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会计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5-03-17邰双汭

关键词:校企教学模式课程

邰双汭

(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处,河南郑州450001)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培养了大批理论知识扎实、成绩优异的会计人才,但这些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却很难找到工作。通过了解就业市场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在具体工作中甚至出现不会填写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不会填制记账凭证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课程实践能力不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严重脱节,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即为建立高校会计课程校企合作的创新教学实践模式。

高校会计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指,针对会计课程的特殊性,高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组织机构,共同制定教学方案,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1]

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会计课程实践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作为会计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很早就被提出和尝试,但是收效甚微,学生的会计工作经验和能力远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此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加强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这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1 高校会计课程校企合作教学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课程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学生并未对课程实践高度重视。他们认为具备各种会计资格证书就是就业的法宝,于是将大量精力花费在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这些资格证书上面,对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何运用却不了解。[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并没有潜心研究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方法,缺乏实践的主动性,目的只是为了最后得到企业的实习总结。对于企业,它的主要目标集中在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上面,在学生实习工作上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更不愿意让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高校、企业、学生对会计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校企合作的会计课程实践也就流于形式。

1.2 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不单单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它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应具备相应的法律制度和实施原则,对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使校企双方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律依据来约束双方的行为;校企在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当中,通过政府的沟通协调,建立起双方合作的桥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的创新、高效发展。[3]目前,我国相关方面还不够完善。在校企合作具体实施时,学校成为发起者、牵头者,不仅要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协调,还要做好制定方案、监督实施等一系列工作,大量的细节问题使得该项工作的深入性、完善性难以保证。再者,该项工作的运作,需要项目资金作为保证,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教育经费显得不足;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被动合作者,如果得不到必要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很难调动其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组织机构、制度体系、实施方案建立不完善

实现高校会计课程校企合作的创新性,应建设适和高校自身特点的组织架构及规章制度体系。校企合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一是校企合作涉及教务、校办、学工、科技、学院等部门,没有学校牵头组织、整体协调,很多工作难以推进。高校校企合作事宜大多由学院牵头,学校层面参与较少,最终影响了工作效率、效果;企业缺少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校企合作事项,容易造成合作事项的沟通障碍。[4]二是学校和企业未详细签订合作协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规章制度,造成校企合作过程中缺少合理的政策依据和完善的实践流程,从而很难保证合作的培养质量。三是缺少校企合作的考核机制及监督评价体系。校企双方如果没有确定会计课程校企合作实践检验的统一标准,没有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没有专门的监督评价机构的实时跟踪,校企合作将形同虚设。

2 解决高校会计课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问题的创新方法

2.1 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建设校企合作平台

政府在高度重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对校企合作也应给予充分关注。首先,政府应倡导校企合作,宣传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给予企业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5]其次,政府、学校、企业联合成立专业的校企合作机构,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务,优秀企业家也要参与到学生课程的教学实践,共同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平台。再次,政府加大高校教育的财政拨款,为建立合作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2.2 校企共同制定完善的合作协议和实施方案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其业务规模、经营内容、环境条件等将对会计课程实践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具备全面的业务流程、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生实习的生活条件等基础条件。高校应按照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特殊要求,选择适合自身人才培养需求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高校确定合作企业后,需共同商议合作协议和实施方案。校企双方应充分沟通,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合作的目标任务、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细节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并签订正式的法律文件,将其作为双方履行义务的承诺和出现问题时的处理依据。校企双方应建立一体化的培养方案,使学校理论知识教学和企业课程实践在教学内容和时间节点上达到协调统一、高度融合。

2.3 建立开放式的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包含经济、管理、计量等领域,高校在做好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广泛收集整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最新会计政策、准则、会计处理方法,让学生们学习、了解和应用。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但缺乏会计实践经验;企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课程理论相对欠缺,不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体系。因此,高教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应加强学习交流。高校教师经常到实习企业参观学习,观摩企业具体工作流程、业务内容、业务处理方法,收集教学案例,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了解教师教学模式、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以融合。[6]校企双方通过加强沟通和联系,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而提高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现代化水平,共同制定新型、完善的课程体系。

2.4 完善校企合作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的监督评价机制,是实现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由高校和企业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和会计课程的特点,建立会计课程实践检验的统一标准,其中包括操作技能、业务能力、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考核指标体系,将会计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有效结合起来。高校和企业通过建立监督评价机构,对学生实习进行实时监督和跟踪,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学生会计实践课程考核的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业的顺利完成。校企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国家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 结语

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会计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应在过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正缺点,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教学方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和企业通过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和监督评价体系,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1]郑小艳.在互惠双赢中构建校企合作新平台[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46-49.

[2]郑维.校企合作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项目研究[J].科技信息,2012(27):307.

[3]王银银,朱志海.高职校企合作中企业社会责任缺失[J].教育与职业,2014(12):32-33.

[4]杜国用,鞠永红.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11):122-123.

[5]孙伟力,朱甫明.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35-137.

[6]许蔚君.高职院校“2+1”校企合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教育,2012(17):119-121.

猜你喜欢

校企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