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枚珍珠贝
2015-03-16徐小明
徐小明
2012年9月,49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组成了一(1)班。我也认识了小雨,一个活泼开朗、能说会道的胖乎乎的小女孩。慢慢的,我发现小雨比较容易和小朋友起冲突。小朋友无意间的肢体接触,小雨都是报以“狠狠”的还击。操场上、体育课中,小雨总是成为矛盾的中心。我和小雨讲道理,小雨的对答和顶嘴很快,虽然经常含泪哭泣,但是眼神十分坚定,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隐隐的,总觉得这个孩子有什么秘密。
小雨的学习不够特别自觉,作业总是有些潦草,我也尝试着和来接送的奶奶聊天,让孩子的父母多多上心。奶奶一语道破:“小雨父母早已离异,她爸爸根本不管女儿。她妈妈每周看一次她。”一切的问题都有了答案。小雨平时的作业潦草,周末的作业异常端正,那是有一个负责的妈妈在监管。小雨怕吃亏,具有攻击性,那是因为她过早地离开了妈妈,失去了孩子起码的安全感,她只是在用一种比较偏激的方法保护自己。小雨的奶奶,一方面怜惜孙女过早失去母爱,怕小雨在后妈身边吃亏,另一方面也怕同学瞧不起小雨,在充满矛盾的心理斗争中,教育小雨的方式也产生了偏差。
恍然大悟之后,我又用一份怜爱之心来看待小雨,那么漂亮、聪明的小家伙,却过早地经历了家庭倾覆的巨大冲击。她爱爸爸,爱妈妈,却不能享受双亲一起给她的爱。在游戏中,在学习中,小雨和其他小朋友无异,天真烂漫,活泼聪明。只是在接触到涉及“爸爸妈妈我”之类的说话写话时,小雨的眼光会顿时黯淡,郁郁寡欢。我也尽量在小雨面前回避这些敏感的话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小雨的双休日作业突然变得潦草退步,而且经常有不做的现象。我问小雨:“怎么妈妈最近不管啦?”小雨泪汪汪地告诉我,爸爸不允许妈妈双休日来接她住了。我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我对小雨说:“小雨,一定是因为妈妈的工作太忙,你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完成自己的作业呀!”小雨点点头。放学后,我向小雨爸爸了解情况,我告诉了他女儿的泪水和不快乐,小雨爸爸也答应用更多的心思呵护女儿的有伤痕的心灵。
几天之后,年级组的一次例行的组内公开课,由我执教。在课堂的末尾,我指导孩子进行写话练习,其中有“既……又……”的句子训练。小雨举手了,不过她的答案像炸雷,也像刀子也一样扎在我的心上:“我既讨厌新阿姨,又讨厌新阿姨肚子里的孩子。”我怔住了,小雨心里压抑了那么久的不快乐终于爆发了!她用这样一句话,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我看着小雨,小小的身躯里,不知道藏着怎样破碎的一颗心?原本亮晶晶的黑眼睛,已经被一层泪水模糊,胖乎乎的小脸上写满了悲伤和痛苦。整个课堂气氛顿时凝固了,听课的老师“唰”一下,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我明白,当下不允许我迟疑,我必须马上作出点评。
没有任何的作秀,我想到的,就是呵护小雨,不让她再次受到伤害。我走近小雨,毫不迟疑搂在怀里,抱着她转向整个班级,说给小雨听,又说给全班同学听:“小雨,徐老师最喜欢一种小动物,你知道吗?”小雨和同学的注意力被吸引了,教室里令人窒息的压抑空气又流动起来。我又开口道:“那是珍珠贝,它们生活在海底的沙子里。它们经常张开口做游戏,因此有调皮的沙子宝宝和小石子闯进它们的肉里。很疼,对不对?它们就用自己的眼泪把小沙子小石子包起来,一年一年呀,这些小沙子小石子就变成了小珍珠。”“噢!”孩子们发出了惊叹。我又把小雨转过身来:“小雨,你现在的伤心就是这颗小沙子,你现在很难过,不过,你如果用善良和爱去爱新阿姨和阿姨肚子里的孩子,你就会变成一个漂亮的珍珠姑娘。小雨,对吗?”小雨看着我,点点头,一颗大大的眼泪滚落。在场的所有老师轻轻地在叹息,也有几个老师为我的即兴课堂评语竖起了大拇指。
这番评语,既有肢体语言——一个搂小雨的动作,又有自然语言——一个关于“珍珠贝”的故事。这样几句评语,是一种情,一种对孩子心灵的抚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又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已经不能回避地遇上离异、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破碎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来自这种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怀着一个被戕害的心灵。这几句评语宽慰了小雨受伤的心灵,舒缓了小雨因为长期不满积聚的痛苦和紧张的心。同时,这几句评语也对二年级的孩子是一种开导和抚慰,谁能保证自己的人生不遇到挫折呢?谁能保证自己的心里不会跑进痛苦的沙子和石子呢?用爱去包容伤害,用自己的宽容去湮没仇恨。相互之间的语言安慰,就是最好的疗伤。
今年的一次亲子活动,小雨的爸爸也携带着大腹便便的新妈妈,和小雨一起参与。看着小雨像快乐的蝴蝶一样在爸爸和新妈妈身边飞翔,我知道,那天的评语是有效的!那几句话,将成为温暖小雨一生的“心灵鸡汤”。
(作者单位:浙江富阳市富春第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