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按摩配合耳穴贴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2015-03-17廖色青夏令琼庄淑茹
彭 英,廖色青,夏令琼,庄淑茹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护理研究
头面部按摩配合耳穴贴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彭 英,廖色青,夏令琼,庄淑茹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目的 探讨头面部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80例中医诊断为肝阳亢盛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遵医嘱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面部按摩和耳穴贴压。2组分别于干预前1 d及干预后4周时观察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结果 经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高血压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明显缓解,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头面部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法能有效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可以延伸到居家护理中。
按摩;耳穴贴压;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和/或头痛,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相关资料显示,5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至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2亿,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有高血压,但治疗率却低于40%[1]。目前控制血压的方法主要是应用降压药物,但单靠药物治疗不仅效果不理想,还有毒副作用。“十二五”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护理服务体系,将护理延伸到家庭及社区。为此,我院中医科采用头面部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中医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西医诊断符合《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医证候符合2002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肝阳亢盛证标准。病程1~20年,年龄18~65岁,均无心、脑、肾等并发症。将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7.28±15.13)岁;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15例,大学13例;体质量(61.54±17.19)kg,体质量指数(25.58±3.24)kg/m2。干预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6.45±16.23)岁;小学及以下14例,中学11例,大学15例;体质量(62.24±16.41)kg, 体质量指数(26.17±3.44)kg/m2。2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病情、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①用药指导:按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公司)30 mg 口服,1次/d,定时服用,不能擅自停药。②疾病知识指导:告知患者高血压的风险和有效治疗的益处,指导患者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③饮食指导:每天摄入钠盐应低于6 g,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减少脂肪摄入,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④运动指导: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等有氧运动,每天运动20~30 min。
1.2.2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面部按摩和耳穴贴压法。第1周由中医专科护士负责讲解、指导操作;第2周以后患者自行操作,护士负责督促并检查执行情况。专科护士制定头面部按摩及耳穴贴压计划表,血压登记表及中医证候评估表。如未能坚持按计划完成操作的均剔除本次研究。
1.2.2.1按摩头面部 选穴太阳、印堂、百会、翳风、风池、桥弓。选穴方法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4]标准。操作步骤:①抹面,双手手掌互相搓热后贴于脸上缓缓向上推移至前额。抹30次。 ②抹眼眶,以双手大鱼际分别贴于左右眼眶,从睛明穴开始,沿眼眶做外上方向的轻快柔和的移动,分推至太阳穴。抹30次。③按揉太阳,用双手示指指腹分别按压左右太阳穴10 s,以有“得气感”为度,继而以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揉动30圈。④推印堂,双手大鱼际紧贴印堂穴,缓缓垂直向上推移至百会穴,推30次。⑤分阴阳,用双手大鱼际在额中线缓缓向两侧推移,途经阳白穴,止于头维穴,推动30次。⑥叩百会,5指并拢,指端为着力部位,叩击30次。⑦拿捏耳郭,以双手拇指与示指、中指的指腹分别捏住左右耳廓,对称用力做连续捻转挤捏的动作,直至双耳廓发红、发热为止。⑧按揉风池,手法同按揉太阳穴。⑨推桥弓,用手掌大鱼际自耳后翳风经桥弓穴自上往下推至缺盆一线,每侧30次。⑩鸣天鼓,双手掌心分别按住两耳孔,其余四指放在枕后做有节律的叩击运动,使耳内出现隆隆鼓声,每次30下。以上操作,2次/d,2周为1个疗程,共实施4周。
1.2.2.2耳穴贴压法 选华佗牌磁疗贴取穴:交感、神门、皮质下、降压沟、高血压点、肝。贴压方法:耳郭用75%乙醇消毒待干,用磁珠贴在交感、神门、皮质下、降压沟、高血压点、肝穴上,双耳施治。嘱患者每隔2 h将拇指和示指置于耳郭的正面和背面进行按压,力度由轻到重,按压时长3 min,在第2天晚上睡前取下。隔天贴压,2周为1个疗程,共实施4周。
1.3观察指标 ①动态血压:2组干预前1 d及干预过程中使用固定血压计每天于晨起时和午休起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比较2组血压变化情况。②中医证候:2组干预前后眩晕、头痛等中医证候的变化。
1.4疗效评价标准 ①降压效果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血压水平进行评价。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下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了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②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高血压病的相关原则采用积分方法评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2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显著性水准。
2 结 果
2.12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2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22组降压效果比较 干预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降压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U=2.267,P=0.03。
2.3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干预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 讨 论
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逆乱所致,属“眩晕”“头痛”范畴[5]。西医认为血压的形成与血管的弹性、外周血管阻力、心排血量及神经-体液感受器的调节有关。当各种原因引起动脉硬化、神经-体液调节失常,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就会形成高血压。头面部按摩是通过刺激头面部穴位调理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阴阳,致使血压趋于正常[6]。印堂穴位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主治头痛。文献报道印堂穴具有安神、疏风止痛、醒脑通窍之功效[7]。百会穴为诸阳之会,位于巅顶,为督脉要穴,具有疏散风寒、熄风安神的作用,为治风要穴[8]。风池穴为手足三阳与阳维之会穴, 又是阳维与督脉之会穴,按摩时可通过疏通经络加强肝的疏泄,使气机条达舒畅。黄晋芬等[9]研究表明,刺激风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明显改变血管内皮功能,降压效果明显。瞿涛等[10]认为,风池穴可调节高血压患者交感系统,使其由兴奋转为抑制,从而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降低血压。运用推桥弓法可刺激颈动脉窦、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等感受器,减少心排血量而降低血压[11]。王朝宏等[12]在研究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提到治疗时以太阳、头维、印堂等穴位及前额部为施治部位,以按揉推抹为主要手法,可缓解血管紧张痉挛状态,改善脑部供血,消除头痛、眩晕等症状,降低血压。本研究亦发现头面部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精神紧张,调节神经系统,改善中医证候,降压效果持久。本研究干预组患者在头面部按摩后血压明显下降,症状明显缓解,说明头面部按摩在调节血压和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确切。
表3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U=2.84,P=0.007。
中医认为人体耳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刺激耳部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疾病。《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筋之所聚也。”因此,可以刺激与疾病相对应的穴位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现代医学认为,耳郭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刺激耳甲区可激活迷走神经,调节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对抗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亢进,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13]。本研究选用的交感穴可舒张血管;神门穴能镇静安神,解除血管痉挛;皮质下能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状态;降压沟和高血压点平肝熄风,降压效果显著;肝穴能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厘正按摩要术》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可见,拿捏耳郭能激发五脏经气,调节脏腑功能。本研究显示,耳穴贴压配合拿捏耳郭可调节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从而使血压下降,症状缓解。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疾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但不可能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因此患者需要在家中进行自我调理,以延缓高血压病的进程。头面部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舒适,成本低,降压效果显著持久,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可以延伸到居家护理中。
[1]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2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腧穴名称与定位[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22-125
[5] 王静,陈群,莫传伟,等. 716例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J]. 中医研究,2012,25(4):12-14
[6] 陈莲,李贞培. 单味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Ⅰ期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34
[7] 王波,杨华元. 从印堂穴归入督脉看经穴研究的发展[J]. 江苏中医药杂志,2011,43(11):10-11
[8] 洪文学,樊凤杰,宋佳霖. 百会穴研究概况[J].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2):42-45
[9] 黄晋芬,韦翠娥,贺建平,等. 针刺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130-1131
[10] 瞿涛,陈邦国,张红星,等. 针刺风池穴对高血压病降压疗效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0):8-9
[11] 许丽,陈远青. 推桥弓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探讨[J]. 中医学报,2013,28(1):146-147
[12] 王朝宏,冉明山.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7):1546-1549
[13] 李成成,于慧娟,李承家,等. 耳穴贴压与按摩对高血压即时降压效应的对比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53-555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4.036
R544.1
B
1008-8849(2015)04-0432-03
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