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木雕图案工艺发展研究
2015-03-16苏箐杨吟川
苏箐 杨吟川
摘 要:本文的通过以对数字化技术应用功能分析,探讨数字环境下运用数字技术还原和创新传统木雕工艺的可行性。通过附合逻辑的系统性论证,对数字虚拟环境下绘制融入了不同风格和技法的传统工艺是一种尝试,使之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延续,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模拟传承传统民族工艺同时,无论在现实和虚拟方面都越来越趋于必然。
关键词:木雕图案;木雕工艺;数字化技术
一、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木雕工艺的切合点
白族木雕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与检验,形成了今天以剑川木雕为主要代表的白族木雕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审美水平不断更替,加之科技、工艺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从民族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相结合的角度来发展和创新白族木雕工艺。
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历史十分悠久,发展至今,主要形成浙江东阳木雕、浙江宁波朱金木雕、浙江温州、乐清的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苏州小件木雕等一些不同特色的木雕。云南剑川木雕作为少数民族木雕工艺,自古以来就蜚声海内外,其中以大理剑川木雕为代表。木雕工艺多形式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作为体现设计师设计意图,捕捉传统图案灵感的木雕工艺设计也从传统的纯手工绘制发展到计算机数字绘图时代。
艺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将带来艺术的变革,艺术家的臆想获得科学技术的推助,就会发出绚丽的光彩。数字艺术便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而诞生和发展的。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介入越来越多的领域,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而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是艺术和科技之间的革命,几乎波及所有艺术领域。计算机将人从许多复杂的、重复性的、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于创新和继承本身,同时,艺术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
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剑川白族木雕技艺水平相结合,所雕刻出来的作品不但有实用功能,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在旁听了来自大理剑川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类)的传承人尹德全先生 和中國工艺美术木师段国梁先生为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主讲的木雕的设计画图到雕刻工具的使用,以及刀法等内容的主题讲座之后,对剑川木雕工艺的历史悠久,对剑川木雕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发出了由衷的赞誉,同时也在思考,在现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广泛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大理剑川木雕技艺,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木雕纹样的数字化保存和创新,雕刻工艺的数字化三维模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对大理剑川木雕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延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数字化技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与特征
如何数字化技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途径这一角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以传统木雕图案元素中宝贵的、值得挖掘的装饰元素:诸如造型手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装饰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元素等,加以系统的收集、研究。可以把剑川白族木雕的品种分类及应用、材料、使用的工具、制作过程、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出剑川白族木雕的原料使用、装饰部位、艺术特点、工具的改良及制作工艺过程等内容,尝试总结剑川白族木雕工艺的状况,进而探索传统剑川白族木雕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如何继承和发扬等方面问题。
目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谈不上延续和发展了,而是急待保护使之不至于消亡,由于它受地域文化传统的限制,以及千百年来师傅带徒弟的一承不变的模式,缺乏创新,使之受众面日益狭小,知道的,懂的人日渐衰老,年轻人又不愿意接受。我认为以大理剑川木雕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通过数字化艺术(技术)手段的保护和创新,才能使之延续和发展,才能具有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文中所探索和研究的内容是对我长时间以来图案设计教育工作以及实践的总结,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高度发达和高度富裕的国家。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仍然得到了良好的保留和发展。它的很多特色产品至今还在纯手工制作,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浮世绘、用手工打造的武士刀等。而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繁荣,同时也忽略了对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而依附于传统工艺的传统文化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术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术,它包含了手工技艺和手工艺作品两个方面。对于手工艺技艺来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而手工艺的作品,则是物质文化,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保护民族民间手工艺术其实具有双重的意义。本人从大理剑川木雕图案元素出发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途径这一角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白族木雕装饰图案元素中宝贵的、值得挖掘的装饰元素:系统的收集、研究,分析如何将白族木雕装饰图案元素与现代数字艺术语言相组合,使它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并在白族木雕装饰图案、剑川白族木雕的品种分类及应用、材料、使用的工具、制作过程、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出剑川白族木雕的原料使用、装饰部位、艺术特点、工具的改良及制作工艺过程等内容,尝试总结剑川白族木雕工艺的状况,进而探索传统剑川白族木雕图案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如何保存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设计形式创造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将白族传统木雕装饰图案元素中宝贵的、值得挖掘的装饰元素:诸如造型手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装饰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元素等,加以系统的收集、研究,分析如何将白族木雕装饰图案元素与现代数字艺术语言相组合,使它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来丰富现代设计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数字技术应用功能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中受众的被动角色,受众也可以参与到艺术的“创作过程”,让受众判断、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出现不同的过程和结局,加强受众参与感,提高兴趣。应用白族木雕装饰图案、剑川白族木雕图案的分类及应用、材料、使用的工具、制作过程、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出剑川白族木雕的原料使用、装饰部位、艺术特点、工具的改良及制作工艺过程等内容,尝试总结剑川白族木雕工艺的状况,进而探索传统剑川白族木雕在数字化艺术设计中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四、民族传统手工艺术的流失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
现代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导致一些民族传统手工艺术的流失,而依附于传统手工艺术的传统文化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随着手工艺术的消亡。所以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民族手工艺术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术,它包含了手工技艺和手工艺作品两个方面。对于手工艺技艺来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而手工艺的作品,则是物质文化,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保护民族手工艺术其实具有双重的意义。从新的平台的角度来探寻剑川木雕手工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基于应用现有的数字化艺术形式于大理剑川木雕在制作过程中,探索基于大理剑川木雕图案制作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应用理论和方法来进行阐述。所以任何一个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都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大量的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收集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大理剑川木雕图案中的应用这样一个泛及不是很广泛的课题,需要从各个相关领域进行分析、探索并总结,从本专业学科应用到另一个专业学科的跳跃性研究,这当中需要在熟知专业知识结构下能有效的结合知识衔接性,能从学术视野,思维方式的改变与换位出发,并从这当中能预知并准备迎接相应的知识碰撞的挑战。
(1)有效的运用数字化艺术理论为辅导,结合白族木雕装饰图案元素的创意构思,探索在运用数字合成技术实施木雕工艺效果的精确性,强调视觉效果的再现。
(2)以白族传统木雕装饰图案元素中宝贵的、值得挖掘的装饰元素:诸如造型手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装饰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元素等,加以系统的收集、研究,又能使形式创新的契合点,阐述和探讨了数字化艺术图案设计在木雕工艺的前期设计,仿真效果以及创新纹样工艺的保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传递并提升木雕工艺的装饰性。
(3)以数字化虚拟环境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数字软件里,即使是完全不同材料和环境下制作的水彩和油画效果也能在同一个画面出现。不但不会出现水和油之间的互相排斥,还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就让我们可以将木雕图案模拟成数字化雕刻工艺图案,同时提炼其中白族图案文化元素来为当代装饰艺术添砖加瓦成为了可能。如何借助数字化软件保留来创作不同的木雕图案,使之脱离传统图案的单一化和传统工艺在环境的制约,同时节约人工产生的耗损和遗失,让这些璀璨的民族艺术元素能够完全融入到新时代的数字视觉符号当中,同时得到延续和发展。
(4)从图案构图上考虑,呈现的结构形式,研究传统白族图案的固定的程式化结构以及规律的艺术造型方式,归纳整理有寓意的图案组合,用途及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整规律的创作模式。结合数字技术,区分数字技术和传统图案工艺差别,同时又具备许多的相同点。这种区别主要来自于创作环境和使用工具的不同。传统木雕图案具备触摸的真实感,而数字技术的介入只是模拟和保存。
五、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模拟传承传统民族工艺同时,无论在现实和虚拟方面都越来越趋于必然。虽然它始终不会取代传统的工艺方式。但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装饰性、对事物主观地表现性、色彩结构的统一模式等特征,蕴藏了属于传统民族工艺的精神审美、表现自身特征的文化内涵,成为快捷方便的制作方式。它代表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趋向大众接受,同时能扩大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和范围。得以数字化技术和传统工艺更好的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亚非,李颖,颜舒旻.传统绘画的数码表现[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思雷伊纳.彭达维斯.数字绘画与创意[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常沙娜.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印染织绣[M].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
[4]鲍小龙.图案设计艺术[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5][英]Ernst H. Gombrich.艺术与错觉[M].林夕 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學艺术与传媒学院)