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15-03-17蹇文馨

关键词:辅导员主体政治

文 丽,蹇文馨

(华北电力大学 学生处,河北 保定 071003)

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文 丽,蹇文馨

(华北电力大学 学生处,河北 保定 071003)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辅导员需要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其中运用心理学上的自我表露概念来改进工作手段,是目前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一个有效路径,应得到辅导员的高度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辅导员;自我表露;接受过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面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对所有辅导员来讲,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重大课题。充分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是目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路径。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自我表露概念以及现代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来审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不同视角上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

一、对自我表露概念与受众理论的概念说明

自我表露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朱拉德首次提出的。他指出真正的自我表露就是个人让他人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存在交往的双方关系,具有自愿性、私人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对于促进交往双方的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密切关系,同时对于表露者自身的心理调试,增进自信心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出于对自我表露在日常人际交往以及个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其的研究及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代传播学的受众理论认为,受众是接受过程的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众是与教育主体相对应的具有平等地位的接受主体。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主体对外部信息的接受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被接受主体接受、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点、思想理念,整个教育活动才算是成功的。

从隶属的学科领域来看,自我表露与受众理论一个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个是传播学范畴,两者互不相干,但在“以人为本”这一共同理念起点下,自我表露概念与受众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进,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窗,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变。

二、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影响

辅导员是日常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对象、内容、载体、手段、环境的不断变化,辅导员自身的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即指辅导员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泄密”,即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个人信息展示和表达给学生的分享过程。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可以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技巧或智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接受氛围

思政教育的接受过程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变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接受主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行为意向,进而外化为正确的社会行为。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影响就是通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来实现的。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借助恰当、正确的自我表露,如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等,可以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拉近师生情感。特别是做在某些个性鲜明或存在较强逆反心理同学的思想工作时,运用这种自我表露艺术,可以起到缓解冲突、打破僵局、调节气氛的作用,使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二)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建立双向互动的工作模式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日益凸显,这就要求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手段、方法、模式做出相应变革,实现由指令式向平等商量式的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对话的转变。从自我表露遵循的社会互惠理论来看,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自我表露来判断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表露,如果一方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把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对方,那么对方也就会在同等水平上用类似的私人信息加以回报。因此,无论是现实中的谈心,还是网络上的互动交流,都应是双向的心理沟通和情感共鸣,是建立在对学生内心需要、切身利益、个性发展尊重基础上的。辅导员在向学生表露自我的过程,会极大调动学生聆听与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向老师表露的愿望,最终形成双向互动的教育局面,重塑师生关系。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自我教育。无论是自我表露,还是受众理论都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是基于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尊重的一种理念思维,都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外部施教向自我教育的转变。同时自我表露又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辅导员通过文字、语言、情感的真诚表达,一方面与学生分享了自身的体验,促进了良好关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诱导了接受主体的自我表露,使接受主体得以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克服害羞、胆怯,抑郁等心理障碍,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来获取更多的支持感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三、影响辅导员自我表露的因素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的自我表露以及自我表露的效果受到多重影响,这里面既有辅导员个人观念、个性、性别、能力上的因素,也有来自对自我表露不确定性后果的评估以及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因子。

(一)保守的传统观念是阻碍辅导员进行自我表露的根本因素

在“以人为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的今天,依然有相当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包括辅导员不能端正观念,摆脱高高在上的姿态做工作,在他们看来,对学生进行自我情感、体验、经历上的自我坦露,会影响到自己的师道尊严,失去学生的尊重和服从,影响今后工作的开展。同时对自我表露不确定性后果的顾虑也是阻碍辅导员进行自我表露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表露时必然要承担的风险是对方可能会有意无意向第三方说出自我表露的内容,因而会使自己承受到压力或伤害,对这一风险的担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对自我表露方式的选择。

(二)个人素质能力的高低是决定辅导员进行自我表露效果的关键因素

自我表露在工作中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很好,它是有一定条件性的,内容、时间恰当的自我表露容易带来积极体验,为人所接受,而不恰当的表露则会带来反面效应。这其中就需要辅导员自身必须具备自我表露“资本”,如渊博的学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个人素质、丰富的个人经历等,并且辅导员也要能够很好掌握自我表露的艺术,只有这样,由自我表露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才能真正让人信服和欣赏,才能起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优化。

(三)环境因素是影响辅导员进行有效自我表露的重要因素

辅导员能否开展有效的自我表露除了自身的原因,还离不开外在环境的支持。轻松、友好的环境氛围或交流平台能够使师生双方放松身心,真诚沟通,建立互信关系。如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的交流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匿名性的平台,使辅导员的自我表露有了现代化的工具,不仅改变了自我表露的形式,增强了自我表露的接受效果,而且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此外,师生之间表露的场合的选择、学校的整体育人氛围、接受主体的心理状态等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

四、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现实运用

作为大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辅导员是大学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自我表露运用范围极为广泛并且有一定的技巧、原则要求。

(一)辅导员运用自我表露需要掌握的技巧

辅导员在进行自我表露的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是在内容上,要注意表露的内容与要达到教育目的相关性,考虑表露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把握好价值导向;同时还要根据表露对象的性别、年龄、接受心理作出不同的内容选择;二是在时机上,要把握关键点,恰到好处的自我表露会引起接受主体的共鸣,不恰当的表露则会引起接受主体的反感;三是在情感上,一定要是把握真诚的原则,不可虚情假意,否则会引发与教育目的相反的心理效应。四是重视非语言表露的运用。一般我们指的表露都是从语言方面来讲的,但非语言表露如在面对面交流中的坐姿、肢体、语音强调等也会对表露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也要注意好这一方面的得体运用。

(二)辅导员运用自我表露需要掌握的本领

上面谈到,辅导员的个人素质能力是影响自我表露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辅导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识、素质、能力素养等多方面入手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奠定自我表露顺利开展的基础。一是辅导员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在表露中立意高远,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启迪学生;二是要有广博的学识,掌握多学科知识,表露过程中能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三是要有爱生之心,能够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换位思考,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饱含感情地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四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通过自我表露,辅导员所传递出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心理特征都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因此,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优化自我表露效果,是引导学生培养健全心理的必然要求。

(三)辅导员的自我表露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自我表露主要运用于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探讨比较集中的深度辅导工作以及新媒体环境中。

所谓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问题的过程。其中谈心制度是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但我们现在讲的谈心与以往随机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谈话不同,而是一种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对话式的、有自身完整设计的工作方式,如对谈心对象、目的、时间、地点、内容、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统筹策划,对谈心过程如导入阶段、正题阶段、结束阶段等的精心安排,这都是保证谈心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将自我表露运用于谈心过程,是对传统谈心工作的一个创新,可以很好地改进谈心过程,收到积极的谈心效果。如在导入阶段,辅导员可以通过简单的自身信息披露来消除接受主体的紧张心理,舒缓谈话氛围。进而在正题阶段,随着双方谈论话题的深入,谈话由浅及深,情感共鸣加强,这个时候辅导员不失时机的自我语言和非语言表露就会对谈心活动的深入进行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如针对接受主体的自我反思和内心挣扎状态,辅导员可以通过结合自己的相似经历来鼓励接受主体正确认识自我,改正错误;针对接受主体胆怯、压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自我表露诱导接受主体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塑造信心,走出困境等等。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新载体,而自我表露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网络平台。在这一新的媒介环境下,衍生出了如现在流行的微信、微博、博客、QQ、飞信、人人等大批媒体工具,为师生的多渠道沟通提供了便利,借助这些现代技术手段,辅导员可以克服以往在自我表露中的诸多限制,更自由、更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个人经历以及丰富情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这一特定接受主体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一定的价值引导,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同时通过这种平台,在接受主体的参与互动中,辅导员也可以及时地了解接受主体的真情实感,对其行为作出预见性地判断,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干预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当然,要科学高效地利用网络平台,辅导员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自我表露这一手段充分发挥出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独特作用。

[1] 夏海州.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及其表现形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 豆宏健.自我表露及其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3).

[3] 张宇斌,林公明. 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提高辅导员深度辅导能力[J].河南教育,2011(9).

[4] 唐昆雄,郭蕊.受众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优化途径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8).

(责任编辑:杜红琴)

The Effects Analysis of Instructors’ Self-demonstr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N Li,JIAN Wen-xin

(Student′s Affairs Division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China)

Faced with new situations and new tasks, university instructors need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by drawing lessons actively from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relevant disciplines. Among them,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self-demonstration psychologically to improving approache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optimizing the receptio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by instructors, grasped and applied more broadly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structor; self-demonstration; reception process

2015-03-31

文丽,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学生处讲师;蹇文馨,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硕士研究生。

G641

A

1008-2603(2015)03-0132-04

猜你喜欢

辅导员主体政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