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喻模因的体验性认知基础*

2015-03-17魏在江

外语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验性模因语境

魏在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420)

○整合性研究

转喻模因的体验性认知基础*

魏在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420)

转喻模因是携带模因宿主意图,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模因不是先验产物,而是以体验为基础,通过知觉和感官形成。不同个体由于生活经历、社会化过程、教育程度、性格、情感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对相同模因可能存在不同体验,模因的体验性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心智的体验性。语言体验性认知研究是将体验性认知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的一套崭新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哲学为基础,从语言模因的构成性、体验性、概念性、替代性等方面论述其认知体验特征,从而进行模因认知研究,为模因研究提供新视野。

转喻模因;体验性认知;心智

1 引言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尝试从历时和共时视角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模因论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1998)中首次提到它。语言是模因传播的最得力工具,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通过语言传播而生成的模因现象就是语言模因。从语用学角度可以根据模因的定义给语言模因下定义:语言模因是携带模因宿主意图,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Meme已经成为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词汇之一。(何自然 陈新仁 2014:1)

何自然等(2014)总结模因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模因的修辞维度、模因与翻译、模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等,并且预言模因论将与历史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相结合,但他没有提到模因论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我们认为,模因不是先验产物,它以体验为基础,主要通过知觉和感官形成。不同的个体由于生活经历、社会化过程、教育程度、性格、情感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对相同模因可能存在不同的体验,模因的体验性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心智的体验性。模因论与认知语言学结合是模因研究的新视角。没有体验,何谈模因;没有模因,何谈语言创新。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体验性视角探讨转喻模因的体验性认知特征。

2 转喻模因的定义及特点

陈望道认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继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陈望道 2001:82)。按照传统修辞学的观点,(1)转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直叙是自然的,转喻是不自然的;(2)转喻是一种词义或者指称义的转移;(3)转喻是语词的借用;(4)转喻涉及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两者“相关联”(王冬梅 2010:25)。事实上,这种观点存在缺陷。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转喻不是特殊的语言现象,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概念上的转指;转喻不仅仅是词义转移,还涉及范畴构造。在社会语境中,转喻言语的使用还体现出一种大众文化行为,呈现出复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符合语言模因的传播和产生规律。这一类语言模因被称为“转喻模因”(李捷 2013)。邹春玲以“模因-模质”之间的“互推-链接”为分析模型,从转喻的相邻问题入手,说明转喻的理解过程(邹春玲 2008)。该“模因-模质”说将“模因”定义为基本思维单位,“模质”为其思维或语言的内、外表征。模因在思维层面上运作,模质在思维和语言两个层面上运作。仔细观察周遭世界,就能发现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模因的海洋里,我们的世界被模因包围。模因左右我们的存在,左右我们的交际,并在我们生命旅途中不断更迭或升级,直至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何自然 陈新仁 2014:155),它甚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转喻与模因的关系是:(1)转喻是模因得以传播和复制的主要途径及方式,模因是转喻性的;(2)转喻采取凸显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凸显模因的某一部分,如部分代替整体、具体代替抽象、方式代替功能等;(3)所谓语言偏离现象实际上是转喻的正常使用和体现,属于认知的正常体现,语言研究既要关注常规现象,也要关注偏离现象,这也是转喻体现的形式。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

转喻和模因分别作为输入空间,经过扩展、延伸、筛选、过滤、选择等过程,产生出新的浮现结构,即转喻模因。转喻模因保留原来两个输入空间的一些特征和痕迹,但转喻模因并不是转喻与模因的简单复制和组合,而是具有新的特征,这种特征具有创新性和融合性。用事物表示该事物的性质是人类转喻思维模式的体现,因为事物与事物的性状有一种很自然的关联,当描述某事物性质的形容词“缺位”或需要用特别复杂的形式表达时,人们会用与该事物或现象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词来表述,这样就出现以工具代替功能、以具体器官代替抽象的感受、以部分代替整体等的转喻形式。转喻性语言模因因为偏离一般的语言使用规范,会给人带来一种新意,甚至是诗意,而这种新意会迎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所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何自然 陈新仁 2014:91),起到表达时尚、传递幽默、追求经济、质疑与嘲讽等修辞功能。

3 转喻模因的体验性认知特征

根据何自然等人的观点,模因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1)信息观、(2)思维传染观、(3)文化进化观和(4)模因符号观。这门学科将小到一个理念大至文化都看成一个模因单位或模因复合体,一种文化和理念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化和理念,是因为它们都有独特的模因。谢朝群认为,模因有凸显性、顺应性、争议性、社会性、内嵌性、体验性、区域性、相对性、动态性9个属性(谢朝群 2011:174-175)。

Lakoff和Johnson认为,我们身体的独特属性使我们有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能力(Lakoff, Johnson 1999:19)。我们的基本概念源自直接的身体体验,思维是具身的,本质上是身体的;我们概念的独特结构反映我们身体的独特性。概念通过身体、大脑及其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概念通过体验,特别是感知和肌肉运动,获得(Lakoff, Johnson 1999:497)。Horst Ruthrof(2000)认为,有一个“肉身转向”( the corporeal turn);劳伦斯·夏皮罗的《具身认知》封面上有一句话:具身认知正在横扫这个星球。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拒绝视认知为表征计算的传统观点,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把认知设想为“具身运动”。为了统一名称,根据具身认知的英语原文,我们把具身性、具身都称为体验性。

3.1 转喻模因的构成性特征

构成性指身体或世界在认知加工中扮演一个构成而非仅仅是因果作用的角色(劳伦斯·夏皮罗 2014:4-5)。根据该观点,认知过程的构成成分可以延展到脑外,包括身体或世界的特征。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主要依靠模因。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可以表现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根据何自然等人的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教育和知识的传授、语言的运用以及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尹丕安 2005)。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也是一种认知行为或行为模式,由一个人传输到另一个人,它的表现形式是词语、音乐、图象、服饰、格调,甚至首饰或脸部表情。成功的复制因子有3个特点——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由此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尹丕安 2005)。根据何自然等人的研究,模因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1)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传播,即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2)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同音异形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语境经常内嵌于语言模因中(何自然 陈新仁 2014:前言)。模因具有思维普遍性,是基本的思维单位。也就是说,人类认知,无论是感知、选择、记忆、说明或表达感情,都要依赖语境,语言模因的传播可以被不同的认知语境触发。不同的个体在运用语言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语境。例如:

① a.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this: let your interests be as wide as possible, and let your reactions to the things and persons that interest you be as far as possible friendly rather than hostile.(Betrand Russel: The Conquer of Happiness).

b.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to see all the marvels of the world, and never forget the drops of oil on the spoon.(Paulo Coelho: The Alchemist).

c.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not having more, but wanting less.

d.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not to have what you want, but to have what you have.

e.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not in doing well what one likes, but in liking what one has to do.

f.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to fill one’s life with activities.

g.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freedom.(何自然 陈新仁 2014)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因而也就有了上面例子中丰富的表达。这些例子说明,不同的认知语境能触发语言模因,并使它以相同结构、不同内容的方式复制、传播。何自然等(2014)认为,社会语境的触发,人们只有在广泛语境化的社会和在动态的社会语境化模拟过程中交往,才有意义。社会语境的变化诱发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中变异,语言模因可以衰减也可以消亡,在模因进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选择压力。模因论使我们认识到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又如:

② 戏说高考(琼瑶版、甄嬛版、鲁迅版、金庸版……)

甄嬛版 今日提到成绩,小主倍感乏力,恐是昨夜梦魇,扰了心神,都是最近差生众多烦闷了些。加上早起后,看了周测成绩,不想那数据难看极了,愈加心烦。若能取消成绩考核,那必是极好的!

鲁迅版 进了学校,办公桌上有两堆本子,一堆是作业,另一堆也是作业。初夏已经颇热,脊背上却一层又一层冷汗。班主任例会照例是不会少了,优秀班主任排名榜全然没有我的名字。责任似乎并不在我,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我耍棍,能行么?

仓央嘉措版 上与不上,课时都在那里,不多不少,批与不批,作业都在那里不增不减,让我的努力走进你的四十五分钟里,或者你把四十五分钟递进我的手心里,默然,焦虑,寂静,哭泣。

赵忠祥版 全校上下人人心里白茫茫一片,像冰雪笼罩着的阿拉斯加。成绩下滑不是谁能负责的,绝望之中,我们只好紧紧闭上眼睛,像一头频死的海豹,坠入无边的冰冷与黑暗。

最炫民族风版 静静的课堂是我的爱,一份份作业慢慢打开。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呀最无奈,心里绞痛的无法释怀.....

朱自清版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着教室里越来越多睡觉的学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却无从做起。于是忆起《长歌行》里的句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却见教室外炽热的眼神,校长要喷火了!

古龙版 尽管校领导脾气很怪,但各个年级排名手法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只见月末绩效考核,月初教案检查,似乎好兄弟商量好了一般!

新时代教师标准: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的了忧伤,破得了迷惘。Hold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受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还有一点是,忍得住工资不涨。(2015-05-23百度)

由于体验角度和概念化方式的不同,就有了上述那些关于高考的不同版本。人们面对客观世界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表达,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词汇、概念结构、思维方式呢?人们的思维、心智、概念都基于客观世界、感知体验、身体运动,具有体验性。这说明,范畴和概念产生于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没有体验,就没有模因的产生和传播。不同语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人们不同的身体体验,模因因而真实地反映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和不同的认知,这说明模因与人的生活、身体体验密切相关。根据体验性的构成规则,身体是人认知的有力工具;语境不同,模因不同,构成模因的要素也就不同。

3.2 转喻模因的体验性

Lakoff和Johnson承认经验的文化基础,认为每一次经验都发生在一个巨大的文化预设背景中(Lakoff, Johnson 1980:57)。他们为经验主义辩护,经验总是一个互动过程,包括来自身体组织方面神经、生理的制约以及环境方面的特征启示。语言形成于认知,语言是系统的、基于人类认知的,认知语言学力图准确地说明语言是如何基于认知而形成的:世界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语言形式是体验、认知、语义、语用等多种外在因素作用的结果;意义是基于体验和认知的心理现象,不能脱离人的身体特征、生理机制和神经系统而独立存在,即“意义基于体验”(王寅 2002:197)。从人类日常经验中形成的概念系统是研究自然语义的基础,语义是从语言表达到某些心理实体的映射。可以说,没有人的真实体验,模因就不可能形成并得以传播。例如:

③ 爱的说明书:佚名

一种对人或事持有的强烈深挚的感情或者爱好,在日常语境里,它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如恋人之爱、朋友之爱、家人之爱。

产品成分

爱的主要成分为:依恋、怜悯、包容、奉献、以及责任。

适应症

作为一种广谱健康用药,爱对许多人性的消极面都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针对仇恨、悲观、孤独等症状,它具有很好的化解与改善的功能。在药理上,爱能很好地唤起使用者大脑皮层中善的一面,并通过持续的刺激,让它逐渐摆脱旧有的运行程序,焕发出新的活力。

使用方法

作为常备健康用药,爱应每日适量服用。

不良反映

使用本产品时,偶尔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嫉妒、不安与惶恐等情绪,只要在正常范围内,这类情绪均被视为正常反应,使用者不应放弃使用。

贮藏

高温

有效期

1秒~永远

价格

0

注意事项

本产品方便快捷,可通过邮件、电话、问候乃至一个眼神来轻松送服。但同时应小心维护。

本品在市面上有仿冒产品,如占有牌胶囊、自恋牌冲剂等。敬请留意,谨防误服。(《读者》2009年第8期)

这份说明书有些特别,它无疑复制于人们日常服用的药品说明书。用这种说明书说明非常抽象的“爱”,意味深长。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些模因的产生都是基于人们的体验,否则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语言表达。梅洛·庞蒂认为,我们体验到的大部分事物都必须要保留在其特定的背景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前景中更好地知觉它们(梅洛·庞蒂 2001:24)。用“体验具身”这个词,我们意在突出两点:(1)认知依赖于体验,体验来自具有各种感知运动的身体;(2)个体的感知能力自身内含在一个更广泛的生物、心理和文化情境中。用“行为”这个词,我们意在强调感知与运动过程、知觉与行动在认知中不可分离(劳伦斯·夏皮罗 2014:57)。有人的体验,才有生动的转喻模因,才有这样精彩的语言表达。

3.3 转喻模因的概念化特征

概念化指一个有机体身体的属性限制或约束其能够习得的概念。(劳伦斯·夏皮罗 2014:4-5) 一个有机体赖以理解周围世界的概念取决于它的身体的种类。如果有机体的身体不同,它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将不同。根据这个假设,有机体身体的属性决定该有机体能获得有关世界的哪些概念。Langacker指出,应该从最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概念化,它几乎包括各种大脑活动,其中重要的有:(1)原有的和新的概念;(2)抽象的或智力概念以及直觉的感觉、运动和感情经历;(3)非即时的、逐渐展开的概念;(4)对物理、社会和语言语境的完整把握(Langacker 1987:12)。简言之,语言意义是物理体现、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人脑的心理活动的结果(束定芳 2008:105)。概念化既包括抽象概念,也包括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社会、语言和环境的认识,实际上就是认知处理。形式逻辑难以描写语义结构,因为它具有主观性。例如:

④ 语言学博士父亲婚礼致辞

“婚后既要适当注意固定资产的积累,也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我是说既要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对方买些礼物,这就是所谓的固定资产,同时也要让平时的生活充满爱意,这就像是流动资金……”“恋爱的时候以及新婚初期,男女之间自然存在着万有引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会发现身边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星球漂过,这些外来的星球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引力,比如说非常规物质诱惑,情感诱惑。要防止离心力的作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保持夫妻之间足够近的距离。”

“婚后小夫妻有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可以慢慢地将父母看成是一种长期股,健康的时候不用天天看着,隔三岔五地关心一下就可以了,但股市不健康的时候就要多多关注了。可以适时调整长期股的内容,但不可以随便抛售。”“要处理好学业、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学业和工作像是银河系,而生活像是太阳系,当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运转的时候,它自身的运转也一刻没有停歇。” (扬子晚报)

这份致辞用许多金融、物理方面的专业词汇(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万有引力、星球、引力、离心力、长期股、股市、抛售、银河系、太阳系、运转等),风趣幽默又发人深省。这里,说话人用金融、物理词汇来比喻婚姻生活,这样的金融、物理词汇形成一个个模因,并不断地复制和传播。这说明模因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创新手段,是思维概念化的基本表现方式之一。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不断模仿、传播是模因生命力之所在。模因与隐喻、转喻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说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于模因研究。

语言模因之所以能够复制与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传播分不开。语言模因传播的触发语境有情景语境、语言语境、认知语境和社会语境。语言就是承载、传播思想文化模因的单位,其本身也是一种模因。语言模因论从人类语言行为中大量存在的模仿复制入手,对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形成、发展、变异,对语言修辞性使用,对语言和话语意义的解读机制,对语言的社会价值,对翻译、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实质和实践等,都能进行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和阐释(何自然 陈新仁 2014:150)。

3.4 转喻模因的替代特征

替代性指一个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有机体的身体取代被视为认知核心的表征过程。(劳伦斯·夏皮罗 2014:4-5) 因此,认知不依赖于针对符号表征的算法过程,能在不包括表征状态的系统中发生,无须诉诸计算过程或表征状态就能被解释。转喻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凭借的线索是各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转喻模因能成为成功模因的关键在于,它们能提高语言的运作效率,推动语言的时尚性进程,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表达,使语言富有幽默感,起到良好的语用修辞效应(李捷 2013)。转喻模因在修辞过程中的复制和传播体现语言的大众化进程。例如:

⑤ 寒冬起床的N种纠结版本

寒冷的冬天,你被恼人的闹铃声吵醒,可是太困了起不了床啊有木有?每次起床都要纠结半天啊有木有?害怕迟到了被老板扣工资啊有木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上班族早晨起床的N种纠结版本吧!

TVB版:呐,上班这种事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每天都准时起床从不迟到呢,是不能强求的。今天早晨你迟到被老板扣发奖金,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有些事是不能勉强的,你已经尽力早起了。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如果迟到了就哭出来吧,哭出来会舒服点。你肚子饿不饿啊?我煮杯咖啡给你喝,喝完了就好好工作吧!

360版:尊敬的上班族用户,您今天起床用时18分钟38秒,只击败了全国18%的上班族。有265.38万的“懒虫级”上班族第一次起床失败,正在重新起床;另有88.95万的“超级懒床族”全部睡过头,铁定迟到。如想加速起床时间,请联系您的老板对“生物钟”进行优化!

QQ版:敬爱的老板,在您看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我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你停止对我升职、加工资之前,我决定不去上班而继续在床上呼呼大睡。即使我的奖金不保、职位降低甚至被你开除,我仍然决定毅然决然地履行承诺,继续睡觉!我深知这样会让你失望万分,也可能造成我巨大的工资福利损失,对此我诚恳地向您致歉。

金庸武侠版:你运足丹田,把全身的内力都集中在了手臂上,你顿觉沉重的身体慢慢被撑了起来,心中不禁暗道一句:“一定要Hold住!”你的对手“瞌睡虫”开始暗自运功抵抗,身体如同灌了水银一般越来越沉。你再次用力,上下翻掌,左右开弓,让身体难有下沉之机。然“瞌睡虫”的功力要几倍于你,你的身体不由暗暗叫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流淌了下来,被褥在你纠结的挣扎中像海浪一样上下翻滚……终于,你面如死灰,重新睡下,打开手机:“老板,我今天身体有些不舒服,想请一天假!”

古龙武侠版

2012年1月12日,早晨。

黑暗的房间,床。

窗外寒风凛冽,天空灰暗。

谁能忍受得了上班迟到?

你能!

你正趴在暖和的被窝里。

闹铃已经响过三次了。

没人知道闹铃会不会继续响第四次。

你试着撑起身体,你知道一切都是徒劳。况且这不是你自愿的。

你的脑子很沉重,身体也软了下去。一种叫“瞌睡虫”的东西仿佛要掐死你。

挣扎了两下后,一切又安静了下来。

黑暗的房间,床。

一切又恢复了原样。寒风凛冽,天空灰暗。

安静的卧室里,只有微微的鼾声在回荡……

琼瑶版:你静静地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双眼望着天花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讨厌的闹铃第三次响了起来,你那沉重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你讨厌这种纠结的感觉,你的心仿佛都要碎了。脑海中传来了老板那咆哮的声音:“这年头找份好工作容易吗?我们学习了一辈子,工作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愤恨了一辈子,但是仍然要感激上苍,让我们还是一个有单位的人,否则,生命会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你的眼圈红了,几滴泪珠顺着脸庞流了下来。你掀开被子,一骨碌爬了起来,用力按下闹钟道:“我伤不起啊!你就不能轻点响吗?”

周星驰无厘头版:曾经有一段充足的起床时间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上班迟到被老板扣奖金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刺耳的闹铃声你就在我耳边响起吧,不用再顾忌我伤不伤得起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起一次床的机会,我会对自己的身体说:赶紧起。如果非要在这个机会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周一到周五的每一个早晨。(广州日报,2012-03-04)

基因型语言模因指以相同或不同形式传播但内容始终不变的言语模式,是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模因。隐喻性语言模因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具体而清晰的概念认知和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概念;转喻性语言模因因为偏离一般的语言使用规范,会给人带来一种新意甚至诗意,而这种新意迎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在更广范围内传播(何自然 陈新仁2014:91)。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客观现实、生理、心智、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语言的解释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和百科知识。模因论将语言模因视为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是文化进化的机制。这说明认知语言学与模因论的基本思想完全契合,二者具有互补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转喻模因是人思维的表征形式,是正常语言表达形式的体现,研究转喻模因有利于更加深刻地揭示人认知的奥秘;转喻模因的形成、选择与使用是人认知活动的体现,与人的体验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诉求和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语言使用倾向和主观性、主体性;(2)转喻模因不仅兼具转喻和模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母体不具备的特点,是动态的、变化的,模因传播和使用受多种语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语言模因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隐喻和转喻,模因概念的产生既是隐喻性的,也是转喻性的;(3)转喻模因的理解必须依赖特定语境,它是人们语言使用的选择;影响模因选择的因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它既可以复制传播,也可以衰减甚至消亡;(4)转喻模因在广告、新闻、网络语言中大量存在,它通过多种方式复制和传播,是人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转喻模因的形成与传播基于体验、认知和思维互动。

4 结束语

模因论为言语交际研究提供新思路。在语言模因作用下,新词语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得到复制,形成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从中可以窥见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尹丕安 2005)。语言体验性认知是将具身认知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的一套崭新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它综合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当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语言具身认知是语言、具身、认知三位一体的耦合结构,是身体、大脑、环境3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自足的认知动力系统(许先文 2014:258)。语言体验性认知具有多维内涵:不仅是一种语言认知观念、语言认知研究范式,而且是一种崭新的语言认知方式。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为基础,从语言模因的构成性、体验性、概念性、替代性等方面论述其认知体验特征,旨在为模因研究提供新视野。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

何自然 陈新仁.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4.

劳伦斯·夏皮罗.具身认知[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4.

李 捷.转喻模因的语用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3).

里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认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王 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谢朝群.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1.

许先文.语言具身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尹丕安.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5(2).

邹春玲.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J].外语学刊, 2008(6).

Horst, R.TheBodyinLanguage[M].New York: Cassell, 2000.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koff, G., Johnson, M.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TheoreticalPrerequisities[M].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定稿日期:2015-07-13

TheEmbodiedCognitiveBasisofMetonymicMemes

Wei Zai-jia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Metonymic memes are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which carry and spread the speaker’s intention continually by means of repetitive and analogical references through the language structures.Mem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structure the forms in the ways of perceptions.Different 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experiences even on the same meme as a result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ir living experiences, socialized proces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ersonal character, emotion, etc.Therefore, basically, memes’ embodiment i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mind.The embodied cognitive study of language is a new cognitive paradigm which combines the embodied cognition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gether.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embodied philosophy, explores the memes’ embodied cognitive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memes’ organization, experiences, conceptualization and substitution.It aims to provide a new viewpoint for the study of memes.

metonymic meme; embodied cognition; mind

* 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认知——功能视域下的概念转喻研究”(GWTP-YJ-2015-0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科研启动计划项目(299-X5122129)、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语法转喻的认知语义研究”(2014J01)和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认知语篇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JZ072)的阶段性成果。

H0-05

A

1000-0100(2015)06-0039-6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6.008

【责任编辑王松鹤】

猜你喜欢

体验性模因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探讨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跟踪导练(三)2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