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扬州学者水利思想述略

2015-03-17武明军

关键词:治河扬州学者

武明军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扬州处于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之处,自古即是水陆要津。隋唐以来,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凭借着发达的水运条件更加繁荣。唐代即有“扬一益二”之说。明清以来,随着淮扬盐业和漕运的发展,扬州城市发展到了顶峰。伴随着经济的繁荣,扬州文化也臻于顶峰,涌现出了以艺术为核心的“扬州八怪”和以学术为核心的扬州学派,在中国艺术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期以来,学者对扬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富可敌国的盐商和妇孺皆知的扬州八怪身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才逐渐将目光转移到扬州学派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学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将研究集中在了扬州学派的学术成就上,尤其是经学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笔者试图从清代扬州学者的水利思想这一点出发,来进一步扩展对清代扬州学派的研究。

一、以孙兰、朱泽澐为代表的早期理论学说

孙兰可谓清代扬州学者关注水利的先驱。孙兰,扬州江都人,字滋九,一名御寇,自号柳庭,明末清初人。据焦循记载,孙兰“明季为诸生,屡困于场屋,乃弃去。于书无所不窥,尤精九章、六书之学”;后跟随西洋人汤若望学习历法,“遂尽通泰西推步之法”[1](P36);居于家,年九十余而卒。著作有《柳庭人纪》《舆地隅说》《山河大地图说》《古今外国名考》等。

在水利上,孙兰着力甚多。他在《舆地隅说》中多处论述了水利的作用。他提出地形发育过程中“变盈流谦”的理论,极为难能可贵。他说:“流久则损,损久则变;高者因淘洗而日下,卑者因填塞而日平,故曰变盈流谦。”[2](P425)在这里他认识到流水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是地形发育的两个方面及其辩证关系。同时,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导致地形变化的三种因素,一是渐变因素,如“大雨时行,山川洗涤,洪流下注,山石崩从,久久不穷,则高下易位”;二是突变因素,如“土壅山崩,地震川竭,忽然异形,山川改观”;三是人为因素,如“凿山通道,排河入淮,壅水溉田,起险设障,久久相因,地道顿异”。此一观点,比19世纪末西方戴维斯的“地理循环论”早了200 年[3](P286)。

除却在理论上的贡献,孙兰在现实中也有不少创见。他在《禹排淮、泗注江》中提出了黄、淮分流的两条措施。第一,放淮入江,淮河从古道入长江,以泄淮势。在淮河古道各处开浚设闸,如此,“水大则开以泄水,水小则闭以济运”,“不使涓滴入高宝湖,坏堤以坏民田”。第二,改运道。重新开河由瓜埠而入,以逆于淮,从而解决淮河对运道的冲刷破坏[1](P42-43)。康熙三十年(1691 年),河臣王新命条陈其议,但朝廷因恐淮水外泄,不能刷沙,运道阻塞,议遂不行。

总体来说,孙兰的治淮措施,单纯从淮河、运河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对淮河的治理,来保证淮河安流、运河畅通,而没有考虑到黄河泛滥无常、淮河道窄、难以容黄的现实因素。

继孙兰之后,宝应朱泽澐对黄河、淮河水利也有相当的论述,最主要的就是其《治河三策》。朱泽澐(1666—1732年),字湘淘,号止泉,学者称之为止泉先生。“少有志经世,凡天文、算数、河渠有关于政治民生者,博览遐稽,凿然有裨于实用”[4](P970)。在《治河三策》中,朱泽澐首先论述了黄、淮历代变迁过程,指出宋代中叶以后,河合于淮入海。正统十三年,河决荥阳,过开封城西,南经陈留,自亳入涡,自此河南流,肆虐江淮。他对比了明代及清代初期众多治河措施,认为治理黄、淮水患的根本性措施是改黄北流,使黄、淮分流。他在结尾言道:“前人导河越济南流,数百年与淮合,又数百年淮不胜黄,黄再南徙,势如奔马,无可控御,挟淮合江,理所必然。置七邑为蛟宫,已非善策。乃使黄河合江,四渎混乱,天地之脉紊,神禹之功泯。明明宇宙,患岂及此。然则河之宜挽而北,此其时也。”[5](P1190)。

朱泽澐生活于康熙中后期和雍正时期,此时正是黄河水患严重之时,尤其是黄河夺淮入海,给江淮地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基于此,为了挽救淮扬地区日益加重的黄淮水患,朱泽澐有此治河策略。但是由于黄河、淮河、运河三者之间紧密相连,黄河北徙,可以减缓淮河水势,亦可减少黄河对淮河、洪泽湖等河流湖泊的冲击,黄淮水患则可相应减轻。然则黄河北徙,一则会对河南北部、山东地区造成破坏,二则势必会对运道造成淤塞,不利于江淮财赋之转运,清朝历代统治者治黄的首要目标即是保运,为了保证运道的畅通,中央政府断然不会采取此策。

总体来说,以孙兰、朱泽澐为代表的早期扬州学者,他们更多侧重于水利理论,其水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二、以王念孙、刘台斗为代表的中期实践学说

和清代前期的学者相比,清代中期的学者在水利上更具有现实精神。他们一方面更加关注现实,另一方面他们中很多人亲自参与了国家的水利建设,有丰富的治水经验,在治河措施上更具有可行性。其中以王念孙、刘台斗等为代表。

王念孙是清代中期众多扬州学者中具有丰富水利知识的学者。与孙兰、朱泽澐相比,王念孙还亲自参与了众多水利工程的维护和修建,是清代杰出的水利专家。王念孙(1744—1832年),字怀祖,号石臞,高邮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著有《广雅疏证》《导河议》《河源纪略》等,与其子王引之合著《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等。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学上的成就及影响很大,清代大儒阮元评价为“高邮王氏之学,海内无匹”,《清史稿》评价为“有清经术,独绝千古,高邮王氏一家之学,三世相承,与长洲惠氏相埒云”[6](P13212)。学界对其学术贡献的研究也十分深入,兹不赘述。

除却学术上的贡献,王念孙在水利上也是贡献卓著。据《王石臞先生墓志铭》记载,王念孙于嘉庆四年(1798年)首劾和珅,“援据经义,最为得体,是以特蒙嘉纳”。同年三月,奉命巡淮安漕运;九月巡济宁漕运;十二月授直隶永定河道。嘉庆八年署山东运河道,九年实授。嘉庆十五年,再任直隶永定河道,同年因直隶河水漫溢,奉旨以六品休致[7](P415)。历览王念孙仕宦经历,先后有11年外任河道,在此期间,他还曾于嘉庆七年奉旨督办河间漫工,八年督办河南衡家楼河工,山东台庄河务,均成效显著。王念孙治河的丰富经验,深得嘉庆帝赏识,嘉庆帝评价王念孙“于水利讲求有素,着加恩赏主事衔”,“于河务熟悉”。嘉庆十五年,东河总督请启苏家山闸,引黄入微山湖以利漕运。朝廷不能决断,嘉庆帝召王念孙入都,“决其是非”。王念孙认为,“引黄入微,不能不少淤,原非良策,但暂行无碍”。并陈运河情形,悉被朝廷采纳,可见嘉庆帝对王念孙之信任。

王念孙不但有丰富的治河经验,在治河理论上也有独到见解。他奉旨纂《河源纪略》,指出了前人记载中河源出处的错误,并设《辨讹》,纠正了前人许多关于河流源头的错误论述。此外,王念孙还著有《导河议》上下篇,上篇讲述导河北流,下篇讲述建仓通运,从河、运两个方面论述了治理水患的措施,在对黄河治理的同时,也保证了运河的畅通,相较于朱泽澐的单纯导河北流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可行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稍晚于王念孙的刘台斗是中期又一位水利专家。刘台斗,字建临,宝应人。嘉庆四年(1798年)进士,历官工部营缮司主事、江西吴城同知、江西瑞鼓营同知。同王念孙一样,刘台斗也有丰富的治水经验,他曾在两江总督铁保等人的举荐下,在南河“协塞减坝”,并以功“以同知用”。适逢黄河南溢,入射阳湖,“众议有欲因其势改建新河,由射阳入海者,君作《黄河南趋议》千余言驳之”[8](P277)。在此文中,刘台斗力持不可,并认为黄河南流,淮扬二郡不止生灵涂炭,东南财赋亦将化为乌有。他认为应该加筑堤坝,疏浚水道,导水入场河,如此则“场河以外,形如釜边,场河以内,形如釜底,以釜底泄入釜边,必须抬高水面,方成建瓴。若以挑河之土,坚筑两岸之堤,则地势虽内低外仰,而水面仍内高外下也。如此则有沟有防,表里相应,诚一劳永逸之计也”[8](P278)。可惜当时铁保因循,刘台斗之主张并未得到实施。在其晚年,刘台斗仍“浚宋泾河,筑刘家潭堤,皆身先之”[5](P704)。刘台斗除了有丰富的治河经验外,在水利理论上也有不少成就。他通过考察整个下河地区的水利状况,撰成《下河水利图说》二卷,是研究淮扬地区下河水利的重要论著。

三、以刘宝楠、刘文淇为代表的后期本土水利学说

与前中期相比,乾嘉以后,更多的扬州学者将目光转向了本土水利建设上来,对本土的水利建设给与了更多的关注,此一转变中期就已显现,后期尤甚。其中以刘宝楠和刘文淇为代表。

刘宝楠(1791—1855年),字楚桢,宝应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历任文安、元氏、三河等县知县。著有《论语正义》,是扬州学派中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宝楠十分关心本土文化,著有《宝应图经》六卷。根据刘宝楠之子刘恭冕记载,“自汉唐以来,城邑之沿革,湖河之变迁,漕运之通塞,与夫民生利病,所可考而知焉者,无不了如指掌”[9](P655)。由此观之,该书主要记载了清代宝应的沿革,水利变迁,漕运的治理等方面内容。除此之外,刘宝楠还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纠正了前人记载中不少讹误之处,“至谓邗沟、山阳渎于扬州、淮安两郡为统名,非邗沟专属江都、山阳渎专属淮安。扬州运堤,非李吉甫所筑平津堰。而扬州地势,唐宋以前,南高北下,邗沟水北流入淮,以故自昔江淮之间,止患水少,不患水多;至蓄高堰,内水始南流入江,皆至详确,无所复疑者也”。

刘文淇是和刘宝楠齐名的后期学者,人称“扬州二刘”。刘文淇(1789—1854年),字孟瞻,仪征人,著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在水利上,他撰有《扬州水利图说》四卷,此书是在借鉴刘宝楠《宝应图经》的经验上,进行的拓展论述,“时吾友刘君楚桢所著《宝应图经》久经脱稿,其间叙邗沟变迁,至为详晰,因师其意”[10]。他系统论述了清代扬州境内江都、高邮、宝应运河(古邗沟)的历史沿革、记录了围绕水道治理朝廷与地方、水利与漕运的意见、纷争与协调,描述了沿途城镇的变革和风光民俗。在对运河的历史变迁论述中,旁征博引,十分精确。论述朝廷和地方治河的过程及措施,有理有据,条分缕析,是研究清代扬州境内运河的变迁、治理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道光以后,随着统治阶级的不断腐朽没落,西方势力入侵中国,中国社会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中。扬州本地盐商挥霍无度,加之朝廷的盘剥,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不断打击,运河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扬州遭受沉重打击。咸丰五年(1855年),随着黄河改道北流,运河不再成为国家财赋运输通道,扬州则更加没落。民国徐谦芳对此有精辟的论述:“若今日者,大河北徙,水不为患;岸东田亩,悉资灌溉,诚哉其利也。然自海运行,而运河之漕船绝迹;津浦路通,而运河之货船锐减。交通价值,一落千丈,上下漠视,非一日也。”[11](P36)。刘宝楠、刘文淇之后,扬州基本上没有学者再对水利进行关注。

四、清代扬州学者关注水利的原因探析

总体说来,清代扬州学者对水利的关注,持续时间特别长,从清初到清后期道咸年间,前后持续了两百多年,代不乏人。其关注的方向也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由前期关注的黄淮水利转向了中后期的乡土水利,更加体现出了对乡邦文化的重视。扬州学者之所以会对水利建设倾注大量心血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其一,现实因素。明清以来,随着黄河的改道南徙,夺淮入海,对淮扬地区,尤其是高邮、宝应两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朱泽澐在其《治河策》中开篇即指出:“黄河为害于淮、扬两郡,数百年矣。”[5](P1174)朱泽澐“生长东隅,足迹未及河南”,却能提出治河思想,究其原因,实为黄淮水患对淮扬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扬州学者不得不对其进行关注。

其二,这是清代扬州学者关心乡邦文化的体现。清代扬州学者既在思想学术上有卓越的表现,出现了和吴派、皖派齐名的扬州学派,对乾嘉汉学的兴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还更多地关心乡邦文化的整理和研究,造福乡梓,对扬州本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淮扬文化的发展,关心家乡水利建设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清代扬州学派前期代表人物之一的汪中(1745—1794年),著有《广陵通典》。该书记载起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终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详细记载了扬州的发展历史。再如清代中期焦循(1763—1820年),江都人,也对本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北湖小志》,对其家乡北湖的水利、风土、寺观、人物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描述。其后阮先(1814—1893年,阮元从弟)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辑录了《北湖续志》《北湖续志补遗》等。阮元收录了自清初到乾隆年间扬州学者的诗作,辑录成《淮海英灵集》。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均是清代扬州学者关心乡邦文化的重要表现。

其三,这也是清代扬州学派“实事求是”的体现。清代扬州学派是乾嘉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吴、皖两派之后的又一学术团体,并将清代朴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事求是”是扬州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扬州学派在学习借鉴吴派、皖派的同时,也对其不足进行了弥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观点。业师刘建臻在评价阮元的学术特点时用了“求是”和“实践”两个词,并指出“实事求是”是扬州学派众多学者的共同特点[12](P134)。扬州学派不但在学术上如此,在实际事务中亦是如此。扬州学者重视水利建设,既是“实事求是”的学术观点的体现,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扬州学派的治学精神。

五、结语

清代扬州学者关心水利建设,既是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扬州学者关心民生、造福乡梓的高尚品格。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黄河对淮扬地区已经不再构成危害,淮河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淮扬地区也不再饱受水灾肆虐。然鉴古知今,防患未然,清代扬州学者的水利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扬州学者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和学以致用、造福乡梓的高尚品格仍是后世学者学习的榜样,足可垂范后世。

[1]焦循.北湖小志[M].扬州:广陵书社,2003.

[2]孙兰.柳庭舆地隅说[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3]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嘉庆)重修扬州府志[M].扬州:广陵书社,2006.

[5](道光)重修宝应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3.

[6]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阮元.揅经室续集[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8]阮元.揅经室集[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9]刘宝楠.宝应图经[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0.

[10]刘文淇.清溪旧屋集[M].光绪九年刻本.

[11]徐谦芳.扬州风土纪略[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2]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治河扬州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扬州的秋日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