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中熟读和仿写的昨日记忆

2015-03-17刘友开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仿写

刘友开,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兼研训处副主任,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导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作家、诗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重点课题主持人,全国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发表论文(课例)200余篇,出版《撒播语种——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重点课题优秀成果集》《教海弄潮——刘友开教育教学研究论集》《我的教育诗——刘友开教育教学研究诗集》《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等专著21本,有多篇论文在全国获特等奖,有多本论著和多个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曾荣获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专家、江苏省教研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等荣誉称号。教育人生感言:做一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教师。

摘 要:熟读和仿写是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中的精华,对于当今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都很有借鉴意义与指导作

用,理应加以梳理、过滤、澄清,也更理应为今日语文教师所记忆、继承、创新、发展,以期使其在记忆中得到继承、在继承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让它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奠基提升以及中华民族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注入

强健有力的正能量和提供切实有效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熟读;仿写;传统经验;重拾记忆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文章大国,且有“华夏文章冠天下”和“道德文章立天下”之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传统经验。

穿过跨越时空的隧道,拂去沉寂久远的封尘,在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历史宝库中我们便会乐见到“熟读”和“仿写”这对珠联璧合、光彩夺目之“真经”的宝珠。但今人一提到“熟读”就会把它等同于“死记硬背”而嗤之以鼻,再提到“仿写”也会把它误认为“死搬硬套”而弃之不屑,就连“读写结合”也难免貌合神离。重拾熟读和仿写的“真经”这跨越时空的昨日记忆,想必会让今天的我们在语文新课改大潮风起云涌的喧嚣声中能短暂地平下心来静下气来,从倾听这传统经验失落的回声中获得些许有益的启示。

其实,对于“熟读”和“仿写”,人们并不陌生。“熟读”就是把文本读得熟透于心,呼之即出。何为“熟读”?我赞成今人柳斌先生的提法:“出我之口,发而为声,入人之耳,激越有神地诵读;主张要放开喉咙读,要口、耳、心、脑全面投入,全神贯注地读;尤其是欣赏读得出神入化,摇头晃脑,陶醉于自我朗读的境界。”“仿写”就是参照范文的样子来练习写作。如何“仿写”?我赞赏故友李子丹先生的经验:“写作无他诀,苦学顺口诌。初写须摹拟,久练则不偷。”(这里的“偷”是借鉴、模仿的意思;“不偷”,也就是不再需要借鉴、模仿了。这是因为借鉴学习的次数多了,模仿练习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就学会了写作,甚至也学会自己创作了。)

那么,“熟读”和“仿写”的真经在哪里呢?

一、熟读和仿写的“真经”就在耳熟能详的慧语哲言中

先说“熟读”的慧语哲言。

西晋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和《苏轼诗集》卷二《和董传留别》中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明代的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大全》中说:“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现代美术大师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凡此种种,可谓不胜枚举。

再说熟读与仿写的慧语哲言。

唐代的诗圣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北宋的著名词人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的大作家鲁迅说:“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现代的著名学者吴晗说:“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凡此种种,也是多得举不胜举。

可以说,这些熟读和仿写的慧语哲言无不都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中的“真经”。但是,这些“真经”究竟应该怎样来“念”,应很有讲究。

例如,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把书读得越多越熟,就越会下笔立成,写出妙笔生花的好文章了。因为,书籍浩如烟海,而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几十年光景,即使你从生到死手不释卷地读,也读破不了万卷书。即使蜻蜓点水般地把千万卷书翻过,其结果也只能是雁过无痕,难有实效。与其这样,倒不如先选一本有用之书来把其“读破”来垫底。正如郭沫若所说,读书不妨先“读破一本”。著名学者王冶秋讲,他读懂鲁迅的《阿Q正传》至少读14遍,否则消化不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从头到尾,反复对照。”

从中不难看出,这里所说“读破一本书”的意思,应不仅仅是能读会背甚至倒背如流就行了,而应该是“读熟”得能“识破”“悟得”。即“悟出这本书中的真谛,悟出其中之理,其中之规,悟出适合自己的东西来,否则只算读了,未必读破。”在如今“信息高速” 的时代,我们必须镇定地把握住自己:“有的书可以不读,有的书要翻烂,有的书要读破。选择一本适合自己能够读的书而读‘破,这样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了。”

又如,孙洙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并不是说“读诗”和“作诗”的关系就如此简单到只要把唐诗熟读到一定的数量,就自然会作诗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在《南怀瑾精品集》中讲过的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年轻时的南怀瑾在学习旧体文时写了一篇文章向一位老师请教,这位老师问:“《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说:“当然读过呀!《古文观止》上都有,我还背得呢!”这位老师又说:“你背过了《伯夷叔齐列传》,你就懂吗?”“你回去。再倒背一百遍,背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南怀瑾回去后反复地深思熟虑直到把文中司马迁摆进去的全部思想都搞清楚了才去见这位老师说:“老师!我看出道理来了,我讲给你听。”这位老师才笑着说:“好!你真懂了,不需要再讲了。你也可以写文章了,这样才能懂历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呢!”

由此可见,光是“熟读”了还不行,还得“深思”,只有“深思”了,真的读熟弄懂了,才能“子自知”啊!

二、熟读和仿写的“真经”也在经典史籍的文史故事中

先说“黛玉教香菱写诗”的文学故事。《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个“黛玉教香菱写诗”的文学故事:香菱学诗,拜黛玉为师。

黛玉教香菱写诗的过程可分三步:第一步,先向香菱扼要地讲点写诗知识。第二步,便教香菱多读熟读名人名作。她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首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的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第三步,指导香菱练笔学习写诗,为香菱改诗。结果,香菱作到第三首咏月诗时,己是很有些进步了。这不仅是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而其实也是文学大师曹雪芹从读到写、先仿后创的读写经验之美谈。

再说,“鲁班学艺”的文史故事。鲁班的师傅在教鲁班学习木工手艺上的显著特点有四:一是重视动手实践。他没有向鲁班讲授有关掌握斧、刨、凿等木工工具的理论知识,而是让鲁班自己去摸、去磨、去用等来动手实践。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他没有向鲁班大讲斧、刨、凿这些木工工具的构造和用途及使用方法,而是把大量的时空交给鲁班自己去砍树、去刨柁、去凿眼、去造模型,让鲁班自己在反复的“练”中来练就习得木工的基本能力。三是注重练习模仿。他叫鲁班把多种多样的各类现成的家具等不断地拆了装,装了再拆,直到拆装自如,复原如初。这就是在练习模仿。四是培养创新意识。鲁班的师傅没有一味地让鲁班停滞在模仿上,而是择机让鲁班先访后创,在模仿中学习创新,而且还认识到需要终身学习,要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边做边学”。

凡此种种,还是多得举不胜举。

毋庸多说,仅从上述“黛玉教香菱写诗”和“鲁班学艺”的两例经典故事中,对现今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下列两点有益的启示。

一是读书要熟读多读。要获得运用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也和运用斧子、刨子、凿子的能力一样,也只能靠大量、严格、规范的听说读写训练。就“读”而言,则需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读得“字正腔圆”,直至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读,不能是一般地浏览,要有足量的多读为基础,要熟读成诵;写,离不开仿写,语言、结构、写法等都可以在仿写中习得。只有多读多背、熟读深思,才能习得名家名作的语言、结构、写法及其写作知识和经验,才能潜移默化地指导自己的写作。反之,如果离开了熟读和仿写“做底子”,当然不会习得语言,也难以学会作文。

二是写作可从模仿学起。一切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习写作也不例外。与其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不必要的讲解、分析、提问、讨论、解释上,倒不如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宝贵的精力花在熟读和仿写的刀刃上,多熟读一些经典名著,多

猜你喜欢

仿写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如何从英语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
由仿写到创新,提高中职生写作水平
借助模仿这个“拐杖”,把学生引入作文之门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策略初探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