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耕与要构
2015-03-17陈雪琴
○陈雪琴
(华侨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耕与要构
○陈雪琴
(华侨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揭示着价值主体的诉求。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变得更为宽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特点。人类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大多数人民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取向。从“核心之凝练”“价值之取向”“践行之要构”“先锋之要务”四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理论的深耕和对实践的指导。特别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极为重要,抓住了社会导向先锋队的引领,就能更好地带动整体社会先进文明的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价值观高度同构的时期,其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儒为主干,道、佛为两翼的三维结构。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和扩张,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了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明秩序被弱化,开启了向现代转变的模式,重构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已成必然[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诉求,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路径,创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倡导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三者的交融体,是三者之间的优长建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在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引领和主导的功能,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求和价值创造的根本。
中国正处于复杂而艰难的社会转型时期,探讨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诉求,有效整合社会的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的社会意识,是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的构建等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核心之凝练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揭示着价值主体的诉求。随着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人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变得更为宽广,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诉求,对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举措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确立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奋斗目标和统一行动奠定政治基础,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丰富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2]。立足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我们能感受到社会本身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理论为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探讨的源头,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和严密的科学论证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说服力。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精华、基本国情与马克思理论契合的结果,而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要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涵着智慧与思维的双重话语逻辑,为我们提供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实践论和生产力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3]。基于人类实践活动内容的意义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主要体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为人类提供了终极价值追求,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吸引力、主导性等功能。面对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交锋交融和各种价值的冲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依旧用客观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保持着正确的观察立场,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提供了理论支撑。
荣辱观决定于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而形成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合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契合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凝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并以其特有的实践性品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道德精神纽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引领社会“软实力”的形成,推动人们实现“价值”和“精神”两翼构建的理性基础,有利于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地阐释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尺度,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道德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人们感受最直接的是道德问题。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人的道德修养,才能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4]。把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放在什么位置,是荣辱观首要的、最核心的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凝聚着先人千年的智慧,其强大精神力量植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中,并成为其发挥功能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场域,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国家作为当前国际生活中最重要的政治概念,因此,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涵养社会价值观的根基,是支撑和促进中华民族饱尝艰辛困苦而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力量的不竭源泉。一个民族抑或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时代的创新精神和民族的凝聚精神,就不会成为世界的民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感情,体现为一种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鼓舞人们为祖国的生存发展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的价值观念,为新型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条件。共同富裕(共同理想)这一价值目标是我们奋斗前行的向导,体现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形成了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强大动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推动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承载着意识形态的根本逻辑和价值诉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广泛的感召力、亲和力、包容性和凝聚力,集中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中国共产党在提炼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确立了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共同理想,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激发了人们对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探求的热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努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为创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物质条件。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特点,只有在尊重与包容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的实践相联系,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共同的价值目标有效地应对当前西方舆论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是振兴中华的巨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这是凝聚人心、凝聚智慧的根本源头。
二 价值之取向
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决定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任何核心价值观都是时代精神的主观凝练,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或国家一定文化体系之基本精神、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讲,核心价值观的产生是基于一种自生自发性的,集中反映了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国家、社会、个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代表着社会成员凝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因此,核心价值观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体表现: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了国家的主要价值准则与中华民族的民主理念,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实现国家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消除了以往剥削社会的种种弊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公正、平等、自由、法治,体现了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与价值准则,为克服“理性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创造切实可行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更加平等、公正、法治的政治经济权利;在个人层面上,其表现为诚信、爱国、敬业、友善,体现了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规范个体的实践取向,具体化为功利观、善恶观、宗教观和审美观等,一旦道德决堤,法治也不能有效治理社会,这些价值观可以作为个体从事价值活动的观念基础及社会评判的价值标准,无疑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最佳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心理、思维、道德、社会人格以及精神特质等相对稳定的结构,通过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等长期民族文化传承及历史的积淀,对社会、国家价值观的共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核心价值观处于文化最深层的内隐文化体系,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任何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场域。任何社会价值系统的构建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自我转化过程,而不可能凭空进行,然而,过去流传下来或历史积累的思想仍然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产生着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社会价值观的来源都不是空穴来风的,都具有其依赖的思想、文化资源和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土壤。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源于文明形态的现代转换,现代工业文明催生了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市场机制孕育的理性精神与平等原则,从而推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跨越。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制约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当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时,就能够推进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虽然,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受制社会基本经济结构的制约,但行动者并不单纯地受制于社会,它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改造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就必须要以先进的理论引导价值主体的利益需要与内在精神品格,人正是在需要的推动下从事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核心价值观的产生还必须借助社会精英的凝练与创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遵循着自发性、人文制度凝结性、主观凝练性,是人们的主观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生成的实践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特征的综合体现,超越或落后于客观社会实践的,是不可能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地位,并紧密结合实际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的各个层面,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规范框架。中国共产党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代人类社会基本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与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特色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获得生活化的日常认同,并在不同价值主体之间达成某种程度上的价值认同与共识,是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障碍,面临着时代变革所引发的诸多的现实困境。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在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时代内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通过实现个体朴素的情感诉求和引领社会整体的情感取向,通过政府传播和主体认识的互动过程,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内化为大众日常生活的观念,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表现为社会成员的实践自觉性,并能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承认、接受和效仿,自觉地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过程,受制于社会主导价值的内在规定。但由于社会成员的亲身参与和体验、理性认知产生的条件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达到价值自觉和认同自觉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加强生产实践发现、审视、修正、认同等机理的统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三 践行之要构
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实践形态进行有效的转化,就必须构建实际可行的内外要素体系,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构建培育和践行的平台,使其深入人心、充分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结合时代诉求,而且需要从历史的经验变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教育和传承,从理论上扩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话语权,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升华。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其独特功能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生命力、感召力,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实践层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的建构,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践行支点。从实践的维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主要着眼于国家与公民两个主体维度而展开。就国家这一主体维度,应建立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引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理念、口标和路径的价值观;就公民这一主体维度,应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反映人民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当代中国政府机构应全力出击,形成多管齐下的推进机制,为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现大众认同,将其意识形态内化为崇高的理念信念与正确的价值追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外化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和自觉的实践行动,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关键环节。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把握价值观的传播、接受与形成规律,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使之常态化、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甚至被纳入日常生活的场所中,才能够获得最具根本意义的主体根据,发挥其根本性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社会对某一层面群体的规范要求,需要调动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体,使人人都成为积极活跃的建设主体,普遍形成辨别社会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要找准有效载体和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强化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人人尽责的机制,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基本的公民责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抓起,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需要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他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鲜活教材,也是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营造浓厚风气的重要途径。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制度化的践行机制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保证,贯彻到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实践中,才能获得扎根现实、持续地推进,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追求。执政党组织是社会核心价值建设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主体的先进性、创造性、规范性,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树立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注重知行合一,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理念,还必须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提升融入履职实际的广度、深度、力度,实现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高度统一。政党和政府还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刚性要求,借助制度规范性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法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我们不应该忽略道德引导公众“心灵秩序”的建设路径,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关乎整个民族的素质。道格拉斯·诺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的研究表明,“正式制度”只能约束人们行为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由人们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规则来约束的。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应在道德问题上聚焦,在强调依法治国思路语境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在价值认知、认同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法律和道德之间既存在内在价值命令的契合,又保持各自诉诸的力量方式,从而实现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调控作用的社会治理模式。
思想教育是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普通民众话语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传达给教育对象,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共识的过程,它的培育路径是多元的,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历史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和归依。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式方面,坚持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只有以人民群众为根据展开的认同和习惯,才能形成人们所喜欢的,只有喜欢的才能被大家所接受。充分利用学校公共教育与宗教的链接、大众传媒等多重手段以及对核心价值观本身凝练柔性的表述等等,以“教化”的方式,通过人文境界的提升,引导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当人向“善”的精神被激发,从而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确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的追求,使其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也将大幅提升,实现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目标。
四 先锋之要务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先锋群体,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社会的转型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信息爆炸”的强辐射下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其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新时期人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在提升,大学生需要正确理析快速发展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能量提升的关系。一方面要肯定个人物质追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信仰的精神文明,激发对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感,人类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大多数人民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取向,[5]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便是抓住了社会导向先锋队的引领,就能带动整体社会先进文明的实现。
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厘清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模式。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将“知”与“行”结合,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把价值观的构建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要创新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报刊、网站等校园媒体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形成核心价值观要素,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坚持以正面教育的引导为主,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共产主义信念,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途径。五四运动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中国的新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的评判。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市场经济使得利益主体、分配制度等出现多元化,大学生应该保持战略的定力和坚定的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27-135.
[2]袁银传,韩玲.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79-88.
[3]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 ):31-34.
[4]孙兰英,周星.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5(9):25-29.
[5]白新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进程与基本机制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6-33.
【责任编辑 陈 雷】
The Pondering on Main Factor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CHEN Xue-qin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 Huaqiao Uni., Xiamen , 361021, China)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dicates the appeals of the value subjects. As the productivity goes up, the inner demand of fre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kind grows more, and the ideology booms with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kind is the summa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motiva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become a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enefit, responsibility and destiny of the majority. This paper furthers the theory as well as guides the practice to demonstrat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essenc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vales, the instruction of practice and the priority of the pioneering. It stands out the importance of spread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advocates that if we hold the rein of the social orientation pioneering we could realize the advanced civilization better.
socialism;core values;value orientation
2015-12-02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BS2014511);厦门市“三爱”主题教育活动研究成果。
陈雪琴(1972-),女,福建长乐人,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职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D616
A
1006-1398(2015)06-0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