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言稚语焕发诗情画意
2015-03-16刘淑萍
刘淑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篇幅短小,具有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是训练儿童语言能力最好的启蒙教材。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儿童诗的诵读和理解,往往忽略了儿童诗的创编。实际上,孩子天生是个诗人,童心是个诗意盎然的世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模仿、放飞想象、再现生活、呼唤情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诗性大发,思如泉涌。
一、模仿——创造的桥梁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学写诗歌亦是如此,他们需要优秀的童诗做拐杖,从中汲取“写”的形式、方法和视角。一、二年级教材中,儿童诗已占阅读总篇目的42%,这为孩子的学习和模仿提供了丰富的范本。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生动的语言,感受纯真饱满的情感,并且激发模仿表达的欲望。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风》,这首诗语言浅显、生动,很适合学生仿写。学完这首小诗后,我进行了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景物在风中的变化呢?”孩子们说到落叶、小草、花儿、红领巾……我进一步追问:“风来了,许多事物随风摆动,比如落叶打着旋儿落下来,就像在干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像在跳舞、像在做操、像在翻跟斗等。于是,我启发学生模仿课文来表达。学生创作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一首首清新的小诗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他们兴致勃勃地模仿着、创造着、表达着……
二、想象——表达的翅膀
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儿童是一个最富有想像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驰骋。
例如,二年级儿童诗《贺年片》选取学生熟悉的大自然的景物作为礼物,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感悟大自然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
在学生走进文本以后,还要启发想象、跳出文本,进行基于个体体验基础上的个性的升华与张扬,即发学生“自己之声”。从学生精彩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童心的真,童心的纯,从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领略到每一个“哈姆雷特”的不同风采。
三、生活——诗作的源泉
生活是童诗创作的源泉,自然界更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因为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让儿童的天性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所以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
例如,执教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插秧》一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之后,我带学生来到校园里的喷水池旁,兴致盎然地引导学生欣赏水池边的景物:柳树、茶花、假山、蜻蜓等等。然后,来个水池边的赛诗会,让学生在清水假山中,在绿树红花中创编诗歌。
四、情感——语言的灵魂
诗以深厚的感情为生命,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因此引导学生写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感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歌颂它,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
例如,执教北师大二年级下册《妈妈的爱》一课,通过对母爱的体会,理解妈妈的爱,呼唤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如何让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呢?我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悟、去体会,再适时引导,让学生仿写儿歌,写写自己的妈妈。不少孩子都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碗清凉可口的绿豆汤”;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温暖的棉被”;还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严厉的目光,伴随着我一天天成长”。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讶异于学生的童言稚语所焕发的诗情画意。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在他们的脑海里,永远盛开着诗的花朵。只要我们引导点拨得法,还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儿童诗的创作一定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