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的三个维度

2015-03-17李德芝

关键词:理论课话语马克思主义

李德芝,李 薇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的三个维度

李德芝,李 薇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着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有效转化,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和效度,需要把握3个维度:1.正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体,促进单主体话语向双主体话语的转化;2.科学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促进固化形态话语向动态话语的转化;3.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促进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教学话语;转化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172

所谓话语是指在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表达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具有相同范式的言语方式与表达方式的集合就构成了话语体系[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围绕实现教学目标,由教师主导的包括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介体要素,以追求实现获得话语权为标志的复合体系[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运用话语提升教学效果的特性。因此,话语以及话语体系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媒介和必要手段,而且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度和效度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种文本课程又是一种“言教”方式,其教材话语并不等同于教学话语。教材话语是知识结构体系的概念化、系统化和抽象化的书面语言集合体;教学话语是通过教师对教材话语的加工和处理,把概念化、抽象化的知识结构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教学结构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实质上是把由知识结构体系构成的文本话语转化为由教学结构体系构成的“言教”方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转移与传递以及二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话语权。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科学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着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有效转化,必须正确定位话语主体、科学表达话语内容、不断创新话语方式。

一、正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体,着力促进单主体话语向双主体话语的转化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必须正确定位话语主体,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3]现代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主体就是教师与学生,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师责无旁贷要以学生作为话语的交流对象。虽然师生主体双方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并非是完全并列的,但二者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则是毋容置疑的。从教师与学生的对象性关系来看,教材话语是单主体语言,它是从教师角度出发,旨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知识的单向度灌输语言;而教学话语则是学生可接受的双主体语言,它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一种基于平等交流、理性认识的知识获取,是师生主体双方平等互动、相互协同的交互式语言。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体意义上,要促进单主体话语向双主体话语的有效转化,就必须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体的“为我性”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要与话语主体的“为我性”相契合。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中指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4]人们的一切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为我”的自觉自为的活动。因此,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的单主体话语向教学的双主体话语转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和反映话语主体所理解的“为我关系”,尤其要让学生感受到话语及其表达是“为我关系”的存在,真正构建师生主体之间的话语互信与互动平台。

一方面,要打破“主客二分”范式下的单主体思维方式,确立师生主体之间双向互动的平等地位。在“主客二分”的传统话语体系中,由于教育者权威的神圣化和受教育者的被动边缘化,教育者“我说你听”式的单向灌输和“我打你通”式的控制性、征服性乃至专断性的“填鸭”方式,完全扼杀了师生双方彼此互信、双向互动的主体性,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话语系统不兼容、信息系统不对称、相互交流不畅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主体双方互信和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统一,这一双重交互性的动态系统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主体性自由发挥的基础之上,“并在‘基于学’而设计‘教’的教学原则统摄下”[6],不断促进师生主体双方彼此互信、对应互动和交流沟通;不断促进师生主体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的横亘与阻隔,在平等、真切、和谐的关系中实现双方主体性的有效融合;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合二为一,以及达成的相互承认、包容、理解和合作,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师生主体之间具有双重交互性的“话语共同体”,从而全面提高信息转化率和教学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破除话语一言堂的权威独白式套路,构建师生双方共享话语权的话语体系。教师和学生拥有平等话语权是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手段。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同程度存在着话语一言堂现象,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了一种权威独白式的话语套路,他们凭借其对知识的优先占有而掌控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在师生共同的话语体系中占据了制高点、处于霸主地位;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主体意识,牢牢控制和操纵着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思维和话语,似乎他们所能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原封不动地将政治口号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丧失了言语感化的魅力、话语叙事的理性、人文关怀的价值。话语一言堂是对语言的一种专制,这种权威独白式话语套路剥夺了学生话语表达的机会和权利,导致学生的语言行为以及其中蕴含的探索和质疑精神也随之流失。必须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是相互制约和相互设定的。教师应在具有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切实把师生双方同时置于话语场域中并且共同成为话语主体、共享话语权,以平等而独立的意识主体和话语主体的存在和出场为前提。要凭借语言在话语主体间的往返互动,促进师生双方彼此互信、凝聚共识,构成某种先于行动又指导行动的情景模式,形成具有双重交互性的“实践共同体”。如同伽达默尔所说:在话语交互过程中使得对话双方的“视界”相遇和交融,形成了新的“视界融合”。在“这样一种自身置入,既不是一个个性移入另一个个性中,也不是使另一个人受制于我们自己的标准,而总是意味着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的提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了我们自己的个别性,而且也克服了那个他人的个别性。”[7]由此可见,只有在消除话语一言堂、共享话语权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教师与学生所处地位的不对等性和两张皮状态,不断促进师生主体双方进行着极富有吸引力的话语交流和对自身的逾越,以及教师与学生最终达成话语的共鸣、问题的共解、思想的共识。

二、科学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着力促进固化形态话语向动态话语的转化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必须科学表达话语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系统以其政治性为主要特征,话语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结构体系的权威性载体,由教材话语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和基础性作用。从话语内容的视角来看,教材话语属于固化形态话语,“模式化程度比较高,它在具体内容的表达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范式,前后继承性相当大,变化的速度比较慢”[8]。教学话语属于动态话语,它以教材话语为依据,在具体内容的表达方面,突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具有灵活性,富有与时俱进、随时应变的特征。当然,任何话语都不是纯粹的思想表达形式,而是经过选择与包装的思想内容;任何表达也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经过凝练与锻造承载着话语内容的实质或意义。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意义上,要促进固化形态话语向动态话语的有效转化,必须以“特色话语”为表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说什么”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任何一种理论或话语都是时代的产物,总要发出时代的强音。“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鲜活的生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话语体系的构建,还是话语内容的表达,既要彰显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又要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特征与表达特色。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要“着力打造融同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8]通过“特色话语”以理论的勇气、思想的张力、知识的活力和语言的魅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时代化的当代价值、大众化的受众要求表达出来;把以固化形态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动态话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对当代重大现实问题和教育对象个性化要求的学科阐释力与学术回应力;不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造和凝练“特色话语”的话语自觉。

1.要与中国国情相联系,讲“中国话”。将理论与现实紧密链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文本课程,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抽象性,由于理论本身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对现实的超越性特点,话语表达如果完全脱离现实,就会使理论空洞乏味,容易给学生产生远离现实的“无用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言教”方式,现实性与灵活性较为突出,如果完全依附于现实,过度使用甚至滥用政治范式话语、宣传式话语,会使理论失去其超越性与引导力,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过程,又包含着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化中国’的过程。”[11]联系中国国情讲“中国话”,就是要聚焦中国现实、贴近中国社会、回应中国问题、发出中国声音,从话语内容上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中国表达”[12],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话语表达上把说理话语和叙事话语统一起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价值引导力;就是要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智慧、体现中国气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最终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新的张力与活力。

2.要与时代特征相适应,讲“时代话”。任何时代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和语境,每一次理论体系的创新必将伴随着话语体系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境遇和场域问题总是与时代的变化相联系、发展相伴随,其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话语内容的表达,既要展示国际视野又要彰显中国特色;既要遵循基本理论又要紧跟学术前沿;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适应时代要求。有针对性地把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等重大现实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对时代热点的理解与把握之中,不断凝练、锻造、创新具有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的时代话语,与时俱进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魅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必须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时代化。一方面,要关注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的表达,也就是要通过新思想的传播、新知识的传授、新概念的传递,展示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新概括和新提炼,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内涵和时代风格,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更富有时代感与吸引力,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与接受。另一方面,要凸显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践意义的表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宗旨和任务来源于实践对理论的诉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回答时代课题和解决实践问题。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意义,那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表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意义。适应时代特征讲“时代话”,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的指导价值得到充分展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具有现实性和感召力,从而拓展大学生学习的视野、启开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学习兴趣,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从理论课堂走向现实世界,由主导价值观的灌输与传播转化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和当代价值的自觉认同。

3.要与受众要求相结合,讲“大众话”。理论教育讲“大众话”主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抽象性与具体化的矛盾。接受者是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终端”,通俗化是实现“大众话”的必要手段,“大众话”不是庸俗化、简单化,而是要求教师要精准把握理论的本质与精髓,把理论化繁为简并且做出简明扼要的概括与表述,便于学生理解;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准理论与学生需求的结合点,便于他们接受;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用大众话语表达出来,便于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以及自觉运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对象化与主体价值自觉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归宿与最终价值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工作就是要通过语言系统的有效转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为大众所认同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属性使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面向学生讲“大众话”就是要把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具体性,意识形态的理性化与学生实践方式的感性化,意识形态的社会性与学生活动的个体性进行交互融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政治话语转化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通俗话语,努力实现国家意志、社会期待与大学生需求的有机统一,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着力促进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必须不断创新话语方式。话语方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相关符号以及言说形式有效传播和分享各种信息和意义,以此确定用以指导人们言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一定的话语内容总是通过相应的话语方式得以表达,任何话语内容的创新都将蕴含着话语方式的创新。创新话语方式旨在改进话语技巧,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鲜明强烈、富有政治性,准确规范、富有科学性,通俗明理、富有教育性,畅达优雅、富有审美性,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话语方式的视角来看,教材话语以政治性、理论性语言作为主要载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隐晦性和概括性;教学话语应以生动、鲜活的语言作为主要载体,体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特色。因此,如何把抽象、晦涩的语言转换为生动、鲜活的语言,把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怎样获得话语表达的比较优势,这就需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怎么说”的问题。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方式,强化其话语的阐释力与感染力,增强其话语表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体现实效性。

1.要把话语“视界”贴近生活,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对接。任何理论或话语都是来自对一定“文本”的解读,而生活世界则是一切解读的最终“文本”。当代德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中认为,人们的话语交流或符号互动不仅使得说者与听者在其中相遇,同时也将每个参与者置于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即置于与可能的事实的外在世界的联系中;置于与任何一个独特主体能够认知的自己内在世界的联系中;置于与主体间相互肯认的我们共享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中[13]。 在哈贝马斯看来,交互主体的生活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互主体,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人们置身于生活世界这个实践主体的语言对话活动中,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理想与行动、个体与社会的结合。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必须遵循生活世界的价值思维逻辑,努力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效对接。当然,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对接并非简单地就是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生活维度,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科学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开发那些富有扣人心弦、夺人心魄、启人心智的话语资源,提炼那些能够烛照人性、富有生命意义、提升人生境界的生活语言,注重从生活语言中获得启示、获取智慧、摄取力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更接地气、更富生气、更有人气,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价值,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学科注入新的话语元素。另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与生活世界联系的新范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要真正尊重生活的丰富性,承认人性的复杂;既要对生活世界保持谦恭的态度,又要尊重生活世界的生命体验,还要穿越生活世界的迷雾,对生活世界保持一种审慎、反思和超越的理性思维,这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所在。

2.要把话语“视界”贴近现实,将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理论的命运总是根据现实需要与实践发展而“潮起潮落”,如果一种理论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适应实践发展要求,那么这一理论的发展自然会有“安身立命”之地。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4]一种理论表达只有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时代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并且成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14],才能真正满足一个国家的现实需求,理论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视界必须贴近现实生活、走进生活现实。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人的理性认识层面,忽视了话语方式的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常常是居高临下,一定程度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大话、空话甚至是假话,以至于成为人们置之不理的“贫困道学”。二是理论的抽象性问题,理论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也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结构体系。理论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就使得它在表达过程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要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这两个难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回归现实,在合理应用理性话语的基础上,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充实话语内容、丰富教学语言,更加注重实践话语、生活话语的运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现实化、生活化。把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就是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谈阔论、语言晦涩、理论性有余、生活化不足、朴实的道理复杂化等一系列问题;就是要把政治性语言生活化,把深奥的哲理讲明白,把抽象的概念讲具体,把生涩的术语讲形象;就是要使话语表达方式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积极主动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既要及时发声、先声夺人,又要应时发声、有效发声,适时回应大学生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让大学生学得进、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通过话语方式的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3.要把话语“视界”贴近学生,让生活话语进入学生的视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一定程度存在着“生、冷、硬”和“假、大、空”现象,由于过度使用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的习惯,造成学生充耳不闻、闻而不信,使教师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由于过多抽象、晦涩的理论话语占据了大量的教学空间,政治色彩浓厚、人文关怀缺失,导致学生兴味索然、得听且听,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显得苍白无力。其结果往往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既没有伴随时代发展而更新,也没有与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进行链接;既非内在于学生个体的生命所需,也非源自个体生活经验的渴求;既不针对学生凝惑所在、情感所需、利益所求的兴奋点,也不关注能否满足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的“供求结合点”。这种与学生需求相悖、和生活世界脱节的倾向,严重伤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贴近学生,首先要真正读懂学生,就是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知意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灵深处,关切学生的所思所需、所疑所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次要优化言说方式,要加强主体间的话语对接、兼容、沟通,通过话语陈述倡导一种师生主体双方平等互动、和谐互信的对话、启发式的话语方式,努力寻求社会生活规范与学生个体需求的交流机制与对话渠道,以增强话语表达的渗透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最后要消除话语差异,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广泛的”对话“时代,网络话语的开放性、娱乐性、平民性、调侃性和拼贴性等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的理论性、规范性、严肃性、概括性存在巨大差异。这种话语差异导致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陷入一种与被称之为”衔着鼠标长大的一代“的大学生信息不对称、交流不畅通的困境。而且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鲜活的话语内容和有效的表达方式,导致师生之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需求和知识获取与接受信息习惯,既要熟练掌握网络话语这一全新的沟通媒体,巧妙地尝试运用学生所钟爱的时代话语、青春话语和新潮话语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更要通过柔性化、隐性化、人性化的对话与交流方式,消除师生之间的语言代沟、心理距离和话语表达隔阂,有效弥补教材话语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促进信息与思想的互动,用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帮助大学生政治成熟、精神成人、事业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话语方式的生活化,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沉沦与妥协,也不是降低精神活动与精神生活的格调、追逐低俗化以及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而是指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而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本身。只有在全面、准确、客观地读懂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对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社会外在要求与大学生心理世界的有效沟通,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诠释的魅力和意义。

[ 1 ] 葛笑如.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话语转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47-50.

[ 2 ] 郭风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83-86.

[ 3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3.

[ 4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 5 ] 雅思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3.

[ 6 ] 郭风志.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71-75.

[ 7 ] 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册)[M]. 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1.

[ 8 ] 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75,70.

[ 9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44.

[10] 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pditics.people.com.cn/n/20b/0821/c1024-2263598.html,2013-08-21.

[11] 张华,肖光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4):14-19.

[12] 刘奇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N].人民日报,2013-07-08(1).

[13] 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一种形态学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77-201.

[1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19-220.

(编辑:刘伟霄)

2015-07-25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研究”(编号:JS2012008)。

G

A

1008-6927(2015)06-0057-06

作者信息:李德芝(1958-),男,山西孝义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