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战略蕴含的新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为视角

2015-03-17马希

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驱动

马希

创新驱动战略蕴含的新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为视角

马希

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开拓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理论。创新是一种高级的实践形式,并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创新驱动的发展不是普通的发展,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种以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发展。从马克思发展伦理的视角透视创新驱动战略所蕴含的发展观,能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一)创新的概念

“创新”一词最早由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是由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组成,也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而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自变量的改变。在他的理论中,创新包括五部分内容: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获得新的原材料;生产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在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他又将创新形容为一种“破坏”行为,是对旧结构的解构,同时创造出新的结果,这种创新不是发明,只是一种将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以及新制度应用于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新技术、新原材料、新的生产方法的运用不是作为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的革新,而是作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的生产力自身的革新。由此,熊彼特将生产力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根本动力,从而就将他的创新理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他实际上将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

而事实上,创新思想的提出最早源于马克思。[1]马克思曾在不同场合使用劳动资料的革命、技术的变革、机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条件的变化等话语来表述现代意义上的创新。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资本逻辑占优势的前提下,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进行生产,创新本身异化成为“提高社会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2]因此,他认为“搞科学的人”创新是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继而互相竞争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目的。另一方面,发明则逐渐从生产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的职业,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科学因素第一次被广泛地和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和发展,并体现在生活中,可以说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3]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区别以生产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而言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2007)把国家竞争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生产要素驱动发展、投资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财富驱动发展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增长率连续多年维持高位运行,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经济快速增长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格局,但是我们的发展阶段主要还停留在生产要素驱动发展和投资驱动发展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问题在于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的环境成本代价过高,导致的结果是GDP上去了,环境却污染了,资源日渐枯竭,近年来雾霾、污水围城的事件频现,便是这种相对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后遗症。如果依照这种模式继续下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必须积极转换发展方式,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推进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主要优势在于:首先,创新自身主要是一种智力要素,是可再生资源,一旦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可源源不断地驱动发展;其次,创新能够重新整合各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和消耗,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创新是一种高级的复杂劳动,能够产生高附加值,可以几何级数放大和转换生产力。因此,创新是能够高度集聚、整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从而持续驱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于2012年7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明确提出的,并且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略出现,这表明党和国家依靠创新实现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心和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视。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路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地将创新作为一个词语范畴来使用,但是他的创新思想丰富地蕴含在以实践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当中。创新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集中蕴含在人类的生存方式中,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人类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同时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创新实践能够解决这些矛盾,就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一)理论创新驱动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人类能够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揭示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新规律,能为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实践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科学实践原来是作为人类社会交往实践和生产实践的一部分出现的,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实验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需要科学实验才能得以发展,科学实验是人类探索社会规律、思维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实践形式,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科学实验同时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揭示出思维、社会、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从而指导人,改造人的社会意识,为社会交往实践和生产实践提供思想武器。因此,理论创新驱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矛盾。

(二)制度创新驱动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交往实践是人类处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两组关系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与社会交往实践相互交织,生产实践是社会交往实践的基础,社会交往实践是生产实践的保障。为了保障生产实践的顺利进行,需要保持社会正常的秩序,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依靠常规的社会交往实践不能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打破常规的社会交往实践方式,运用社会交往实践的高级形式——制度创新来打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此,可以通过制度创新驱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科技创新驱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力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实践反映了人的生产力水平和与人化自然界的关系,所以生产实践和人的生产力水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实践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都一样,那些低水平的、常规的、重复的生产实践,没有科技的创新,没有新发明、新发现,是不能促进生产力有质的飞跃的。科技创新是生产实践的高级形式,能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科技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生产力发展中的矛盾。

三、创新驱动的发展属性——马克思发展伦理的审视

(一)发展的范式转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1.创新驱动是一个实践过程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创新也是一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按照实践的重复性程度可将实践分为创新性实践和常规性实践两种类型。创新实践作为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劳动,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程序、手段、对象、方式、结果方面,与常规的实践活动存在显著的差别,是对常规实践活动的突破,是前所未有的实践活动,而能否提供新的认识世界的新信息是创新实践与常规实践的本质区别。

2.人与自然统一的实践论

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深入剖析近代资本主义的现实现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人与自然、历史关系的崭新理念。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作为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的共生物,人与人化自然互为对象,不可分割。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是一致的,只能被看作并理解为“改革的实践”,[4]55并且“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92同时,实践是人与人化自然生成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认为的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符合这个特征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中体现为人类的活的劳动,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过程是: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的感性的现实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断创造着自己,也不断在自然界中打下烙印,创造着人化自然。由此,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得到统一。

3.创新驱动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反映出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交往的关系,因此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社会生产方式。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4]344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才会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不仅要变革发展观念,更要从根本上变革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要扬弃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具有历史批判和历史导向作用,就要通过发展资本,极大地丰富社会产品,然后扬弃资本,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而在当今时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转变的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此来破解发展和环境的两难困境,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选择。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驱动推动的发展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更注重以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合目的性,就是指发展具有人本取向,发展的属人性,即所有的创新实践都是指向人的需要和愿望的满足,实现价值的增长和人自身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关注人的价值、权益、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人的因素始终是各项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把注重人的发展的目标贯穿和渗透于发展的全过程,必须保护、尊重人。而人的发展还是一个历史的纵横维度的发展,需要把“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相结合,建立共享机制来提升生活质量以此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多层次需要。而合规律性指的是创新驱动注重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是认识当代社会现状和中国发展规律的成果。创新实践既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而且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多向度内涵的发展。创新实践更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规律的统一,人的发展规律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统一,实现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和谐共生的发展。

我们谋求的科学发展不是完全不顾及经济发展,而是要通过创新驱动,在新的起点和基础上寻求合乎自然发展规律、有益于后代人,又能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阿马蒂亚·森指出发展比增长更为重要,发展必须要超过“财富的积累和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他与收入有关的变量的增长”,同时,“经济增长本身不能理所当然地被看作目标”,所以,“发展必须更加关注是我们生活得更充实和拥有更多自由”。[6]

四、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

(一)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创新型国家

创新文化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催化创新行为,培育创新活动的一种文化环境。陈依元(2007)认为创新文化是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有利于创新实践的文化形态,他认为这种创新包含三个主体层次的内涵:环境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主体创新文化。[7]当前我国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科技产出效率不高,同时以发展为主的创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工具化、功利化的科技创新价值倾向越演越烈。从宏观来看,要在创新文化方面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提高公民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文化认同。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牵引创新的发展价值取向,帮助创新主体克服功利与发展之间的迷茫,从而推动有动力、有目标、有信念的创新,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建设,为打造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研究,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都有了较大进展,但是,现有理论还存在着西方理论沿用到中国实际的相互龃龉,旧有理论难以实现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的困境。目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亟须跨领域的创新科技和产业布局的研究。因此,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研究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创新制度,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速度

创新文化指导创新制度的建设,创新制度的建设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创新实践的助力。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马克思发展伦理认为,以人的发展和以人的整体为中心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当今中国的发展方式,首当其冲就是要摒弃唯GDP论的考评体系,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确立以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现阶段表现为创新驱动的发展。

[1]任力.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J].当代经济研究,200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84.

[3][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0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04-08.

[6][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7]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责任编辑:杨彧]

A81

A

1673-8616(2015)02-0066-04

2014-09-03

马希,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驱动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