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显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2015-03-17陆维玲

城市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伦理学文学作品

陆维玲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显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陆维玲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系,合肥 230051)

20世纪西方的文学作品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涌现出了“敬畏生命”等朴素生态思想,开始基于生态伦理角度进行思考。二战使得生态伦理思想出现共性,强调“整体性”、“稳定性”和“善”的大地伦理学,开始将文学与主流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互动;20世纪6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出现了“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等,兴起了生态伦理运动。

西方文学;浪漫主义;生态警示;生态伦理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转型,生态环境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塑造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成为热门话题。文学作品凭借自身的直观、感悟式的表达形式,将生态伦理思想蕴藏其中,弥补环境保护的抽象性,更好地传递生态知识。加之工业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虽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的层次,但也对自然界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20世纪西方部分文学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倡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积淀:浪漫主义文学对20世纪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

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与哲学的发展有紧密的关系,承载了多元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历史阶段和社会意识。20世纪的西方文学被划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类,文学的发展过程与当时哲学思想的衍化有明显的同构性,也使得生态哲学的发展延伸到了文学中。浪漫主义文学对20世纪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思想具有传承性,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继承文艺复兴的思想,有力反驳了古典主义,也深刻影响了20世纪文学的发展。此时的浪漫文学作品志在将生态思维运用到文化和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整合上,形成对文学和生态关系的新观点,也产生了两大对立的派别,即以自然为中心的和谐派和认为人类主宰自然的控制派。具体而言,一是以湖畔派为代表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该思想较为肤浅,主要关注自然本身之美和给予人类生活的启示,但并未揭示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模式。二是关于“最简物质”的生态伦理思考。代表作为梭罗的《瓦尔登湖》,书中阐释了三种生态伦理的境界,首先是大自然应该是美丽和谐的,人与自然平等友好,其次他认为大自然与人类平等关系的基础在于“关系之网”,最后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避免对物质的过渡需求,在自然界中以最小的物质消耗生存,[1]这符合了梭罗自身“最简式”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保全自然原貌、维持生态平衡。三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爱默生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思考生态问题,功利主义色彩严重,主张自然给人类提供必需的生存资本及精神食粮,同时,他将大自然看作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来认识自身的心灵状态。[2]认识自然不仅要靠直观感悟,更重要的是用精神感应,自然和心灵是感应的,将自然看作是认识心灵的工具。

二、初步发展: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

以文学作品来探讨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有助于解读社会的进步及变迁。受20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影响,20世纪文学作品中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在20世纪初至20年代这一初步发展阶段中,施韦泽是主要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出敬畏生命理论和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

(一)“敬畏生命”——施韦泽的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关注的共同点在于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什么,生态伦理也追寻自然和人类相处的准则。施韦泽坚持爱和伦理的本质,倡导“敬畏生命”的理念,不要杀生、不折磨动物以及思考幸福的权利是什么,将思想和伦理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以人道主义思想对待生命。[3]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色是体现为同情心和责任感的“道德敏感”。他认为生命是自然和道德的统一体,以对待生命的道德性作为解释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他把人类独有的道德认知看作人类主动敬畏生命的基准,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生命,不应为了个人欲望去损害其他生命,减少对其他生物的伤害。因此,其敬畏生命思想的本质是一种道德伦理规范,认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是平等的,实现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存,这是人的道德责任,因而,这种敬畏生命的思想也成为20世纪初有影响的生态伦理学说之一。

(二)文学作品中前瞻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20世纪初至30年代文学作品中主要展现的是关于生态伦理的思考,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一是文学作品中提倡道德共同体概念。约翰·谬尔的国家公园学说,主张通过建立国家公园来反对任何人破坏自然和国家的完整,注重描写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美好,提倡国家通过政策立法的形式来保证非人类生物的价值,这种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人以外生命的思想有着前瞻性。二是文学作品提倡动物权益。杰克·伦敦在其小说中呼吁要保护动物,以塑造的“巴克”和“白牙”这类狗的形象,来强调尊重动物的重要性,否则人类也难以享受自然的权利。这也反驳了“人类优先”的思维方式,主张动物关怀,肯定所有物种自身的内在价值,为妇女运动和物种主义思想提供支持。三是反思技术的反作用力。劳伦斯等人通过小说将自然和科技的对抗展现出来,工业文明带来环境危机,其不断积累也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劳伦斯在作品中也关注生态女性主义和对低级形式生命的尊重。可见,该时期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前瞻性,但缺乏深度,讨论较为零散,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进一步发展:二战后的大地伦理学思想

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作者生活时代的印记,折射出时代的价值观。生态伦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进入危机时代以后文学呈现的特点。

(一)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

利奥波德通过实地旅行和接近大自然的方式出版了《沙乡年鉴》,被看作是关于环境运动与生态伦理学的经典作品,主要讨论关于土地伦理的原则。大地伦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事物,当它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4]为了保持自然完整和人类的生存条件,要将伦理道德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扩大,涵盖人类、水、土壤、动植物等生命,即所有生命形式和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大地。人类只是大地这个共同体中普通的一员,应该尊重其他成员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生物机制内部的自我约束功能来调解生态平衡,摒弃对动物的杀害和使用。他的大地伦理学有着明显的整体主义色彩,人类统治地位的改变,符合生态学的观点,也彻底否认了人类中心主义。

(二)技术观一致性

技术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作用。二战使人类感触最大的是武器带来的巨大破坏力,技术悲观主义色彩在该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如《愤怒的葡萄》等作品阐释了机械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期望引起对技术的控制和改善。《非洲的青山》也控诉了人类和技术对自然原生态的破坏,这两部作品主要以消极的态度来控诉技术给环境带来的伤害,而该时期作品也努力探索人与技术和谐发展的方式,如马丁·海德格尔的“四重存在”学说,主张大地、天空、神、道德结合在一起,缓解技术与环境的冲突。

(三)动物价值论

二战是一个强者对弱者的掠夺过程,与人类支配动物有着一致性。作家经历了二战中强国与弱国的斗争,批判仅以物质财富的获得作为幸福和自由的尺度,因此涌现了一批具有生态关怀和平等思想的作品,重在保护动植物与人类的平等话语权,改变人凌驾于动物之上的社会阶级理念。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关爱动物和倡导积极的生态伦理思想,要保护动物权益,体现动物的价值,不能因为自身利益而摧毁其他生物,以动物平等、物我相亲的方式来和平共处,改变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存在,创建一个稳定、美丽、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四)认知自然与构建自我的关系

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整体主义思想,要求构建共同体,来实现同荣同损的状态,在这个共同体中,若凭借强力破坏共同体中的平衡,将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文学作品集中于准确认知自然,并构建出合理的自我认识来实现共同体的和谐。作品唤起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注重情感联结的维护,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将回归自然、重视生态作为人类的自觉行动,实现环境和人类的双赢,将共同体中自身的责任植根于信仰之中,将自然视作人类的一种依靠与寄托,找回回归自然的欲望,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四、多元化生态伦理思想

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开始向多维度、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也逐渐兴起,有力地支持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将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开始逐步推向实践。

(一)动物解放与动物权利论

20世纪生态伦理学与之前的区别在于对动物权益的重视。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将对动物的尊重与种族、性别歧视相提并论,并认为动物平等是男女平等的前提,拒绝使动物因人类的需求而陷入痛苦。另外汤姆·里根的动物权利论以功利主义思想为基础,主张“道义论”,虽然认为动物不具备自我意识和不是道德主体,但人类以天性构建“合法则”来作为自由的前提,批判用动物做实验、肆意宰杀动物而为人类谋福利的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和侵犯动物价值的错误行为。

(二)爱德华·艾比:“生态性有意破坏”

《有意破坏帮》为艾比的代表作,以美国投资兴建的格兰峡谷大坝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为素材,表现生态伦理思考。其在小说中提出“生态性有意破坏”的概念,主要是指出于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而摧毁了自然环境的活动,其前提为不对人身造成伤害的情况下用暴力摧毁设备,描述人类建设给环境带来的灾难。在书中还提出“技术的单向性”作用,当技术所带来的利益蒙蔽了人类的双眼,政策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时,往往采用技术作为强行推行政策的方式,强行向自然界推行本不属于自然的要求,必然侵害事物的发展。这种凭借技术进行的有意破坏行为,违背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对自身和被破坏方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多丽丝·莱辛:生态警示

多丽丝·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阐释了生态整体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思想,具有前沿性。而《玛拉与丹恩历险记》将新时代的特点融入到生态思想中,形成了生态精神麻木警示。二战及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面对如此严重的破坏,人们在环境意识上出现了“精神麻木”,不再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其作品旨在激励读者走出麻木状态,保持保护环境的敏感度。其次,该作品还吸收了弗洛伊德的学说,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划分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个层次,仅因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便可以将自然踩在脚下,即“本我”,盲目放纵自我,易导致精神危机;而“自我”指可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规则的约束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超我”即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引下来克服个人对物质利益的狭隘追求,压抑“本我”,实现个人对自然的服从。莱辛在其作品中分别展示了这三个层面的生态伦理观念,指出人类若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便最终会影响人类的生存,警示人们要压制“本我”需求,自觉将人类与自然的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共存。同时,莱辛在作品中还提出生态女性主义,将对女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结合起来,反对对女性的压迫,主张保护女性的利益。

(四)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技术异化

技术创造财富并产生了较大的反作用力,生态伦理学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阿特伍德的作品《羚羊与秧鸡》,以基因技术作为线索,通过叙述雪人的遭遇控诉了技术至上带来的恶果,基因工程的实施也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和与自然关系的脱离。他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应该建立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性价值观,否则就会导致技术失控,摧毁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时个别人的理性反抗往往没有作用,易通过技术来改变生命本来生存的形态,而这被看作是不道德的。作者以这种丑陋的方式阐释技术逐步深入对自然的摧毁,警示人类要努力把握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避免技术越出道德的边界。

生态伦理学关注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以创建规范合理的生态伦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要注重20世纪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功能,以对当今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梭罗著. 瓦尔登湖. 徐驰, 译. [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32-34.

[2] 爱默生. 自然沉思录: 爱默生自主自助集. 博凡, 译. [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57-58.

[3] 阿尔伯特·施韦泽.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 译. [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17-19.

[4] 奥尔多·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 侯文慧, 译. [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41-42.

(责任编校:贺常颖)

Dominate Ecologic Moral Principle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Works of 20 Century

LU Weiling

(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hui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Hehui, Anhui 230051, China)

The western literature works in the 20 century was influenced by the romanticism appeared the simple ecologic idea that is afraid of lives. It begins thinking ecologic moral principle. The World War II urged the general character from the ecologic thinking, it stressed the whole factor, stable factor and benevolent. The moral principle appeared. There a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ain current of literature and ecology, In the time of sixty years of 20 century it was affected by the post modernism that the multiculturalism ideology made the animal right and animal liberation etc. The ecological moral principle movement is appeared.

western literature works; dominance; ecological moral principle

I 106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4.023

2096-059X (2015)04–0101–04

2015-4-20

陆维玲(1974-),女,安徽肥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伦理学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