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型
——基于跨界思维视角

2015-03-17陈亚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跨界课程

陈亚鹏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型
——基于跨界思维视角

陈亚鹏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MOOC的热浪来袭引起了一场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教育现象。高校教师能否在这股MOOC浪潮下成功实现角色转型并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被淘汰,这将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MOOC;跨界思维;角色转型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一种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及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自2012年以来,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股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长远来看,作为一场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教育现象,MOOC的推广或将改变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其改变主要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结构,重新定义了教学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由此也重新定位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与作用。MOOC的特征决定了它只需要“少而精”的优秀教师,就可以使其课程覆盖至全校、全国乃至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因此,能否在这股MOOC浪潮下成功实现角色转型并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被教育改革的浪潮所淘汰,这将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MOOC对高校教师角色地位的冲击

(一)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教学资源的创生者

由知识大爆炸所带来的知识价值凸显,应用技术提速所带来的生活、工作节奏和学习等多方面的相应提速变化给予了高校教师艰巨挑战。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大学生将在校所获的知识量在毕业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传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用的知识;在限定的时间内有效发挥教育的作用;启动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在永动机,因材施教[1]。这个挑战不得不让高校教师必须在熟悉、理解新生代大学生认知特性、世界观基础上对教学态度、方法进行调整;针对性地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筛选、更新、整合并创生出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专业特性的教学资源;同时还需不避社会流行因素,采用前瞻性、发展性的观念指导教学,以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具备多样性、多学科的知识领域来充实自我,实现角色的转型,才能够在新兴媒体众多的形势下开展有效的教学与指导工作。

(二)由课程教材执行者变为教学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者

MOOC最直接带来的是一种授课方式上的变革。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以网络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知识、能力水平自行把握学习进度,自由地选择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掘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2]。这就使得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如果继续充当教材与书本知识的“搬运工”,就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和创想,剥夺学生探索学习的权利,限制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重构,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去中心化、连接重构。因此,教育行业也需要借鉴很多的企业转型经验,试着打破过去传统的客户概念,不再纯粹地只考虑产品本身并一味地追求利润,而应当把用户需求和如何黏住用户作为企业经营的重大战略思维。MOOC让老师变得更像是互联网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当教师把学生视为用户的时候,才会更加注意并分析他们的深度需求,同时还可以让师生成为合作者,一起参与开发、创造和制定适合学生学习需求与特征课程或相关的教学产品,如此地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才会实实在在地扎根于课堂。这样的跨界思维方式才有可能让“互联网+教育”落地发展。

(三)由学生学习评价者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

MOOC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还体现在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与测量方法,主要是利用同辈评价或软件评价的方式。MOOC平台系统会全面、精确地自行记录、评估并生成每一个学习者的特征,包括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等数据。然后根据已有的数据挖掘结果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类,为学生提供第一时间的反馈供其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初步的评价。如此一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或教学过程中担任学生学习评价的首席地位。教师无需再苦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而只需掌握一定水平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特征进行多样化、多维度的评估与研究,以对后续的课程教学过程与组织环节进行改进。

二、跨界思维模式下的角色转型策略

MOOC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此改革过程中,教师是直接的承担者。面对该挑战,教师角色将向教学资源的创生者、教学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者和课程教学研究者等多重角色转变。

(一)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跨角色的转型

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就是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

首先,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学校的教育,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也不再是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唯一的传播者。在此背景下师生交往也将日益平等化、普遍化。由于当今大学生的时代特性之一是各种新兴媒体的主要追捧者与使用者,各种新兴媒体如网络、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他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无素,对其学习、生活和思想影响意义非凡。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加强对新兴媒体的接触度,才能构建起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平台,实现知识共享、全员协作学习、相互启迪和互相助益的无限宽广的学习共同体。

其次,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教育意识,要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或手段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高校生活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者与数字化公民,从而使学生能够面对数字化世界的各种挑战[3]。

再者,为适应MOOC浪潮下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观念也将由“教”转变为“导”,推动学生构建适合其自身的知识信息体系[4]。教师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管理者的姿态,确立以情感沟通为主体的教学交往,搭建师生、生生多方的学习与情感交流平台,共享共建教学民主的师生关系沟通渠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陪同者。教师应该重在激发广大学生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对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促进者。从而实现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角色向引导者、合作者、成长的咨询者等综合角色的转变。

(二)跨界充电学习,实现专业知能成熟

教师的跨界学习就是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跨越边界的学习,包括跨专业、跨领域、跨时空等多样性、多学科的学习。这可以帮助高校教师面临当下互联网发展而引发各行业、各领域及各专业的快速发展变化的转型需求问题。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富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高校教师除了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之外,也要广泛地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通才,将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面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等能力有机融入和指导教学。

对于这种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获得,高校教师不仅在书本中学习,还通过自己尽职尽责、持续不断地努力工作,通过在“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中学习,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和开发课程等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通过与同伴和教研室成员的合作与交流中学习,这使教师在获得了丰富的个人实践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职业成熟的果实。基于这种成熟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中的相关学习主题,合理而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实现跨时空的转型

MOOC对大学地理界限的虚化影响,迫使高校教师不得不进行跨时空教育的探索。教学不再是简单化地将学生群体封闭于传统的教室与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化地随时随地借助计算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连接网络进行学习。因此,学校在MOOC时代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校园,使其空间设计与软硬件设施均适应“虚实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当然,这既需要教师群体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外部条件的有力支撑。

第一,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迅速地调整甚至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期望他们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有创见的课程实施。教师本人必须通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软硬件操作,以及网络浏览器、传播软件、授课平台及相关的教学管理应用软件技术,将吸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整合成有效的学习资源或产品推广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第二,学校管理层可以邀请国内外相关的专家与学者为学校领导班子、各类教师开展分类或分主题的培训。在培训中可以解决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具体的软硬件操作技能进行专题培训。教授教师掌握实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工具,如课件制作、视频剪辑、动画配音、网上操作等摄影摄像制作技术,真正地让一线教学教师采用多途径、多方法和多样式的设备制作较为实用的MOOC资源。

(四)擅用教育数据挖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MOOC的诞生与发展之所以被寄以变革教育的厚望,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基本已实现现有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并可以在大规模教学的同时实现因材施教。教育数据挖掘是其具体实现的方法之一。教育数据挖掘可以将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混合学习特征进行碎片化处理,碎化成一个一个的要素进行分析,发现规律,总结并识别出不同学生不同方面之间的特征差异。教师可以借助教育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学习分析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科学、更灵活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提供给学生。因此,对于高等院校的老师而言,虽然他们已从教学中“解放”出来,但是为了保证一门MOOC从课程设计、录制、上线到学生参与学习,教学评估等的全程一系列环节的质量,仍需要其能更全情投入地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通过科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探索,发现与创造,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型。

总之,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时代竞争中,高校教师只有带着这些问题思考,深入理解MOOC的理念与教学细节,基于跨界思维的视角以不同的身份、尝试体验不同类型、学习不同领域的活动,才能确立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主动占领有利地形,最终赢得学生的青睐。否则,教师职业发展的步伐将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就很容易被教育改革的浪潮所淘汰。

[1]李小蔓.以人为本的高职教师激励策略[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6.

[2]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4.

[3]刘志波,许惠芳.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J].现代教育技术,2008,(9):128.

[4]徐峥.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J].教育信息化,2004,(9).

2095-4654(2015)08-0067-03

2015-04-04

G434

A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跨界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