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作风建设新常态下的湖北强音
2015-03-17徐瑗熊修奇孙海迪
◎徐瑗 熊修奇 孙海迪
发出作风建设新常态下的湖北强音
◎徐瑗 熊修奇 孙海迪
2015年,是作风建设新起点之年,也是从严治党新征程之年,湖北以中央精神为遵循,在作风建设上保持定力,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勇毅笃行。上半年,湖北省在2014年反“四风”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办法》,率先严管纪检监察干部的基础上,继续展现清风劲吹的万千气象。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始终与省委精神同频共振,聚焦“四风”建设新举措,反映从严治党新要求,展现奋发有为新风气,记录湖北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关键阶段以党建促改革发展的新作为。
一、关注时政活动与重大动态,对中央及省委领导在反四风、从严治党方面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做准确详细报道
元月14号,我们与央视约稿约片,用9分34秒的超常规版面,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做了全片播发,对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了有力宣传。
2014年年末最后一天和2015年开年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民主生活会,围绕“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主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半个月内,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省政法委书记张昌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等分别深入各厅局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作风建设形成新常态。
元月8号,《湖北新闻》用四分钟的时长对省委书记李鸿忠参加省民政厅党组民主生活会进行了报道,对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犯罪”的理念进行传达。
同一天,对省长王国生参加省人社厅党组民主生活会,与厅党组成员交流思想,查摆“四风”突出问题,讨论整改措施进行了详细报道。展现湖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从严治党要求,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生动画面。
元月14号,省纪委通报201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电视新闻中心迅速派出记者全程拍摄。当天的新闻节目中,我们向广大观众公布查办厅级领导干部案件的详细数据并对省纪委常委、秘书长张依涛作了现场采访,全面介绍了全省各级纪检机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健全腐败问题惩治机制的喜人成绩。
2月4号,《湖北新闻》对省纪委所发的廉政短信进行了报道,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认真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确保省纪委提出的“十三个严禁”落到实处。这次报道很好地配合了纪检监察部门盯住春节关键节点,对干部“四风”问题反复讲、重锤敲,勒紧“作风”建设这根弦。
二、通报典型案件,聚焦党建廉建如何“严”字当头
在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要狠抓“两个责任”,严肃追责问责,保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疾风厉势。怎么才能体现这种凌厉的势头?我们注意到,在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上,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被通报。这正是湖北省对反腐败斗争疾风厉势、对不法分子下铁拳、出重手的有力表现。电视新闻中心密切联系省纪委监察厅,紧盯权威通报,对于重要案件件件不漏,并腾出版面第一时间报道,确保当天通报当天播发。
2月14号,《湖北新闻》用近四分之一的版面,播出了《省纪委关于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六条意见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报道涉及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公款吃喝、违规使用等典型案例,并涵盖违规者姓名、职务、违规事项、所受处分等种种细节,节目播出之时正值春节前夕,报道很好地启到了以案警鉴的作用。
习总书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能不能担当起来,关键在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没抓住。“牛鼻子”三个字形象指出党委主体责任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中的牵头管总作用。所以在对襄阳日报社2名领导班子成员、1名中层干部先后被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立案调查(侦查)的报道中,我们同时侧重了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杜道中对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问题;对公安县政协主席毛世奇顶风违规操办其母亲丧事,收受礼金的报道,我们同时关注了荆州市委对公安县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问题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通过这样的案例,向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昭示,只有履行了主体责任,才能抓住党建关键,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以问题入手追根溯源,聚焦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
湖北省2014年共处理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员干部11472人。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满意度连续三年上升,中央纪委给予充分肯定。高效实效来自于哪里?从问题入手,我们了解到湖北已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情况监督检查的办法”,对各种违纪违规情形、处分都作出了具体界定,还形成了调查、处理、通报、整改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有了这样的层次递进,加上湖北将明察暗访常态化、对人情风进行专项整治这些举措充实进来,形成了《(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湖北狠抓落实(主)动真碰硬“零容忍”持之以恒纠“四风”》这篇新闻观察。
2014年,湖北对腐败问题保持高压态势,把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提到新的高度。全省查办厅级领导干部案件43件,同比上升48.3%,全省查办县处级领导干部案件445件、乡科级领导干部案件1937件,同比分别上升83.9%和90.6%,反腐强度空前加大,作为手握反腐利剑尖兵的省纪委,有哪些新举措来适应新形势?带着这个疑问,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将焦点转向纪委自身建设,通过深入采访得知,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从近9成的议事协调机构退出,省纪委监察厅纪检监察室由5个增加到8个,全省13个市(州)共新增纪检监察室23个,将主要力量转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受此启发,我们对全省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进行了一次大梳理,从省委领导班子开出责任清单,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到省纪委出台《委厅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化的学习培训让一般干部做到应知应会,中层干部成为行家里手,领导干部成为专家权威;再到各地各单位把落实责任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与评先表彰、干部考核任用挂钩等,我们一一进行了新闻报道,成功挖掘了湖北反“四风”、从严治党走在全国前列的的制度因素。
四、听反响看变化,从严治党问实效
知屋漏者在宇下,工作到没到位,举措有没有实效,群众最有发言权。“四风”有没有反弹?办事卡不卡壳?带着这些问题,新闻中心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听反响看变化。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武汉花卉大市场。不少花店老板说,两年前,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各大单位,现在卖的最多的是富贵竹、节节高等普通家用装饰花。在高档酒行,记者长时间在外蹲守,却不见一个客人光顾,探访各家高档饭店,公款吃请之风不见踪影,酒店“转型”做家常,做大众。而在老区红安,乡镇干部下乡考察,吃的不仅是家常菜,吃完后还要自掏腰包买单,不少百姓感叹“工作作风比往日改变了好多”。
羊年上班第一天,新闻中心记者探访民政厅、人社厅、公安厅等单位的窗口服务部门,工作人员不仅全员到岗,不少部门还推出了各种创新措施,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少排队,便民更暖心。
襄阳将“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与改作风、从严治党相结合,今年已经进入实施的第二个年头,新闻中心记者从这一计划发轫的檀溪社区102小区开始走访,有人说垃圾有人清理了,健身设施也进社区了,公交出行更便利了。还有襄阳高新区孙庄社区有位居委会书记田文国,一年前在电视问政现场对群众提出让他就工作上的失职现场道歉,他却满不在乎的回了一句“我觉得没有必要了吧!”。可这次记者回访,他却成了个下班后还去帮老人们修路灯的热心肠,周围的居民都为他叫好。
五、创新传播方式,“新话语”讲述作风建设“新常态”
在湖北,“两个责任”、政治纪律、作风建设已经成为热词,如何让热量传导,让新常态化为新风气?新闻中心通过创新话语方式,搭好天线,接好地线,打掉隔热层。
1月22至23号,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除了报道会议消息,电视新闻中心还报道了全会的一个新举措:八位市、州书记和省管部门“一把手”向省纪委委员述廉,并接受质询和测评。质询环节不乏火药味,省纪委委员刘源超就向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刘传铁发问:“2014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省属高等院校的领导干部被立案查处,请问你作为省委高校工委书记,对指导督促高等院校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质询一阵见血,回复也踏实实在,不遮不掩。我们节选了四段精彩的现场声,让观众对湖北抓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的做法体会更深。
2015年3月,湖北省委新一轮巡视工作展开。10号,11个巡视组全部入驻完毕。电视新闻中心《湖北新闻》栏目连续多天用长消息、短消息等各种形式报道了进驻动态,但省委巡视组将承担哪些任务?他们的工作又将怎样开展的?普通群众如果有问题线索如何向巡视组反映?这些细节信息如何准确简洁地向百姓传递?
电视新闻中心提前两天策划,用口语化的语言对巡视工作进行详细分解,再借助维斯包装系统,用近5分钟的动画,推出《权威解读2015年湖北省委巡视工作》。虽然是权威解读,但不失灵动轻巧,节目对巡视工作要查哪些人、哪些事、怎么查娓娓道来,让巡视工作与百姓有更多关联。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省内主流新闻媒体,电视新闻中心记者镜头上对着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下关注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推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电视新闻中心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勤奋耕耘,开拓进取,无愧使命,不负时代。
(湖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