句法层面,反映现实、认知、语言3者的关系。未来认知视域下的事件研究应包括基于事件语义学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宏事件语义关系及认知机制研究,英汉事件图式对比研究和事件的习得等。

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严辰松.英汉语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J].外国语, 2005 (1).

Barbara, L.T.Events as They Are[A].In:Piotr Stalmaszczyk (Ed.),TurningPoints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andLinguistics[C].Frankfurt: Peter Lang Publishing Group, 2011.

Bauer, J.P.Event Memory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A].In: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Bohnemeyer, J., Nicholas, J.etal.Principles of Event Segmentation in Language:The Case of Motion Events [J].Language, 2007(3).

Chellappa, R., Naresh, P.C.etal.Computational Vision Approaches for Event Modeling [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Chen, L., Guo, J.-S.Motion Events in Chinese Novels:Evidence for an Equ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J].JournalofPragmatics, 2009(41).

Chu, C.-Z.Event Conceptu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 Realization:The Case of Motion in Mandarin Chinese[D].University of Hawaii, 2004.

Croft, W., Cruse, A.D.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Davidson, D.The Logical Form of Action Sentences [A].

In: Rescher, N.(Ed.),TheLogicofDecisionandAction[C].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67.

Dirven, R., Marjolijn,V.CognitiveExplorationofLanguageandLinguistic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Dölling, J., Heyde-Zybatow, T., Schäfer.EventStructuresinLinguisticFormandInterpretation[M].Berlin &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8.

Goodman, N.TheStructureofAppearance[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Hacker, P.M.S.Events and Objects in Space and Time[J].Mind, 1982(XCI).

Jaegwon, K.Events as Property Exemplification[A].In: Roberto, C., Varzi, A.C.(Eds.),Events[M].Aldershot:Dartmouth, 1996.

Jonathan, B.What Events Are[A].In: Gale, R.M.(Ed.),TheBlackwellGuidetoMetaphysics[C].Backwell: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Kearns, K.Durative Achievements and Individual Level Predicates on Events [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 2003(5).

Krueger, F., Grafman, J.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 Stores Structured Event Complexes[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Lakoff, G., Mark J.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koff, 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Johnson M.PhilosophyintheFlesh[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Maguire, J.Mandy, Dove, O.Guy.Speaking of Events:Event Word Learning and Event Representation [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Maienborn, C.On Davidsonian and Kimian States[A].In:Comorovski, I., vonHeusignger, K.(Eds.),Existence:SemanticsandSyntax[C].Dirdrecht/Berlin/Heidelberg/New York: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V, 2008.

Montague, R.On the Nature of Certain Philosophical Entities[J].Monit, 1968(53).

Quine, W.V.O.WordandObject[M].Cambridge:The MIT Press, 1960.

Quinton, A.Objects and Events[J].Mind, 1979(1).

Reichenbach, H.E.ElementsofSymbolicLogic[M].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47.

Roberto, C., Varzi, A.C.Event Concepts[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Schwartz, R.Events are What We Make of Them[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Shipley, F.T.An Invitation to an Event [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Talmy, L.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TypologyandProcessinConceptStructuring(vol.2)[M].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Thomas F.S., Jeffrey, M.Z.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Troje, F.N.Retrieving Information from Human Movement Patterns[A].In: Shipley, T.F., Zacks, J.M.(Eds.),UnderstandingEvents:FromPerceptiontoAc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Vendler, Z.Verbs and Times[J].PhilosophicalReview, 1957(66).

Vikner, C.Change in Homogeneity in Verbal and Nominal Reference[A].In: Bache, C.etal.(Eds.),Tense,AspectandAction:EmpiricalandTheoreticalContributionstoLanguageTypology[C].Berlin & New York:Moutonde Gruyter, 1994.

Zacks, J.M., Tversky, B.Event Structure in Perception and Conception[J].PsychologicalBulletin, 2001(1).

定稿日期:2013-04-11

Inter-disciplinaryandMultiple-perspectiveStudyonEvent

Du Jun Li Fu-yi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7, China;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Researches on event have been a central topic in various fields with multiple perspectiv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thcentury.However,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event have exhibited a scattered, incoherent, independent, and unrelated state.In linguistics, event seems to be taken as a basic unanalysible primitive concept.This article critically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event in various fields to make a clear path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vent study and further analyzes typology of event, event schema and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o as to demonstrate that event researches are in fact a coherent whole, for illuminating th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event.

event; typology of event; event schema;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运动事件语义学及类型学对比研究”(09YJA74001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13BYY012)、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英汉语状态变化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SCWY13-07)、川北医学院2012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英汉状态变化事件语义学及类型学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正文中带*部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福印提供的与L. Talmy探讨学术问题信件中的部分内容,对此深表感谢。

H030

A

1000-0100(2015)06-0059-5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6.012

【责任编辑孙 颖】

猜你喜欢

体验性图式隐喻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探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