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生产力”: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当代诠释——基于价值的视角

2015-03-17张朋光

关键词:生产力关怀马克思

张朋光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但由于马克思本人从未给生产力下过明确定义,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理论阐释空间。概括人们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解读,大致可解析为“财富生产力论”①“财富生产力论”认为生产力的功能或目的就是增加物质财富。其思想最早可见于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如魁奈、配第、斯密、李嘉图、李斯特等(但西斯蒙第对此持批判态度)。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最初也被解释为这种理论形态,苏联教科书和我国传统教科书仍持此观点。、“要素生产力论”②“要素生产力论”探讨生产力构成要素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传统生产力论的另一视角和形态,代表观点有“二要素论”(劳动者、劳动资料)、“三要素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多要素论”(又加入了科技、信息和管理等要素)、“系统生产力论”和“大生产力论”等。、“实践生产力论”③“实践生产力论”主张从实践的角度去看待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直接把其视为一个实践的过程。参见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产力观的当代解读》,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陈欲晓:《论马克思的实践生产力观》,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和“人本生产力论”④“人本生产力论”坚持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旨归和最终目标在于人自身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从属于人的发展。参见朱志勇:《论生产力价值的人本纬度》,载《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刘强:《以人为本: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等几种范式。而如果从价值的视域即从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取向来看,以上诸种生产力理论及其实践无非可归结为两条根本对立的路向:一是以生产发展本身为目的、“为了生产而生产”,从而忽视了或“遗忘”了人的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向(如“财富生产力论”、“要素生产力论”等⑤“财富生产力论”和“要素生产力论”只是理论视角不同而已,其目的都在于增加物质财富,因而都属于传统生产力观。“实践生产力论”虽具有人的发展的视角,但其着眼点主要还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缺少人文关怀,因而总体上也可把其归为传统生产力观。),它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使其成为大自然“不能承受之重”,而且还导致了人的发展危机而使其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一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为了人而生产”,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从属于人的发展的“人本生产力”发展路向。然而,作为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矫正和纠偏,“人本生产力”这一提法虽然把传统生产力理论中颠倒的生产力与人的关系又“颠倒”了过来,从而有助于克服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但若“矫枉过正”则容易滑向“人类中心主义”的歧途而又伤害自然进而伤害人自身。笔者以为,不妨尝试用“人文生产力”概念来改造或替换“人本生产力”,把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都纳入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人文关怀”之中,以期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以价值看待生产力

“人文生产力”和生产力表述的实际上是同一个对象——人类的生产实践,之所以在生产力前冠以“人文”二字,主要是为了表征生产力发展的“属人”本性和“为人”价值,即不能仅仅关注生产的“能力”,更要关注生产的“价值”。其实这本来就是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义而无须刻意强调,但现实的生产实践却背离了它的这种内在本性。在传统生产力理论的视域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主体的,或者说它本身就是自己的价值主体,即“为生产而生产”,人只不过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已。正是由于传统生产力理论中价值主体的缺位或错位,笔者才以“人文生产力”这个概念来予以警醒和纠偏。

(一)价值视域中的生产力与人

“人文生产力”观是从价值视角审视生产力理论的必然结果,是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科学揭示,是对传统生产力观的当代翻转。价值在哲学上是指物的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⑥这种价值观属于传统价值观,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而言的;真正的价值观应该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参见俞吾金:《物、价值、时间和自由》,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马拥军,汪谦慎:《从马克思的资本哲学到资本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扬弃》,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7期)。但即使从传统价值观来看,传统生产力理论也是一种颠倒的价值观,即上文所说的价值主体的缺位或错位。。作为一种“关系质”或“关系态”,价值的特殊规定性在于“物为人而存在”[1],即客体为主体所用、为主体服务。在一切价值关系之中,只有人才有资格成为价值的主体,这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的本性决定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的活动固然要受客体的属性和规律等的影响和制约,但更重要的是,人必然根据自己的目的、需要和尺度去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即通过作用于客体而实现物对人的价值。不追求、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活动,不是真正的人类的对象性活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促进自己的发展。所以,人是一切价值关系的主体,物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只能以价值客体的形式而存在,而不能凌驾于人之上。

因此,在生产力和人的关系上,不能讲人对生产力的“价值”,只能讲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对此,曾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即“人是生产力的主体”。这貌似突出了人对生产力的主体地位,因而有人把它看成“人是生产的目的”的等价命题,但传统生产力理论也可认同这个说法并由此得出“人是生产的手段”的不同结论。所以,“人是生产力的主体”这种提法是有歧义的,其要害在于对“主体”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它既可以被看成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从而无异于说“人是生产的手段”;也可以被认为是“享受生产力的主体”从而等于说“人是生产的目的”。这样,由同一个命题就导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而这分别代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生产力观。

在传统生产力观看来,人是生产力中“活”的要素,是最富有能动作用的力量。甚至马克思也曾把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则称之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当然,他们的这种说法仅仅是就“人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角度而言的,其生产力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因而,人被视为发展生产力的主体和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和能源渐趋枯竭,生产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开发人的主体生产力正日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战后日本、德国的迅速崛起,真正奥秘就在于此。”[2]在这里,与其说人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主体的人,毋宁说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客体的人,因而是没有灵魂、自由和尊严的人,即“非人”;在“人文生产力”观看来,生产力和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价值关系,由于人是一切价值关系的主体,因此,人是生产力的价值主体。在这里,人不再是仅仅作为生产要素而存在的客体的人,而是享受生产力发展的主体的人,即成为生产的目的的人,因而是有灵魂、自由和尊严的人,亦即“真正的人”。

(二)“人文生产力”观的当代出场

由以上分析可知,“人文生产力”观和传统生产力观的根本分野在于二者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不同,更确切地说是如何正确看待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意义。对此,马克思早已作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他既坚持人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高目的和原则,又坚持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式,强调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和人的发展的生产力路径的有机统一。因此,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不仅是“崇高”的,而且是“科学”的。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些光辉思想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迄今的生产力理论基本上都是敌视人的。大多数理论家们和实践家们所关心的不是生产力对人的价值,而是人对生产力的“价值”。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力量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在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作用,这种本末倒置的极端做法不仅使人处于异化发展的艰难境遇,而且也使生产力的发展难以为继。所以,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必须重新审视,着重探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价值关联。“人文生产力”观的当代出场,回应了这个重大的时代主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也有少数人表述过“人文生产力”这个提法,但都不是在本文的意义上使用的。他们并不是从生产力对人的价值的角度去说明生产力是发展人的手段,而是从人对生产力的“价值”(即效用)的角度论证了人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即把人视为生产力的要素,把人的精神因素和人文素养——如智力、道德、情感、文化、艺术等非物质因素——作为现代生产发展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推动力;虽然也有人强调“人文关怀”,但他们认为“人文关怀也是一种生产力”、“人文关怀能够创造生产力”。这样的“人文关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并不是真正的对人的尊重和高扬,而是出于充当进一步榨取人的“生产潜能”的“诱饵”的龌龊动机,它实质上不是对人的关怀,而是对物的关怀。因此,这里的“人文生产力”只不过是“物质生产力”的对称或“精神生产力”的变种而已,本质上仍属于传统生产力观。

二、“人文生产力”观的基本内涵

“人文生产力”概念是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批判和反思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它充分借鉴了传统生产力理论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并把其颠倒的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再“颠倒”过来,强调人的发展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是以大自然为基础的,所以,“人文生产力”观还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态的保护,把建设生态文明视为其题中应有之义。正是从人、自然和社会(以生产发展为基础的有机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笔者把“人文生产力”的基本内涵界定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和人的发展的三位一体和有机统一。

(一)“重生产”而不“唯生产”

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生产力理论的共同特征,其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生产的作用和目的。传统生产力理论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是正确的,但它往往把生产力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力量,认为生产力的发展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主张“为生产而生产”,容易导致“唯生产力论”和“生产力万能论”,从而走向片面和极端;“人文生产力”论当然承认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把之视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实际前提和根本途径,但它认为生产力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内容和唯一决定力量,况且生产力发展本身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人文生产力”观首先承认生产力的作用,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在它看来,生产力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力量,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也决定着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前提。正是基于生产力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马克思经常把人类社会形态明确地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的社会形态”;列宁则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归结于”的思想——“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3],认为只有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才能抓住社会发展的实质和根本。马克思和列宁的这些思想非常深刻,不仅告诉了我们应怎样“观察”社会,而且指出了我们应怎样“发展”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并把全部资本都集中到自己手中后,就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列宁认为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5];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时,也多次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6]63,“发展才是硬道理”[6]377。邓小平还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之作为判断我国改革开放是非得失和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使“生产力标准”更加便于理解和操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文生产力”观一方面坚持生产力(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前提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承认生产力(经济)的局限性和一定意义上的“非决定性”,坚决反对“唯生产力论”。它认为把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歪曲为“经济万能论”和“经济自动论”是对马克思的最大误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认为生产力(经济)发展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社会发展还包括、也离不开“其他参与交互作用的因素”;而且认为生产力本身也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生产力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也离不开其他因素的作用。正是由于生产力对这些因素的依赖,恰恰表明了生产力本身固有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自然界的大部分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其生态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而生产力发展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显然,要解决这个矛盾,生产力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它不能决定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们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提高对自然的道德良知,给自然以应有的珍惜和关怀,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其次,生产力主要是对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运用和发展,而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而且是感性的存在;人不仅有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理性诉求,而且还有道德、情感、意志、信仰和价值观等感性需求。可见,生产力并不是人的所有能力和素质的全部展现,也不能满足人的全部需求。最后,生产力总是社会的生产力,不同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发展机制等不仅影响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关系到生产成果的分配、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社会信仰和价值观的确立等。而生产力发展本身不能决定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不能决定人们的和谐相处、不能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的自动实现。这些都是不能“唯生产力”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文生产力”观的题中之义

长期以来,“生态”和“人文”一直被认为是各自独立、互不关涉的两个领域,“生态生产力”和“人文生产力”一直作为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而并行存在。其实,若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看,二者确有重大区别;而从生产力的价值目标看,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生态生产力”虽着眼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但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改善人类的生存家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生态生产力”并非不讲人文关怀,它本身就是人文关怀的具体展现;“人文生产力”虽强调生产力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尊重和关怀,但这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保护生态从而保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就成为“人文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在“人文生产力”观看来,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生存家园,而且是人类的衣食父母,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地球母亲,就是对人类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传统生产力理论之所以被认为是敌视人的、不人道的和反人类的,不仅是由于它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漠视和贬低,也是因为它对大自然的疯狂蹂躏和摧残。传统生产力观为了财富而利欲熏心,置大自然的规律于不顾,使大自然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甚至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从而不但伤害了自然,而且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批判和反思传统生产力观的基础上,人类最初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理念来表达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的。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的问世,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争论。10年之后,《只有一个地球》和《增长的极限》突出了自然生态对发展的重要性。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生态时代”。1981年美国学者R·布朗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首次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系统阐发。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的主持下,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为指导世界各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后,人类对生态问题日益关注,关于发展的理念也日趋深刻。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和追求综合发展,并以“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完善和提升。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地、正式地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7],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表明了我国对发展理念的拓展、深化和创新;党的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来认识,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8],标志着我国从此步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发展“六位一体”,统一、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三)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关怀

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主体和皈依,以人的发展为依据和标准来衡量和评价生产力的发展,一句话,人成为生产的中心、目的和归宿,这是“人文生产力”观的核心、本质和精髓,也是它和传统生产力观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生产力观见物不见人,求利不求义,使思想信仰、道德伦理、人生意义和终极关怀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沉寂于物质消费的繁华帷幕之后。物质文明的进步不仅没有带来精神文明的自动提升,反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价值错位和信仰缺失。面对整个社会的“物质化”陷阱和弊端,一些经济学家呼吁:发展生产力不能忘记了人文关怀,经济生活必须受伦理道德的制约,“只有建立了充满人文精神的经济伦理规范,才能使浮躁飘荡的人心有所依归,使茫然无措的行为有所参照。”[9]给生产以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赋予生产以人文的灵魂和目标,这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人文生产力”观的当代出场,正是基于对这一历史使命的深刻觉解和自觉担当。

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表现为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的有机统一。它既以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终一致,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又注重对现实的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改造,给当下的人的发展以切实的尊重和满足,从而一步步地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产力发展的终极关怀是指人们对生产力的“应然”发展的理论评判和价值期待,即人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生产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固然出于人们谋生的需要因而有强迫人、压抑人和奴役人的一面,但它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的自我展现因而也有锻炼人、提高人和发展人的一面。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不但会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且会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其最终结果——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发展和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是相一致的,因而也是和个人最丰富的发展相一致的。”[10]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种终极关怀由“应然”转变为“实然”,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达到高度一致;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的漫长社会里,它作为一种“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给当下人的发展以现实关怀。一方面,它作为鼓舞和激励人类追求自身发展的“信念之灯”和“希望之火”,使人们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抱有信心和勇气,充满希冀和力量;另一方面,它又对现实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漠视人和敌视人的现象予以警示、鞭笞和变革,以保证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航船不偏离正确的航向,最终驶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彼岸。今天,“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是生产的目的”已不再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的“人文生产力”发展之路,在当代已经开启。

三、“人文生产力”观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人文生产力”观的当代出场,不仅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基本精神的概括和进一步阐发,而且是出于对两个重大问题——传统生产力观的理论缺陷和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困境——的批判和拯救,更关系到当下生产发展实践的价值取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规划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人文生产力”观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传统生产力理论和各种唯心主义各执一端,把本来属于同一生产实践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割裂开来,从而不仅不能正确说明生产力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没有找到实现人的发展的可行途径。“人文生产力”理论最大的特色和贡献就在于它坚持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和人的发展的生产力路径的有机统一,科学说明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不仅有力地批判了以往理论在此问题上的错误论调,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而且进一步坚持和深化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人文生产力”观与唯物辩证法。首先,与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不同,“人文生产力”观把人的发展置于生产力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它既不同意唯心主义把人的发展归结于客观精神的自我发展或主观的精神诉求和意志自由,也不同意旧唯物主义把人的发展等同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动物式的“类生活”,而是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人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其次,“人文生产力”观正确地说明了人的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它指出:人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最初是原始统一的;后来出现分裂和对抗,人一度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人的发展屈从于物的发展——这在生产力落后和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日益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让位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本身最终成为生产的最高目的。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自觉运用和具体体现。最后,“人文生产力”在概念表述上把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利于避免“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两个极端。一方面,“人文生产力”观具有一切生产力理论的共性——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又提醒人们不能就物论物,而应看到生产力的发展中蕴涵着人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与传统生产力观相对的生产力理论,“人文生产力”观特别重视人的发展,但它又告诫人们,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文生产力”观与唯物史观。首先,“人文生产力”观强调生产力的对象性本质和主体性本质的统一,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传统生产力理论把生产力的发展仅仅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质财富的积累,即把生产发展的结果只看成是人的对象性本质,而不是把它同时看成是人的创造性本质力量的体现,即把它也视为人的主体性本质。结果,原本统一的生产实践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就被人为地割裂了;“人文生产力”观不仅把这原本统一的两个方面重新统一起来,而且以人的发展来统领、规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不但说明了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本路径,强调了马克思一贯重视的生产力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而且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为人”方向,突出了马克思全部理论学说的主题——人的发展。其次,“人文生产力”观强调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和生产力本原的统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进一步明确和深化。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则有两个,一是确认生产力对一切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一是确认人(人民群众)在一切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和主体性作用。但由于和各种历史唯心主义论战的需要,马克思较多地强调了生产力本原的思想——以至于不少人把马克思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和“生产万能论”,而忽略了马克思理论中原本丰富的人学思想。“人文生产力”观明确地把生产力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和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地位融合在一个概念之中,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和生产力本原的有机统一,有利于避免人们的误解。最后,“人文生产力”观坚持了评价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科学尺度和人文尺度的有机统一,对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人文生产力”观的当代价值

与片面追求生产发展而忽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漠视人的发展的传统生产力观不同,“人文生产力”观强调生产发展、生态良好和人的发展的三位一体和有机统一,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是不谋而合的⑦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无论是现在和将来、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各国,都是应该坚持的基本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⑧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在上世纪末提前实现。按照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们仍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都强调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这与“人文生产力”的内涵也有许多契合之处。所以,“人文生产力”理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主题,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人文生产力”观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文生产力”观与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走”人文生产力”发展之路,也就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之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7]。“人文生产力”观也充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之视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前提。二者都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本原;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这与“人文生产力”观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主体和最终目的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发展在内的综合发展和协调发展。“人文生产力”观强调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可见,二者都突出了“发展”这个主题,都贯彻了“统一、协调”这个发展原则和方法论要求。

“人文生产力”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素和环节等的和谐为目标的。其中,最基本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11]我们要实现的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7]。可见,小康社会同样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基本目标,同样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至于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必然包含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广深推进。否则,中国就不会“美丽”,中华民族就谈不上“复兴”,“中国梦”就会落空。因此,它必然确认“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12],必然要求“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3],必然会更好地惠及人的幸福和发展。所以,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内在地要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而这正是“人文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四、余论

“人文生产力”的当代出场,与其说是在阐述一种“新”的生产力概念,倒不如说是在倡导一种新的生产理念或曰生产力价值观,即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亦即生产力发展对人的发展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满足。但这就不是生产力本身所能涵括和实现的了,而必须扩展到生产关系的范畴。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生产力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力发展从来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下进行的。但如果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把生产力发展看成一种纯粹的“技术活”,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只需讲求效率和效益,而不必顾及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那么,生产力发展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把人和自然视为发展生产和创造财富的手段,就可以置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然生态保护于不顾。这样的话,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就只能诉诸生产关系的作用了。然而,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生产的价值诉求和目标可能恰恰相反。比如,资本主义生产奉行的是利润至上主义因而根本不可能实现对人和自然的关怀;社会主义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等生活需要——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也不可能不追求利润,但它不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所以,要想实现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就只能依靠并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制度。另外,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生产关系的作用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涉及到人们的认识水平、价值理念、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因而需要发挥它们的协调一致的“合力”作用。

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究竟是生产力本身的内在要求?还是某种外部的附加或他律?换言之,生产力发展究竟是否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这是一个至今仍广存争议的话题,正像人们还在为经济学和科学技术是否具有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而争吵不休一样。笔者认为,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不管其是否是生产力本身的固有属性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却的的确确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样,不妨认定它就是生产力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产力内在的就应该是“人文生产力”,这绝对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当然,生产力发展的人文关怀的实现,又不仅仅是靠提出一个“人文生产力”的概念或理念就能奏效的,但是,它却能给我们一种提醒和警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26.

[2]刘强.以人为本: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J].学术探索,2004(4):13.

[3]列宁.列宁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5]列宁.列宁全集:第3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3(1).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9]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217.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

[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关怀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