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列报道的整体建构策略

2015-03-17胡云杰

新闻前哨 2015年10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大别山汉江

◎胡云杰

系列报道的整体建构策略

◎胡云杰

湖北电台在全国电台中较早开展大型系列报道。从1985年推出第一组大型系列报道《汉江行》以来,几乎每年都策划实施大型系列报道活动。在三十年的大型系列报道实践中,湖北电台主创人员充分意识到地理(空间)要素对大型新闻文本的建构功能,从题材建构、主题建构、框架建构、情感建构、意象建构等多方面探索,形成一种共同的整体建构策略。

题材建构:以地理为对象

从地理出发建构题材,是将特定的地理作为现实与观念的综合体,以此为基础发散延伸,从而框定报道的范围,明晰报道的对象,确立报道的重点,铺陈报道的内容,甚至列出系列报道的标题、篇目。

我们看系列报道《汉江行》主创人员的一段描述:

“汉江流淌千万年,该如何着手写它呢?记者们由近及远,追溯历史。他们寻找大禹治水的足迹,品尝灿烂的楚文化精华,细听危害与兴利的变迁史,喜看两岸的改革浪潮……汉江涓涓一条线,该从哪里写起呢?记者们沿着这条线,探源头奇景,访岸边胜地,踏滚滚江流,叙汉江巨变。三千里汉江一线穿珠,五光十色……汉江滋润一大片,该从何着眼呢?记者们目光四射,触及两岸城镇乡村。在汉江十五万九千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上,采花酿蜜,抽丝织锦……”(王映明《汉江行·序》)

这段话,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对《汉江行》的题材作了很好的说明。《汉江行》报道的内容,从地理到历史,从自然到人文,从水利变迁到经济建设,包罗万象,而洋溢其间、凸显其上的,则是对发展成就的赞美,对改革精神的高歌,对党和人民的颂扬。可以看出,《汉江行》正是从汉江这一地理出发来谋划该组报道的整体面貌,从而建构起反映汉江流域改革发展变化的宏大题材。

应该说,这种建构技巧是相当高超的,不仅实用,还达到了艺术审美的层次:“《汉江行》集纳的几十篇文章,分之各自独立成篇,合之则浑然一体,有如汉江之水汇合百川,兼收并蓄,云谲波诡,异彩纷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而如练江流,始终沿着主航道前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季伟《汉江行·跋》)

主题建构:以地理为内核

显然,纯粹的自然地理概念无法独立建构新闻主题。湖北电台许多大型系列报道的主题之所以以地理为内核,是因为该台在策划中注重选择那些富含象征意义的地理名称来做文章,在报道的过程中,通过记者的视角和笔触,向这个地理概念投注更多、更新的思想感情,赋予其时代色彩,丰富其人文蕴含。

分析大型系列报道《开放的大别山》就可以体会这一点。大别山,既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相对贫困的地区。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承载了特殊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的符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打响“八七”扶贫攻坚战,京九铁路贯通营运,大别山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开放的大别山》,该组报道从大别山这一特殊地理出发,聚焦大别山区的开放开发,通过注入新信息、新内涵而建构起新的主题。请看它的篇目:《走出大别山》、《腾飞正当时》、《如云商贾活黄州》、《正是浠河涨潮时》等,体现的正是大别山人民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冲破封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主题。

从系列报道《中国梦长江行》(2013年推出)中也可以看到这种主题建构方式的巧妙运用。该组报道“把关照目光聚焦在长江两岸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讲述这些个体或群体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逐梦故事,多形式描绘了长江儿女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多角度反映了中国梦给长江人带来的美好憧憬。”(王茂亮《中国梦长江行·代序》)长江情怀、国家高度、全球视野,“中国梦·长江行”形式就是一个“行”,脚印长江两岸;主题就是一个“梦”,立足于建设和发展的梦想。这组报道正是以长江为结构要素,巧妙地将追逐中国梦的叙事植入其中,从而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目的。

今天,“一带一路”成为国家发展新战略。湖北广播电视台今年7月在赤壁启动大型系列报道《畅行汉新欧精彩新丝路》。从特定的历史地理符号出发,在“丝路”前加一“新”字,这将赋予本次报道鲜明而有特色的主题。

框架建构:以地理为脉络

框架建构,就是以地理为大型系列报道结构的基本依据和逻辑。这在大型系列报道的建构中非常普遍,作用突出。依地理而结构,可以做到行文叙事既聚焦,又铺陈;既“团结”,又“活泼”;既自由奔放,又收束有序;“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篇散形不散,事散意不散。

1.以地理为布局。如,城镇是地理中的一种聚落形态,系列报道《小城春秋》(1988年推出)集中介绍了湖北47个有代表性的小城镇在10年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组报道的布局就好比“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把辽阔、富饶、秀丽的荆楚大地,比作一个玉盘,那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蓬勃兴起、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恰似玉盘中的明珠。”(《小城春秋》·代序)

而《蓝色音乐札记——倾听湖泊的声音》(2014年推出)建立的则是一种坐标式布局。以湖北武汉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将全国17个省份21个有代表性的湖泊纳入报道范围。主创人员说:“我们选择了从湖北广播大楼出发,沿着它的电波发射的方向——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向每一个有湖泊的地方出发。从天南到海北,蓝色的湖泊如同一枚枚宝石,镶嵌在大江上下,长城内外,镶嵌在雪域高原,天山之脚,镶嵌在离离草原,镶嵌在心灵深处……”(李筠《倾听湖泊的声音·开篇词》)

还有其他类型的布局,如《荆楚大地巡礼》的“仙女散花”式,《湖乡行》的幻灯片式,《献礼共和国直播大荆楚》的拼图式等等。

2.以地理为脉络。有的系列报道并非以地理区域为报道范围,但是以地理路线为报道脉络。如《东方风来》采取“一线串珠”的结构。该系列2012年推出,记者循着小平同志20年前赴南方视察的足迹,在他发表著名南方谈话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四地开展联合报道。而系列报道《与打工者同行》(2003年推出)选择了一种扇形结构延伸展开。几位记者一路向南,一路向东,一路本地,跟随打工者到广东,进上海,在武汉,亲身体验他们的经历,了解他们的故事。每个单篇都以这三路记者发回的报道组合而成。

3.以地理为顺序和连接。如系列报道《汉江行》,从《汉江寻源》写起,直写到江汉汇流结束,中间把汉江流域的十几个中小城市和地区连结起来,完全按照汉江自然奔流的顺序。《汉江寻源》开首道“悠悠汉江水,何处是源头?”《汉中访胜》,第一句便是“我们探寻了汉江源头,拜谒了诸葛武侯墓,在秋风秋雨中进入了汉中盆地。”第三篇《安康纪行》则以“汉江过汉中,继续流向东”起头。……到最后一篇《三千里汉江奔来武汉》,开头是这样的:“汉江,载着三千里云和水,挟着三千里风霜雷电,在汉阳县和东西湖接壤处绕了二十二道弯,蜿蜒一百二十里,来到了龟山北麓,就要奔入它向往已久的长江了。”如此结构与衔接,使人们在收听的过程中,既感到一种连续性、完整性,又感到一种流动性、跳跃性。在这里,记者的行进报道与汉江的奔腾流淌合二为一,浑然一体。

4.以地理为层次。有的系列报道的结构不是平面的、线性或点状的,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如大型系列报道《喜迎党代会直播新荆楚》(2012年推出),采取中观微观结合的办法,寻找“两圈一带”、“一主两副”、“一红一绿”等系列战略的第一落点,选取基层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每篇用30分钟的微直播,综合呈现湖北省委在中部支点战略下构建“一元多层次”的空间格局。以其中《大布谣》篇为例。该篇讲述的是大别山织女通过传统织布技艺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用小切口体现大战略。它实际上勾连了三个地理层面:宏观层面,是构建中部支点的湖北;中观层面,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微观层面,是直播地点红安县华家河镇“红安大布”合作社。

意象建构:以地理为依托

意象是中国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叙事作品之有意象,犹如地脉之有矿藏,一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之矿藏。”(杨义《中国叙事学》)大型系列报道无疑是中国叙事的一部分。一组大型系列报道如果围绕一个意象来展开,以这个意象为意义凝聚的内核,在不同的单篇中重复出现,那么,这必将强化报道的主题,促进报道的统一,同时,还增添报道的文学意味和审美情趣。

大型系列报道《走山寨》(1995年推出),记者走的是湖北最边远最贫困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人们的印象中,恩施特殊的地理环境,纵横交错山峦,将境内聚居的人口分割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山寨。这里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奇异的民俗风情。这里更意味着封闭、落后、自给自足。然而,《走山寨》系列报道为听众建构起一个新的“山寨”意象。该组报道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入手,着力写山寨和山民的变化。《茶为媒》写名牌精品意识,《女儿会的回归》写女性解放,《撒尔嗬新唱》写新文化观念,《尖山,小猪崽闯出大市场》写市场经济,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走出寨门,打开山门,解放思想,开发开放,逐步摆脱自然经济、粗放经营的思想方式,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新山寨、新山民的形象。

情感建构:以地理为源头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与其生活和经历的地点之间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联系”。(赵荣、王恩涌《人文地理学》)。诗人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个地理物象,往往承载着人们的深厚情感。一个地理符号,常常能唤起人们的内心波澜。在湖北电台的许多大型系列报道中,我们能体会到地理所起的情感建构作用。

系列报道《汉江行》开篇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水,哪来三千里滔滔汉江?没有三千里汉江两岸人民的共同劳动和创造,哪来汉江流域的新颜?没有汉江上游、中游人民的贡献,哪来下游人民的安定?我们怀着强烈的愿望,深厚的感情,要采访汉江的全程。”(江忠源《汉江行·悠悠汉江寄深情》)正是这样一种对汉江、汉江流域变化以及汉江两岸人民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感念之情、崇敬之情、热爱之情,洋溢于报道的字里行间,充斥于系列的始终。

1987年,在黄麻起义60周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0周年之际,湖北电台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情系大别山》,也是由情而系,因情而作。它的篇目如:《英雄的土地伟大的人民》、《母亲的襟怀》、《老红军的情操》、《白果礼赞》、《木兰情思》、《深山鱼水情》、《北京情系大别山》等,无不是从一个“情”字落笔。这个“情”,概括地说,就“是对在大别山区战斗过的烈士和老同志的缅怀,也是为今天开发大别山的建设者加油鼓劲”(王利滨《情系大别山·序》)。

实践证明,从地理出发,通过地理聚焦、地理关联、地理象征、地理展开等手段,能构筑起宏大的叙事空间,勾勒清晰的叙事脉络,创造全新的叙事意象。多学些地理知识,多运用地理思维,多玩味一些地理符号,有意识地强化地理观念,培育地理自觉,这将为策划与采写大型系列报道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大别山汉江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汉江春晓
又见大别山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汉江之歌
再见了,大别山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