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8年国大副总统的选举与派系交锋

2015-03-17郭赛飞

关键词:李宗仁派系竞选

郭赛飞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一、对学界研究现状的综述与评价

关于1948年副总统竞选的著作主要有王宗荣在1991年发表的《国民党的“行宪国大”与总统副总统选举》一文,对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过程进行论述,重点从蒋桂之间的矛盾角度分析。此外还有杨天石在2011年发表的《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日记解读》主要从蒋介石日记入手分析蒋在选举前反对李的参选。还有高峰的《白热化的副总统之争——国民党派系斗争的最佳写照》首次从派系斗争角度分析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但是分析不够全面。

笔者从派系斗争的角度入手分析副总统的竞选,有四个方面:蒋介石与桂系、湘系与粤系、CC系与三青团、国大代表与中央。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副总统的选举问题,重点突出了这些派系在反对中央的立场上开始一致支持李宗仁,成为李宗仁当选的关键因素。

二、蒋桂矛盾

蒋介石对选举副总统的意见在选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举之前,蒋介石扬孙抑李便为这次选举制造了两个派系冲突的根源。首先是蒋力劝李宗仁放弃竞选,他先后派吴稚晖与张群当说客劝李放弃竞选。并且在4月2日劝告白崇禧让李放弃副总统的选举,宣称“军人不竞选以垂范于后世”,“勿蹈民初之覆辙”[1](P12)。在他人劝告相继失败之后,4月3日晚,蒋介石亲自约见李宗仁,劝其停止竞选副总统。这次会面两人对竞选副总统一事发生争执,焦点在于李如果没有蒋的支持是否能当选。据李回忆:蒋说:“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李非常生气说道:“这倒很难说。”蒋又说道:“你一定选不到。”而李又不客气地反驳他说:“我可能选得到!”这次蒋逼迫李的谈话传出去之后,遭到很多国大代表的不满[2](P666)。

据李宗仁回忆,蒋介石还召集一个极机密的心腹股肱会议。在密议中,蒋介石声称:李某参加竞选副总统如一把匕首插在吾心中,各位如真能效忠领袖,就应该将领袖心中这把刀子拔去[2](P666)。蒋介石与李宗仁谈话后,继续会见程潜,劝其退出竞选,程潜也不肯退出。这两次谈话一定程度上成为后期选举中程与李联手的基础。

其次,蒋表面上实行自由竞选副总统以显示民主,但暗地里又授意CC系操控的组织部帮助孙科竞选,陈立夫感到很为难:“总统并没有想得很周到,他心中是很想孙科当副总统,但表面上仍要大家自由竞选,他不知我们的困难,假定我们组织部今天去帮助孙科,其他三位(指李宗仁、于右任、程潜)都是党里的老资格,他们一定对我大不满意,责怪我违背党的决议。”[3](P361)

在1948年3月31日公布的《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已经规定:有国大代表100人以上联署提名即可为总统、副总统候选人[4](P28)。而4月6日的六届中央执监委临时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蒋又提出关于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的问题。根据陈立夫的回忆,他建议总统提名副总统候选人,而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3](P361),而李的回忆却说蒋召集此次会议实质是蒋让其接受副总统由党提名的主张[2](P665-P666)。此次会议的决议中显示本届总统副总统选举不决定候选人,下届总统副总统选举,本党竞选的都要由党提名[4](P720)。实际上,本次选举仍然采用的是联署提名的方式而非党内提名的方式,因此,蒋并没有在制度层面成功反对李的竞选。

综上所述,无论是选举前的劝阻还是从制度上反对李参与竞选,在正式选举之前蒋阻止李的行动均宣告失败了。但是蒋桂之间的矛盾仍然贯穿选举始终,主要表现在蒋在选举过程中对孙科的大力支持,而蒋的一系列的举动直接导致或者深化了以下三对矛盾。

三、湘系与粤系之间的矛盾

在选举前的拉票过程中,几乎所有候选人都要通过派系为自己争取选票,而支持程潜的湘系与孙科一派在斗争中发生的救国日报社被捣毁一事成为当时的一大丑闻。

南京的《救国日报》主编龚德柏与程潜为同乡,从一开始,他就为程潜竞选制造舆论上的支持,《救国日报》从4月19日起就连日刊载龚德柏的社论攻击孙科[5](P10)。其中4月23日发表的《一个广东代表不投孙科的票》激怒了广东的国大代表,报社被张发奎、薛岳等人带头捣毁,龚德柏也被逮捕。龚德柏一向以敢说真话著称,人称“龚大炮”,而《救国日报》被评选为南京五大报之一[6](P2),文章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

对孙科丑闻的连续披露使原本支持孙科的代表人数大大减少,而《救国日报》被粤系捣毁一事又闹得人尽皆知,因此许多原本准备选举孙科的国大代表在后来不再愿意支持孙科。据一福建籍国大代表、也是当时的总统选举监票员回忆:原本报刊报道孙科的丑闻已使孙科蒙受不利影响,继之张发奎报馆一击,更造成湘粤代表间的龃龉,大部分湘籍代表在程潜被淘汰后的第四轮选举中,原可指望其转过来选孙科,至此多掉头转向助李[7](P385)。由于程潜连续三轮选举均居第三,在最后的决选中支持程潜一派的人开始逐渐支持李宗仁。据程思远回忆,黄邵竑时任李宗仁参谋团主任,由他出面与于右任和程潜成立攻守同盟,相约无论谁在初选中得票较少,都要以所拥有的票支持得票较多的人,这一招后来对李宗仁竞选确实起了决定性作用[8](P182)。

四、三青团与CC系等之间的矛盾

早在国民党六大召开之时,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倾轧就层出不穷,由于CC系长期把持国民党党务工作,其他派系等都对CC系表示强烈不满。于是这种派系的斗争首先表现在中央委员会的选举上,由CC系为一方,三青团、黄埔系、朱家骅系、新桂系组成的联合战线为另一方,分化为两个阵营,双方颇有均势之象[9](P187)。而就选举结果上看,CC系凭借蒋的支持,依然在六大中委选举中赢得绝对优势。三青团、黄埔系则纳入了政府系统。这就为派系之间进一步斗争埋下了伏笔。

国大选举副总统一事正是CC系与三青团等派系斗争的一次延续。在23日的第一轮选举结束后,蒋召见贺衷寒、袁守谦,要他们为程潜助选,因为两人与程是同乡,而又有蒋的授意,因此两人欣然从命。但24日第二轮投票结束后,蒋又召集程潜和贺、袁,劝程放弃竞选,要贺、袁两人将争取来的选票全部投向孙科。据程思远回忆,他们俩个出来大发牢骚,说蒋不把他们当人[8](P183)。贺与袁分别是黄埔系和三青团的领导人,为了表示对蒋的不满,两派部分代表转而支持李。

在第一轮投票孙科落后的情况下,蒋介石很快意识到孙科不是李宗仁的对手,于是招来陈立夫,当面指示其将可以控制的“国大”代表开个名单,以组织力量对李宗仁进行反击。但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国大”代表,特别是原三青团的“国大”代表并不买陈立夫的账。据程思远回忆:“自1947年党团合并以后,所有各省、市、县团部(应为党部)主委,都派定党方人员(即CC分子)担任,而副主委则由三青团支、分团长挂名。在CC操纵把持之下,副职几乎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这一次‘国民大会’各县、市青年团干部出任‘国大’代表云集南京,充分交换意见,他们多以为如果孙科当选‘副总统’,则陈立夫必将更得蒋的信任,而CC对他们的排挤就会与日俱增,为了拆陈立夫的台,他们就转而支持李宗仁竞选。”[9](P182)

可以说,蒋的行为激化了三青团与CC系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三青团、黄埔系等代表站在与中央和CC系对立的立场上,反对孙科,支持李宗仁。

五、国大代表与中央之间的矛盾

按照《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规定,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产生办法分两种,一种是选民签署提名,一种是政党提名,经过选举事务所审核通过后即公布为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选举时,这些候选人要在投票所进行公布,供选民从中选择投票。

为了显示此次选举的民主,中央认为必须使民主党和青年党的代表名额在国大代表中占有一定比例,原则是显示出选举的自由民主的同时要保证国民党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民青两党成员在地方的威信不如国民党,如果完全按照民主选举,两党的候选人必定要失败。国民党中央在选举之前便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蒋介石亲自出面,要求除为国民党提名列为候选人的党员放弃竞选,以保证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和民社党、青年党的候选人当选,并得到许多国民党党政要员的响应。这就相当于否认了选民签署提名产生的候选人的代表资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选举之后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即民青两党及国民党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当选,而未经政党提名的国民党籍候选人通过签署提名方式竞选成功,这样当选的代表《申报》说是“七百余人”[10]。

为了帮助民青两党获得更多代表资格,中央决定施行逼让政策,决定让通过签署选出来的代表让与民青两党,但同意退让的仅占应该退让的20%[11](P213-P214)。于是这样便造成一种情况,即民青两党从开始就坚持要求保证两党的当选名额,投票结果一统计出来,两党代表自然对中央感到不满,而被迫出让代表资格的国大代表更是对中央不满,甚至在出现了“抬着棺材闹请愿”的丑剧[7](P385)。

在4月7日,国大召开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大会时民选代表已拟定一提案,请由大会决定准许彼等出席,得到包括“程潜,李宗仁,何成浚等一千余人”的签名支持[12]。最后中央被迫妥协,决定凡坚持没有让出名额的签署代表在签署所规定的声明书后,允许列席国民大会。

而由于李宗仁对民选代表的支持,得以出席国民大会的民选代表也大都在副总统选举中支持李宗仁。

六、结论

从这次国大副总统的选举中可以看出,国民党中央一方面决心民主选举,一方面为了维持蒋独裁的局面与适应现实环境却又不得不采取措施破坏民主。在这种矛盾之间,各派系从自身利益出发,从开始时对中央感到信任然后逐渐地不满最后再到反对中央,站在不同的立场支持李宗仁的选举。在这种与中央的对抗下,原本支持程潜的代表,民青两党的国大代表、联署选举产生的代表以及三青团等大部分成员开始支持李宗仁,对李的当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派系斗争继李宗仁当选上副总统之后,仍然在持续。可以说,国民党政权内部始终处于派系斗争的困境之中。面对着内战的节节溃败,国民党政权本身逐渐走向分崩离析。

[1]扬天石.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日记解读[J].近代史研究,2011(2)

[2]李宗仁,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立夫.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M].台北:正中书局,1994.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严冬.龚德柏与救国日报[J].展望,1948(2).

[6]赖文豪.评南京五大报[J].大地周报,1946(2).

[7]陈海亮.南京国民大会“闹剧”亲历记[M]//文史资料存稿选编12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8]程思远.政坛回忆[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9]王子壮.王子壮日记(第10册)[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10]佚名.国代签署提名当选人/请政府承认当选资格[N].申报,1948(4).

[1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第44册)[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佚名.国代千余人联合提案/请准签署代表出席/将于今日提出大会讨论/总统候选人提名签署书分发各单位[N].申报,1948(1).

猜你喜欢

李宗仁派系竞选
葡萄竞选记
竞选班长
李宗仁尊师若父
竞选班长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民進黨派系新動向
胡友松和李宗仁
总统竞选品哪家强
李宗仁军事思想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