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5-03-17化秀玲
化秀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化秀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当前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办学模式单一、办学条件下降、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不足、农民工培训有待加强、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发展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从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实现多元化发展、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民工培训、加强立法保障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城乡统筹;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对策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演变。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变化和内涵。与城市职业教育不同,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村为依托,针对农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农村、农民、农业生产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活动,为农村培养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农业生产实用人才[1]28。从分类上讲,我省目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有职高、职专、职业初中、技校和各类实用技术短期技术班等,大多是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业教育除了具有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首先,灵活多样性。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多样性、办学主体多样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等方面。其次,特定收益性。农村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教育,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最后,地域差异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文化差异、经济发展程度与水平差异、民族与风俗习惯差异等,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带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2]。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
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职业教育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导致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就业压力非常突出。十六大以来,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规划。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高质有效地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一方面,很多企业愿意高薪招收熟练技工却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民没有一技之长而无法就业。因此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早在1964年,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就写过一部著作——《改造传统农业》,第一次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加大农民教育投资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由1953年的85%减少到2007年的55.06%,平均每年减少0.5个百分点,在50多年的时间内减少了将近30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而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为了生存的、低层次的转移[3]。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有效合理转移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自身素质的高低,而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的提高,关键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当前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作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区,农业耕种面积687.1万公顷,仅次于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接近一个亿,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些年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有了较大发展。但相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河南农村职业教育还远远不够并且明显滞后[4]。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目前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模式单一,办学条件下降
当前一些农村职业学校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而没有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农村劳动力流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持一致,导致人才结构性过剩,供需脱节。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也呈现下降趋势。有关机构做过统计,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校舍不安全和条件简陋的占35%。图书缺乏、实验设备不足、实训实习场地简陋等是普遍问题。
(二)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交通不方便,师资队伍相对难以稳定。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但由于职业教师严重缺编,师资队伍成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师资力量薄弱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本往往比普通教育成本要高很多。如果没有政府巨大的资金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很难实现。但当前河南农村的现实是,普通教育经费已经偏少,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又远低于普通教育。2001年职业教育占整个教育投入比重是9.49%,2006年下降为6.1%。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现象。
(四)农民工培训有待加强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有些农民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或者观念上的小富即安,不愿意花时间参加培训。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往往需要行政指令摊派,否则无法完成培训指标。种种原因导致目前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还有待加强。
(五)缺乏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备,农村职业教育缺乏专门立法,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多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缺乏可操作性。完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加快法律保障制度建设,使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四、加快河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
首先,确立城乡统筹指导思想。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单一的“为农”和“离农”教育只会加剧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坚持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立足农村,紧紧围绕当地的特色农业,通过建立特色的涉农专业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着眼于市场需要,为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最后,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农村职业教育应当改变过去“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养猪”的做法,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突出技术、技能培训,贴近农村生产、农民生活,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组建高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可以通过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老师等途径确保师资充足。其次,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培训基地,进行纵横交叉培训;鼓励学历不达标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文凭;选派教师去企业等机构进行脱产培训;选派教师参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通过自学等途径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最后,应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吸引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优秀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多年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职业教育要想稳定发展必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下大力气拨出专项资金对职业教育进行扶持,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农村职业学校自身要拓宽经费渠道。各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四)加强农民工培训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各级教学机构和管理机构,并且配备相关人员,做到培训工作有人做、有人管。其次,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形成一些有较大发展前景、特色鲜明的培训基地,以促进农民工培训市场向着更加有效、专业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政府,使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社会、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加强立法保障
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培训都有相对完善的法律规定。爱尔兰、韩国等通过相应立法,形成完善的农民教育培养体系,使农民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一般从业人员都能达到中专及高中水平,有些还受过高等教育。农民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目前与农村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些法律属于引导性、政策性法律,我们还应该根据农村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法规。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许璟,卢蔓萍.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及战略定位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8(12):88.
[3] 赵芳.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8):50.
[4] 刘翠玉.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J].学理论,2011(4):73.
(责任编辑:李翔)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Henan
HUA Xiuling
(College of Marxism,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or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single mode for education, declining educational condition, weak teacher resources,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funds and so o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nan, we should take countermeasures, lik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etting up a teacher team of “double-teacher type”,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the legislation.
Key words:urban-rural development; Hena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44(2015)06—0049—03
作者简介:化秀玲(1978—),女,河南洛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42400410360)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