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与应对

2015-03-17红,吕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意识理论

罗 红,吕 明

(1.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2.阜阳第一中学,安徽 阜阳 236043)

高校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与应对

罗 红1,吕 明2

(1.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2.阜阳第一中学,安徽 阜阳 236043)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教学法对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归因及途径加以梳理,认为体育健身意识是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高、精、尖人才,其身心健康是他们建设祖国的必备条件之一,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行为习惯是健康的必要条件。对高校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培养体育健身行为习惯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高校体育;健身意识;培养

意识是以心理过程为基础的一个特有系统的整体,是一个人心理体验的总和。体育健身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爱好等主客观因素所形成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源于社会生活,其特点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这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模式实现不断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阶段,它起着承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最值得怀念的美好时段[1]。因此,高校体育应注重学生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刻板体育观。

一、高校体育健身意识培养缺失的归因

国家教育部制订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与评价,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引导与督促,要完整的实施好这个标准,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适宜操作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学校体育应围绕标准制定工作目标、任务和计划。在此标准的指导下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都做出了相应的指导纲要和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领导的重视程度、监督管理模式和上下管理者信息畅通等因素是关键。

体育理论反映的是体育事实和经验,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习惯方面起到指导作用。高校体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组成:首先,教学大纲大多只规定理论课的次数以及教学内容,教材一般包括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多数内容是中学体育实践知识的重复和补充;其次,从教师角度看,学校对理论课教学的拓展没有硬性规定,很多体育教师存在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薄弱,归纳、整合以及表达能力不强,难以发掘适合学生需求的新兴体育理论课程资源; 第三,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都有一定的理解,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年龄处于青春期后期,各种生理机能正进一步成熟,好动是其一大特征,体育课室内理论的开展得不到推崇,而且大学体育理论知识内容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因此,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

二、高校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手段与途径

(一)加强健身知识教育,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1.增加体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比重,提高体育理论授课水平

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出了传统体育学的范畴,成为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学、生物化学与自然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但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应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知识体系,并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2]。

体育理论是人们对体育规律和体育实践的归纳综述,它在形式上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体育事实和经验。学校体育理论教学是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原理、锻炼方法以及锻炼的价值等,它能对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在提高体育教师理论授课水平和理论素养同时,增加理论课程教学比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处于多维度相对平衡,通过互联网和学校宣传设施增加学生刻板体育理论知识。

2.多种教学法和教学形式综合运用

教学法运用合理得当,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笔者认为,教学法的选择应依据以下原则: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结构和思维方式等;其次,必须依据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第三,根据教材内容。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提问法、比较法、讨论法、竞赛法和练习法等。

体育理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因此,体育理论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应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介,利用网络建立学习和交流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制作CAI课件,使体育运动画面效果更加清晰生动。

3.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

实现体育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出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体现出体育课程的社会性。教会学生运用体育为媒介进行交流学习和生活,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贯通,课内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师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课外可以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比重,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速体育社会化的进程[3]。在做好学生体育课内课外结合的同时,还要做到学校体育教学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相联系,与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相结合。

(二)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情感,提高体育欣赏水平

动机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激励、发动或维持个人兴趣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只有对某种事物的内容或过程产生了兴趣,才可能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体育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的培养过程: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第三,能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在锻炼过程中充分体验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4]。

体育运动项目较多,可分为运动竞赛和强身祛病两个大类,每项体育运动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体育竞赛紧张激烈,特别是高水平体育竞赛,对抗性强、动作规格难度大,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表演性,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懂得欣赏高水平体育竞赛,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震撼,会对自身产生更加浓烈的兴趣,所以,欣赏高水平体育竞赛也是改善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5]。现实中多数学生对许多现代体育竞赛项目既陌生又熟悉,网络和电视上视觉感受,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世界杯、国际网球大师赛、美国NBA篮球赛、中国CBA篮球赛等,学生对比赛规则较为模糊,有的是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造成对赛事不够关注,欣赏只为看热闹,因此,许多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吸引不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基于这种因素,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如在雨雪天或课外时间,开设体育理论专项知识讲座,介绍体育专项知识技能。学生对体育运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观看体育赛事时,就会用心去欣赏,用专业的眼光去品味,同时可以体会体育竞赛所特有魅力。

(三)加大体育锻炼场地和基础设施投入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环境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体育环境对人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习惯也起着重要作用。当人的体育意识处于自觉活跃状态时,就会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来满足自身健身需求。当人的体育意识处于萌芽(或一般)状态时,就会根据现有的运动场地、健身器材来锻炼身体,这时如果缺乏相应的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处于萌芽(或一般)体育健身意识人群的健身热情会逐渐消退,同时通过调查得出,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是影响人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培养优势体育项目,激励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

动机引领行为,行为是习惯养成出发点,动机是决定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每个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爱好各不相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其能充分展示自己、发挥特长,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非常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在体育锻炼中表现较为明显,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一般都很积极、很活跃,高校应确立学校优势体育运动项目和品牌体育运动项目。开设体育单项俱乐部或体育协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学校委派专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指导人员。俱乐部或体育协会会员可以直接接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和理论辅导,可以参加由俱乐部组织的训练、比赛、观摩交流,学校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协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乐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能力[6]。因此,高校构建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是对体育教学盲区的延伸和弥补。

总之,大学生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多维度、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提供相应的器材设施;其次,体育教学应把体育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使体育课与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社会体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良好的身心素质对其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7]。良好的体育意识有利于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高校应该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体育需求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使之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衔接。

[1]李子煊 ,余其刚.浅谈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86~88.

[2]杨伟.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素质构成要素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7,3(3):222~223.

[3]姜长林,雷先良.学校体育对群众体育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35~36.

[4]管慧香.浅谈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J].搏击(武术科学),2012,9(2):113~114.

[5]孙永盛.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4,(5):52.

[6]梁双双.体验式培训理念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万一春,储龙霞.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3,6(2)24:73~74.

2095-4654(2015)08-0131-03

2015-05-03

阜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教师合作重点研究项目“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质量控制研究”(2013JCJY01)

G804

A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意识理论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